6月水淹台中車站、7月初一場午後雷陣雨,全台17縣市陷入豪大雨、部分地區一級淹水警戒,你是否還記憶猶新呢? 每年夏天的颱風、突發的強震,總讓人們時時警戒,但災害依舊來的又急又快、永遠出乎意料。
指著台北市區一樓的商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監事單信瑜告訴記者,雖然災害無法預期,風險卻能提前評估。以12樓的住戶與1樓的商家相比,後者應有更多防淹水的準備。
2018年起,《環境資訊中心》持續邀請單信瑜推薦各種防災App與避難資訊,包括地震速報的「KNY」、掌握道路災情的「安全台灣」、淹水即時與預警的「行動水情」、氣象資訊的「中央氣象局W」、「中央氣象局Q」、防災地圖、防災避難包等 [1]。
App與網路提供很好用的資訊,但不免指向一個疑問,「我知道要淹水了,但,總不能大雨中出去找沙包吧?」
「不是看到APP顯示要淹水了,再去準備沙包。」單信瑜指出,App雖然可以盡量避開一時的風險,但防災重點仍是提前準備。沙包、閘門、避難包、災後聯絡方式等都需提早準備。單信瑜遺憾地說,有些人知道這一點。但更多的狀況,人們都是選擇忽略。「從知道到行動,還沒有串聯在一起。」
從App解讀到起身行動:以防水閘門為例
2001年的納莉颱風,讓台北捷運成了蓄洪池,西門捷運站「90年9月17日 納莉颱風淹水高度 540cm」的橫線,提醒人們捷運曾遭逢的災害。
一般來說,易淹水地區的人們風險意識高,但現實並非總是如此。單信瑜以台北捷運為例,納莉風災過後防水閘門都已經追高、也有其他配合措施,但捷運旁的百貨大樓卻還是完全沒準備。
風險跟位置有關,也跟財產損失有關。單信瑜說,大樓地下停車場一淹水,幾十台車泡水,損失上千萬元。相比之下,一個防水閘門絕對是值得的投資。
他進一步說,裝設防水閘門不是硬體而已,以大樓為例,管委會要跟住戶提前約定,什麼情況降下閘門,之後車輛就不能進出,否則閘門也是無用。他曾訪過一處地方,高官出入頻繁,閘門從來不敢放下。
「知道後會採取行動行動嗎?有些人會去堆沙包、有人降下防水閘門,但更多的人沒有。」
單信瑜說,台灣的防災App提供很多資訊,淹水高度、易淹水地區影像、淹水警戒等,資訊豐富程度超越歐美許多國家。但從資訊到行動,台灣卻是走得比別人慢。
「政府不敢告訴你的事」 學者:防災需正面直擊
台灣有很好的防救災App,水利署、水保局、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防災資訊網上也有許多淹水、活動斷層、土壤液化等災害潛勢的圖資,但民眾大多不知情,除了因過去學校教育沒教、要靠社會教育補強外,政府態度也是關鍵。
單信瑜說,依法政府要公開各類災害潛勢圖資,但空有App與圖資,而民眾卻不知道,或看過不會解讀、應用,都讓防救災的努力大打折扣。這問題與各級政府機關很少積極宣傳有關。說到底,就是「講了會被罵」。
2015年台北市長柯文哲大動作公布淹水潛勢圖前,市府內外一致的聲音就是「這會衝擊房價」。最後,北市勇敢公布,卻僅低調PO網,且官方版本使用不易。之後,網友結合Google電子地圖,提供簡易版的「台北好好淹」地圖,名稱雖酸,卻好評聲不斷。
單信瑜說,公布資訊確實會讓人擔心,但提供完整資訊,民眾才能了解風險、事前準備。雨水下在哪裡、下多久,多大,地震何時發生,這些都不是人為可控制的,政府應坦承國家資源有限、不可能避免所有的災害。
他說明,政府清淤防洪、設抽水機的責任不能免除,但也要務實地向民眾承認災害發生的風險。民眾該有的防災物資、避難地圖、緊急聯絡等都要提前準備。這才是降低天災損失的態度。
▲詳見報導:《超專業「緊急避難包」 日本人防災準備不吃力》(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