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 學者建立回報平台 全民追蹤繫放個體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 學者建立回報平台 全民追蹤繫放個體

2020年06月29日
公視記者 劉啟稜 陳淯茜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現在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10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10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千里迢迢地去尋鳥,只為了按下快門。

不過這幾年,黑冠麻鷺在公園太普遍了,甚至不怕人,大家對牠的出現也就忽略了。但依舊有鳥友會觀察牠的行蹤,蕭啟仁如果發現黑冠麻鷺的腳上,有熟悉的腳環,就像看到老朋友一般特別興奮,因為從腳環就可以知道牠從哪裡來,觀察牠的一舉一動,回報給研究單位。


蕭啟仁如果發現黑冠麻鷺的腳上,有熟悉的腳環,就像看到老朋友一般特別興奮。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的袁孝維教授提到「繫放是科學家常常會使用的工具,用來追蹤個體,掌握同一隻黑冠麻鷺的行蹤」。2010年,袁教授開始做黑冠麻鷺繫放研究,2015年建置了黑冠麻鷺故事館,2018年建立回報平台,讓民眾能與黑冠麻鷺更加親近,同時也發揮公民科學家的力量,監測並記錄族群與範圍。


2010年,袁教授開始做黑冠麻鷺繫放研究,2015年建置了故事館,2018年建立回報平台。

袁孝維說:「回報平台可以累積很多生物學上的知識,刺激大家把資訊分享給我們,也讓我們知道,原來台大繫放的黑冠麻鷺,最遠會跑到苗栗,還會飛到關渡、宜蘭大學的草皮上。」藉由民眾的目擊回報,彙集成可觀的生物記錄。

黑冠麻鷺的英文名字叫做Malaysian Night Heron,名字中雖然有夜鷺的含意,但牠應該是在晨昏的時候活動,而不是夜行性鳥類。主食是蚯蚓,台灣以蚯蚓為主要食物的鳥類並不多,再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讓族群逐漸擴張,現在不只公園綠地有黑冠麻鷺,許多校園裡也出現牠們的鳥巢,成為環境教育的活教材。在實際觀察動物行為的體驗中,民眾對生命教育有了新的感知,進而潛移默化對生命的尊重。


現在不只公園綠地有黑冠麻鷺,許多校園裡也出現牠們的鳥巢,成為環境教育的活教材。

曾經有民眾擔心,黑冠麻鷺的數量不斷地增加,會不會影響原本城市中的生態平衡,不過袁孝維教授提醒「生態系從來沒有靜態的平衡,都是動態的平衡」,只要不是人為的干擾與介入,物種的增加與減少,從消長到平衡,生態系會有自己的韻律。黑冠麻鷺進入城市綠地,可能是因為牠的適應力變強、數量變多,但是如果這裡的食物減少了,牠們自然也會因為缺乏食物而離開。

下次如果遇到我們身邊的鄰居黑冠麻鷺,可以靜靜地觀察牠們,抱持尊重的態度,不去干擾牠們,讓動物與我們之間,維持最美好友善的距離。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

06/29(一) 22:00首播
07/04(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