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11國、7000公里 「天鵝人」乘飛行傘追候鳥遷徙 新任務將跟飛魚鷹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跨11國、7000公里 「天鵝人」乘飛行傘追候鳥遷徙 新任務將跟飛魚鷹

2020年07月08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生物學家、保育人士兼探險家莎嘉.鄧契(Sacha Dench)因乘飛行傘追蹤天鵝遷徙,獲得「天鵝人(the human swan)」的稱號。她的下一次飛行任務,是追蹤在歐洲和非洲間遷徙7000公里的魚鷹。

「要讓人們關心遷徙物種確實很困難,因為牠們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責任。」創立無國界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Without Borders)並於今年被任命為聯合國遷徙物種大使的鄧契說,「除非鳥類在該國繁殖,否則牠們不會被納入一個國家的行動計畫中。但是我們需要從物種的飛行路線或遷徙軌跡來規劃保育工作。」

鄧契於2016年執行的「天鵝飛行任務」,追蹤從北極苔原前往英國的小天鵝。照片來源:Marianne Bevis(CC BY-ND 2.0)

天鵝人最初於「水鳥與溼地信託」的工作上接觸到飛行傘

2016年,鄧契執行「天鵝飛行任務」,用飛行傘飛了7000公里、跨11個國家,追蹤飛越俄羅斯北極苔原前往英國的小天鵝(Bewick's Swan,學名 Cygnus columbianus)。

鄧契在「水鳥與溼地信託」(Waterfowl and Wetland Trust, WWT)工作時開始接觸飛行傘,利用飛行傘空拍棲地狀況。她說:「從空中觀察濕地更有意義,因為可以看到各個濕地之間的聯繫以及濕地如何隨潮汐變化,有助於將濕地畫進地圖。」

WWT的科學家對返回英國濕地的鳥類進行X光檢查,結果發現,在過去的30年中,每三隻小天鵝中,就有一隻身體有中槍的痕跡。「天鵝數量減少的問題很棘手。牠們飛過11個國家,在每個國家都會面臨許多不同問題。」鄧契表示,他時常看著地圖,想像著小天鵝艱苦的旅程,「我想讓狩獵協會、電力公司等權益關係人體會這一點,並激勵社群提供協助。」

鄧契因乘飛行傘追蹤天鵝遷徙,獲得「天鵝人」的稱號。照片來源:無國界保育組織臉書

遷徙物種數量減少,通常表示路線沿途某個地方出現了麻煩。除了棲息地喪失威脅生存(過去100年來,英國失去90%的濕地),小天鵝還會被獵殺,有時是為了覓食而獵殺;有時是被誤認為其他非保育類天鵝。 鄧契協助建立了一個名為「天鵝冠軍」的組織,串連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各個狩獵業者。她說,他們只是沒有意識到小天鵝已經瀕臨滅絕。

根據最新的資料,小天鵝族群開始有所成長了。

2021年鄧契將展開追蹤魚鷹遷徙的旅程 並規劃空拍塑膠垃圾的計畫

明年,鄧契的聯合國大使三年戰略工作之一是追蹤魚鷹在歐洲和非洲之間的遷徙。每年8月,魚鷹會從蘇格蘭的繁殖地飛到直布羅陀海峽南部,再經過撒哈拉沙漠地區到西非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和迦納,並在那裡過冬。

為了準備為期四個月的魚鷹探險之旅,鄧契正在與沿途每個國家的英國大使討論。在卡迪夫大學科學家的幫助下,她正在規劃一套空拍大塑膠垃圾的調查計畫,也會記錄下從飛行傘上看到的海牛、座頭鯨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飛行過程會盡可能關閉馬達,跟魚鷹一起進入熱氣流。

地面支援團隊將會進行水質採樣,測試污染物、農藥和微塑膠,並評估海草的健康狀況。海草是魚鷹的重要糧食,並有很大的碳儲量。

全世界許多地方都可發現魚鷹蹤跡,但英國60%的魚鷹在繁殖前就因漁網纏繞和撞擊電線而死。照片來源:texaus1(CC BY 2.0)

19世紀後期,魚鷹在英國差點滅絕,但現在在全世界許多地方都可發現魚鷹蹤跡。不過,根據羅伊.丹尼斯野生動物基金會的資料,英國60%的魚鷹在繁殖前就因漁網纏繞和撞擊電線而死。

電線一直以來是小天鵝和魚鷹等候鳥的生命威脅之一,不過現在有一個新的公民科學app「e-faunalert」,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來回報鳥類碰撞情況。「電線是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設備,但必須清楚可見並架設在遠離鳥類遷徙熱點的地方。這個app的資料將有助於繪製出鳥類碰撞電線的熱點地圖。」鄧契說。

在全球,魚鷹還面臨紅樹林砍伐造成棲息地流失的問題。鄧契說,魚鷹捕魚時需要棲息在水面上,因此健康的紅樹林對牠們非常重要。紅樹林被破壞還導致河流泥沙大量淤積,使鳥類看不到魚。

鄧契表示,這次跟飛前將再次與歐洲和非洲的當地社群溝通,同時調查魚鷹和其他使用同樣航道的候鳥所面臨的威脅。此外,這次飛行有其急迫性,因為氣候變遷讓西非部分濕地將在幾十年內乾涸,必須藉此調查。


鄧契來台獲頒財團法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20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與總統蔡英文合影。照片來源:WWT臉書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