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台灣)股份有限公司長年認養竹北市新月沙灣,因為意識到「只有淨灘是不夠的」,所以今年發起「花王福爾摩沙1520海洋計畫」,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協辦。本月11日以新月沙灣作為計畫起點,一年內將沿著1520公里的台灣海岸線舉辦四場淨灘,並邀請在地居民一同參與,搭配海洋教育講座,期許為當地環境盡一份力。
新月沙灣為遊憩型海岸,放眼望去沙灘上的垃圾並不多,但在距離遊客約50公尺的海岸邊,80位志工仍清出了218公斤的垃圾。在7月豔陽下,志工們賣力翻找卡在礫石堆中的垃圾,甚至拉出數件大型廢棄漁網,讓志工們直呼:「沙灘乍看很乾淨,但在看不見的地方,垃圾根本撿不完!」
在遊憩型沙灘上,會撿到哪些垃圾呢?透過ICC(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國際淨灘行動)的監測方式,可以計算沙灘上的垃圾種類及比例,當志工將淨灘資料彙整完成,即可進一步拼湊出海洋廢棄物的樣貌。在分類紀錄的過程中,志工們再次感到驚訝:「在沙灘時只想趕快把垃圾撿起來,但一一分類檢視、仔細端詳垃圾後,才真正知道自己撿了些什麼。」今日ICC監測的前五項廢棄物,分別為寶特瓶(520個)、免洗餐具(300個)、食物容器(199個)、塑膠瓶蓋(193個)以及塑膠提袋(132個),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環資也於下午規劃竹吸管DIY活動,帶領參加者利用新竹在地的天然素材製作吸管,取代一次性塑膠吸管,鼓勵志工從一根吸管開始,養成愛物惜物、重複使用的習慣。在海洋教育講座中,環資的海洋廢棄物行動專案經理陳姿蓉表示,垃圾流入自然環境的途徑非常多,即使不斷地淨灘撿垃圾,仍比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現場也分享台灣廢棄物處理的現況:「許多焚化爐即將達到使用年限,掩埋場也只剩9%的容量。」呼籲參與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減塑,從源頭杜絕垃圾入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