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國土過關】屏東縣:宜維護農地掛零遭駁 縣府:盼務實處理魚塭用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縣市國土過關】屏東縣:宜維護農地掛零遭駁 縣府:盼務實處理魚塭用地

2020年08月1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編按:預計明年公告實施的「縣市國土計畫」已進入最後階段,內政部正進行全國18縣市的分批審議大會,目前已經有9個縣市過關,高雄市、屏東市則在8月5日審議通過(會議報導)。《環境資訊中心》秉持第一線採訪,除大會報導外,還將針對縣市特色、會議上的爭點與計畫全貌,為讀者帶來單一縣市的盤點和總結。

屏東縣國土計畫(草案)於小組審查時,因「宜維護農地面積」掛零、低報農業發展區第一類(農1)、農業發展區第五類(農5)掛零引發爭議。此次送交大會,在農地劃設部分仍維持原案,再度成為審查焦點。

農業大縣 熱帶農業優勢 委員盼縣府加強產業引導

《國土計畫法》中,將非都市土地劃分為四種功能分區,每種功能分區再依土地條件分類。依據營建署委託模擬劃設結果,屏東縣符合農1條件的土地面積達4萬餘公頃,此外,即使屏東縣政府於今年7月調整現行特定農業區與一般農業區面積後,特定農業區也尚有1萬1000多公頃。

審查委員、台灣地理資訊中心董事長董建宏表示,屏東縣長期主張其熱帶農業發展特色,而農委會已於2018年實施對地給付方案,「縣府要調整農業區位分類劃設,就必須說明是為了滿足哪些農業發展需求、有沒有相應的產業政策引導?不能只說是回應農民想法。」希望縣府明確回應外界質疑。

董建宏也說,農委會和縣府對農業使用和農地分派的關聯性,都應該有更明確的說明。「農業本身是很多樣化的產業,包含農林漁牧加工等,不同產業對於土地的使用策略和強度都不一樣。」他指出,所謂保護農地,其意義是在保護其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而不僅只是限制它的用途。

縣府代表、地政處處長李吉弘則重申規劃立場,表示縣府配合農業政策走向,但是屏東縣內魚塭用地問題沉痾已久,亟待務實處理,加上排除掉一些耕作條件差的農地,因此農1劃設面積較少。不過他仍表示尊重大會決議。

屏東縣農業用地分類劃設引發爭議。圖片來源:簡報截圖。
屏東縣農業用地分類劃設引發爭議。圖片來源:簡報截圖。

縣府:保守劃設農業分區 先解決2000多公頃零碎魚塭、無法合法窘境

李吉弘表示,屏東縣農林漁牧產值每年約700億元,在全台名列前茅,縣府沒有理由不保護農業。然而過去劃設特定農業區的經驗、加上境內養殖漁業盛行,卻因為用地問題無法取得合法資格,因此縣府才會採保守劃設。李吉弘表示,希望能夠等到各分區的限制規範、相關子法出爐之後,才能夠具體評估劃設後的影響、與縣民溝通。

李吉弘說,屏東縣目前特定農業區內,有2000多公頃零碎的養殖魚塭,這些魚塭依非都市土地管制規則,除非使用室內循環水,否則不得申辦土地容許。然而,室內循環水成本高昂,多數農民無法負擔,於是形成「在特定農業區中進行農林漁牧使用,卻無法取得合法資格」的混亂現象。

尤其數量不少,「也不可能把它們全部清掉。我們是想務實地去處理,讓漁民得到他們想要的,我們也可以健全的去管理。」李吉弘說,縣府希望能夠將其輔導合法,因此才規劃將這些地區劃設為農2,「這是食安問題的一環。縣府會負起責任輔導,這樣如果有其他違規問題,也才更有立場去輔導或裁罰它。」

縣府指出,特定農業區有許多零隨魚塭,長期面臨合法性問題,亟待輔導解決。圖片來源:簡報截圖。
縣府指出,特定農業區有許多零碎魚塭,長期面臨合法性問題,亟待輔導解決。圖片來源:簡報截圖。

李吉弘說明,從外銷出口的角度,產業需要較高的彈性,才能隨時調整因應。縣府目前評估農2允許較多樣化的使用功能,符合屏東縣的發展需求,才會有此決策,「這不代表我們會去破壞它,農2還是農地呀!」

他也建議,中央應該以政策積極鼓勵農民維護農地,「用政策引導分區劃設」。他舉例,原民會有造林補助計畫,但必須要是林業用地才能申請,「林業用地的使用限制比農地更嚴格,但是一年還是有1000多公頃農地申請變更為林地。這就是政策引導用地的結果。」

最終大會決議,縣府應將今年7月份調整後的特定農業區(約1萬1072公頃),扣除不利農耕之土地後劃設為農1,且於第三階段國土功能分區劃設時,如要再調整農業分區,須逐案說明農地狀況,經審查委員同意後始得更改。

針對宜維護農地面積,大會則決議縣府仍應依照通案計算方式[1]劃定。

屏東縣小組審查(2020.03.26):

屏東縣進入縣市國土大會(2020.08.05):

豐富海洋資源遭擱置 整體開發面積減四案

屏東縣陸域面積29萬公頃、海域面積56萬公頃,海洋佔全縣面積65%。審查委員、世界銀行環境顧問屠世亮指出,屏東縣海洋資源豐富度可謂全國第一,但是目前草案中除了養殖業以外,並未對海洋資源管理有所著墨,相當可惜。

在產業用地方面,縣府此次提交大會,城鄉發展區第2類之3(城2-3)用地共刪減四案,面積由176.51公頃降為74.08公頃,包括:六塊厝產業園區、健康產業園區調整為城鄉發展區第2類之2(城2-2);流浪動物公立收容所、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調整為農2。

針對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計畫主持人、屏東大學教授白金安表示,該區以農業加工為主。不過農委會代表表示,由於該區主管機關為經濟部,且日前收到經濟部來函表示該區預定變更為工業區,希望縣府就園區性質加以釐清。大會決議本案應會同農委會與經濟部確認農業使用範疇,再確定分區。

在二級產業用地需求上,縣府推估需求與供給大致相符,但附帶「優先檢討變更都市計畫工業區373.84公頃」,形成產業用地缺口,不足323.38公頃。對此,有審查委員質疑變更都計工業區的必要性。白金安則回應,現行都市計畫工業區大多缺乏細部計畫,雖然有做服務性設施,但是再發展往往受限,因此縣府希望能夠進行通盤檢討,將土地釋出。

水資源方面,縣府表示屏東縣水資源豐沛,2018年自來水普及率達52.7%,加上大潮州人工湖、伏流水以及正在進行環評作業的士文水庫,預計後者完工之後,可將總供應量提升至每天29.5萬噸。對此環保署代表則表示,士文水庫一案於2009年進入二階環評、2011年完成範疇界定之後至今沒有進展,環評結果與完工時程都還未知,應再審慎評估是否將士文水庫納入水資源供應來源。

至於草案中「綠經產業、全齡生活」的具體策略為何?李吉弘於會後受訪表示將於第三階段國土功能分區劃設時再做規劃。

屏東縣國土計畫(草案)基本資料對照表。圖片來源:簡報截圖。
屏東縣國土計畫(草案)基本資料對照表。圖片來源:簡報截圖。

註釋

[1]:依據109年4月30日國土計畫審議會第7次會議結論,應包含「國土保育地區第1類至第2類、農業發展地區第1類至第3類之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養殖用地以及農業發展地區第5類之都市計畫農業區」。

【追蹤縣市國土計畫】系列報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