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良伯的老農哲學》 教你怎麼種出好吃又低碳的高麗菜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水良伯的老農哲學》 教你怎麼種出好吃又低碳的高麗菜

2020年09月13日
文:陳水良、林子內

高麗菜又稱甘藍,是台灣民間常見的蔬菜,菜價高高低低,批發價從6、7塊到30塊都有。可是若想要靠高麗菜賺錢,就需要有足夠大的農地種才行。他(水良伯)認為對一個小農來說,可以走精緻農業的路線。


高麗菜又稱甘藍,是台灣民間常見的蔬菜。圖片來源:sheldon0531(CC BY-NC-ND 2.0)

別人高麗菜都論斤賣,只有水良伯是一顆一顆賣。他種的高麗菜,體型特別碩大,而且菜葉脆甜。不管市場行情好壞,他種的高麗菜,一顆兩、三台斤,每顆要賣100到200元。

很多人吃了黃河果園的高麗菜後,都嘖嘖稱奇。如今,高麗菜已跟洋香瓜並列為黃河果園的二大利基產品了。洋香瓜年產量1800顆、高麗菜年產450顆,但卻還是都能銷售一空。

何以水良伯種的高麗菜價格高,客人還是來買呢?當然就是因為他的高麗菜特別好吃,而他的高麗菜,也是經過一番田裡的實證,才找出他自認為最好的種植方式。

大約十多年前,水良伯曾在《遠見》雜誌上讀到一篇〈低碳變黃金〉的報導,文中提到節能減碳將是未來主流,水良伯發現,利用木炭與土壤混合的方式,對於節能減碳也能有所幫助。於是,他也想要盡一己之力,共同加入參與改善地球環境的行列。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締約方曾於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COP3)中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以「全球總量抑制,國家個別目標」策略,規範締約國家,以個別或共同的方式,控制人為排放之溫室氣體數量,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京都議定書於2004年12月在俄羅斯簽署協議後,順利達到了需由55個國家簽署批准,且簽署國之碳排放總量達1990年全球碳排放量之55%以上的生效條件,自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雖然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不在管制名單之內,沒有減量的責任或義務,卻也重視這個全球環境議題,熱烈討論如何節能減碳,以減緩溫室效應。

水良伯看到報導後,了解到過多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實來自石化、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也了解到,農民如果能從大片農地,找到蓄積二氧化碳的方法,例如將二氧化碳注入土壤中,為植物所吸收,或許也能形成良性的減碳循環,有助於世界減少大氣層溫室效應。

後來,參考農業試驗所陳琦玲博士的研究,從2008年起,水良伯花了大約十萬元購買木炭,並與土壤混合在一起,試著用木炭混合土壤來栽培植物,以改良土壤的透水率和體質。他將高麗菜及大白菜種在炭土裡,看起來頗有成效——高麗菜快速長成,顆顆巨大。

土壤結構才是決勝關鍵

不過,後來水良伯開始懷疑,在燒樹葉、竹子或木頭的過程中,會不會已經增加了排碳量?這和他最初想協助減少二氧化碳的初衷好像有點不同。同時,他也發現,木炭的保水性實際上沒有他想像中那麼高,重點可能是由於木炭富含空氣,造成鬆化土壤的效果,有利於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才讓作物長得更健康。

追本溯源,「我覺得土壤的結構做得好,才是最重要的。」水良伯這麼說。

想像土壤中有許多微生物,它們像土壤工廠裡的免費長工,日以繼夜工作,將環境中的水分、空氣、有機質等等,轉換為植物可吸收的礦物質養分。農人的工作,就是協助這些看不見的無名工人,健康地活著,生氣勃勃地工作。

水良伯舉例說,基肥是用來改良地力,其中樹葉和豆粕都是很好的天然有機質肥料,前者粗纖維質比較高,後者則氮素含量比較高。當土壤的氮碳比太低時,表示營養不足,農人就要進行追肥。不過如果氮碳比很高,絕對不可再施肥,否則反而會造成植物的肥傷。

不過水良伯也提醒,肥料如果未經微生物發酵腐熟作用,就無法被植物利用吸收,下肥也沒有效果。發酵需要時間,同時也會產生熱量,如果發酵期間把植物種入土中,反而容易由熱傷根,也有傳播疫病或雜草之虞,在使用有機肥時有很多眉眉角角,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發現重點是在土壤結構而非木炭後,水良伯專注在土壤的結構上,加上適當的肥料管理,以及溫度、溼度的控制,之後的高麗菜照樣年年長得又快又好。

水良伯得到的結論是,農作物的產量、品質,取決於土壤的結構,尤其土壤的有機質2%到3%時,他認為會是最好,表示活化的程度高。台灣氣候高溫多濕,微生物很多,有機質的分解也很快。他認為可以善用粗有機肥—所謂的粗有機肥,是沒有調配的生肥,碳氮比偏高,要經過發酵、分解,才能變成真正的肥料。所以他每年都固定在每分地上施放如稻梗、樹葉的3000斤粗有機肥。

最近他還發現,種香菇剩下的太空包,也是很好的粗放有機肥,一次下5000斤,今年先不種,等肥料自然腐熟後,明年再種,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像塊海綿般吸收各種新知,但最後的結果還是要在田裡決勝,不會拘泥在單一的意見上,這,就是水良伯。


《水良伯的老農哲學》

聽見植物的聲音

作者:陳水良、林子內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8月31日

 


 

作者簡介

陳水良/口 述

台中新社「黃河果園」主人,人稱「水良伯」。雖然連小學都沒畢業,認字很慢,卻靠著自學不輟的精神到處聽演講、請教專家,在50歲之際,以七年時間成功種植名貴的網紋洋香瓜,擺脫農民看天吃飯的宿命。曾獲中華民國農學團體「優秀農業基層人員獎」、農委會「卓越培育獎」、台中市「農業楷模」等榮譽,並入選《遠見》雜誌2015年的百大黃金農夫之一。期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分享,引領讀者更了解、關懷這塊土地,進而思考台灣農業的現在與未來。

林子內/採訪撰文

藝文工作者。在城市裡長大,沒有務農經驗。熱愛觸覺勝過知識。趁完成博士論文空檔,蹓躂到農村住了好幾晚。自以為文化業與農業皆屬人工密集行業,受水良伯及其周圍資深農友啟蒙,才摸到農之所以為業的一點邊邊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