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期將審氣候法案 環團、青年立院前集氣 要求台版綠色政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新會期將審氣候法案 環團、青年立院前集氣 要求台版綠色政綱

2020年09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許祖菱報導

立法院18日開議,新會期將討論前瞻第三期、紓困3.0等預算案,還將審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環保團體與關心氣候變遷的青年17日集結在立法院門口,要求朝野立委「動起來」,積極面對氣候變遷修法,同時呼籲政府應以2050年淨零碳排為目標,提出台灣版綠色政綱。

環團與關心氣候變遷青年組織在立法院外手舉標語、高喊口號,要立委在新會期制定氣候變遷相關對策。許祖菱攝

前瞻第三期挨批「不前瞻」 環團:數位轉型也要綠色轉型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楊書容指出,新會期有二大預算與二大法案與氣候變遷有關,包含前瞻第三期預算、紓困3.0;法案部分則聚焦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貨物稅條例》

楊書容提到,在前瞻基礎建設第三期預算之中,並沒有看到自行車道與人行道鋪設,以及公共運輸提升等可降低碳排放量基礎設施,卻砸大錢進行鐵路地下化,除了無法提載運量外,還可能因土地徵收造成民眾無家可歸。

楊書容批評,政府推動前瞻計畫時,「口口聲聲說是要給下一個世代的基礎建設,但對年輕人最危急的氣候變遷卻在前瞻中看不到因應,充其量只是預算重分配,一點都不前瞻」。

而在紓困預算上,世界各國紛紛推出疫情後綠色振興,但台灣卻仍卡在各產業的薪資、營運補貼上。楊書容認為,政策應該規劃「綠色紓困」,鼓勵企業降低碳排放量、減少污染,她質疑,「數位轉型可行,為何不能也推動綠色轉型」。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楊書容批前瞻建設缺乏減碳設施。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至於《貨物稅條例》,楊書容認為,朝野各黨希望調降汽車貨物稅,此舉等於鼓勵購買碳排放量較高的運輸工具,與各國電動化載運工具的目標背道而馳,在新的環境法規上路前,不應該貿然修改。

環團籲提出「台灣版綠色政綱」 促進本土低碳經濟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中美貿易戰、武漢肺炎等全球變局,打開了台灣20多年來未有轉型機會之窗。台灣低碳永續轉型,必須同時回應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以及2050年《巴黎協定》氣候中和的架構,甚至應該抓緊「碳定律」 (Carbon Law),即全球每10年需急速減少既有碳排量50%。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政府應以2050年淨零碳排為目標,提出台灣版的綠色政綱,透過綠色振興政策,促進台灣低碳經濟。

此外,林彥廷呼籲政府在產業永續轉型中,應該兼顧勞工權益,以及氣候目標中的「公正轉型」原則,降低產業轉型所帶來的衝擊。例如提供勞工有尊嚴的綠色工作等補償措施,維護勞工的工作權,讓轉型過程中,不用犧牲工人和社區權益,讓台灣仰賴高碳經濟的勞工與社區,轉而支持低碳經濟的發展。

林彥廷認為,制定氣候治理政策應深化公民參與,特別是《溫管法》應加入公民訴訟條款,讓民眾不是只能透過上街抗議或公聽會表達意見,而是在體制內參與氣候治理,這也能提醒企業與政府在氣候治理上不得心存懈怠。

環團呼籲修《溫管法》 制定各部門淨零碳排承擔量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成員蔡麒廷表示,2020年是氣候緊急關鍵年,除了《巴黎協定》預計在今年底生效,190多個締約國也必須更新各自國家氣候行動承諾。台灣也將檢視《溫管法》第一階段管制目標的成效,並訂出2020年至2025年第二階段管制目標。

《溫管法》是台灣因應氣候變遷主要法源依據,但從2015年施行以來,各部會權責不清,也缺乏企業因為排碳所要繳交的碳費規則。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表示,德、英、法等國都明確將2050年淨零碳排正式寫入法案,韓國也在今年跟進,甚至中國也考慮達到淨零碳排承諾;反觀台灣2017年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名列世界第19名,卻未承擔足夠的抑制升溫國際責任。

魏揚表示,2018年淨碳排放量比2005年高出約3%,未達減量2%的目標,可看出能源、製造與住商部門都離目標值有一段距離,且各部門與各地方政府的執行方案都缺乏公共參與及科學研究基礎,其思維仍是「因循苟且,一切照舊」,未準備好面對氣候危機的艱鉅挑戰。

環團呼籲,碳價格費率應該以「促使排放者產生行為改變」為目標,企業會痛,才會願意減排、轉型,日前環保署提出每公噸100元的碳費水準顯然遠遠不夠。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呼籲,2050年淨零碳排必須入法。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氣候變遷不只是環境問題 更是人權議題

今年就讀大四的國際特赦組織青年代表林知瑜則說,氣候變遷已經不只是環境問題,全球有許多人因為氣候變遷流離失所、喪失性命,已經成為全球重要人權議題之一,也是下一代面對的難關。

林知瑜表示,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氣候難民、飢荒、貧窮、可用水資源快速減少等問題也會隨之惡化,人類將難以持續保有基本的生命權、健康權、居住權和衛生權,「弱勢族群或邊緣群體,如原住民、女性、開發中和低島國家之國民等,將承受加倍的衝擊」,呼籲政府因應氣候變遷採取保障人權措施。

作者

許祖菱

大學就讀傳播學系,現在是文字/影像/翻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