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專家點評:中國2060年「碳中和」對全球暖化有什麼影響?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多國專家點評:中國2060年「碳中和」對全球暖化有什麼影響?

2020年10月01日
文:中外對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碳排放量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方專家解讀這一最新氣候承諾。

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透過線上會議發表談話。圖片來源:UN Multimedia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的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談話,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一最新承諾,代表中國在展現氣候雄心向前邁進一大步。就在上週,歐盟在中歐領導人視訊峰會上,向中國提議設立碳中和目標。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也在9月16日的歐盟年度國情咨文中,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歐盟的2030年氣候目標。

在《巴黎協定》框架下,所有國家都應在格拉斯哥氣候大會(COP26)提出更高的自主國家貢獻(NDC)目標。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COP26已延期至2021年舉辦。隨著中國和歐盟兩大經濟體分別提出最新目標,超過1/3的全球碳排放將受到更嚴格的氣候承諾約束。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通過完全停止排放或用某種形式的碳移除抵消排放,來實現二氧化碳的「淨零排放」。碳中和概念不同於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概念,因為它不考慮其他種類的溫室氣體。

根據氣候行動追蹤組織(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分析,如果中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那麼全球暖化將比預期降低0.2至0.3°C左右。該組織的工作是衡量各國政府的氣候變遷承諾是否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

中外對話邀請各國專家,分享他們對中國最新氣候承諾的點評,請他們分析這些新的目標將如何影響世界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路徑,以及中國國內低碳轉型的走向。

解振華
中國生態環境部氣候變遷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研究院院長

目前中國提出的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標,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下升溫2℃控制目標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的要求。這將可能使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提前5-10年,此外也對全球氣候治理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在目前的國際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政治格局背景下,中國主動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的發展潮流,提出有力度、有顯示度的碳排放量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向國際和國內社釋放了清晰、明確的政策信號,對外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形象,彰顯了大國責任和擔當。

鄒驥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願景,深刻體現了中國將應對氣候變遷的目標與自身現代化的目標高度融合。 2020年中國正式踏上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增加了包括氣候安全在內的自然資本的投資、用低碳轉型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是加快永續發展、讓中國和世界人民享受中國現代化紅利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和建設全球治理中做出的卓越貢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實現2030前達峰、2060碳中和,當下最緊迫的是要在「十四五」規劃中設立更有雄心的包含碳總量目標在內的氣候目標、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佔比降至50%以下,加速能源結構轉型;應盡快制定全國和地方的達峰行動方案,及經濟、技術可行的中長期低碳發展路線圖。

胡敏
中國綠色創新發展中心(iGDP)主任

中國宣布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疫情後實現全球綠色振興注入新的活力,也是中國經濟低碳轉型的長期政策訊號。這一表態在中歐峰會約一周後之後發布,體現了中歐領導人加強地區合作、共同攜手應對氣候變遷的默契和決心。

近期我們可以預計中國國內會陸續將提前達峰的目標和方案落實到省、市,也有望看到不少地區探索提出碳中和的時間目標。事實上,中國實現2060碳中和並不容易,這需要突破性技術和大量的投資,需要非常強有力的措施、政策與配合。

張樹偉
北京卓爾德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在需要提高《巴黎協定》雄心的關鍵時刻,中國提出了2060年碳中和的國家承諾,這在很大程度上貢獻於全球整體2°C氣候目標的實現,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我們相信,這毫無疑問將對全球氣候行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2060年實現碳中和,意味著2030年左右實現達峰後,需要持續快速減排30年,這對於能源、交通、工業、建築、農業無疑都具有很強的轉型含義,對於新增投資以及存量高碳資產的退出發出了重要信號。要在未來40年實現完全脫碳,必須有清晰的政策路線圖設計。我們期待具體的集體性政策工具的出台,比如碳定價(碳市場或者碳稅)。同時需要強調,這一快速轉型過程必須是公平的、可管理的,比如針對既有的燃煤電廠等長壽命資產。

喬安娜・劉易斯(Joanna Lewis)
美國喬治城大學科學技術與國際事務副教授兼主任

近年來,中國幾乎實現、甚至超額完成了所有的國內氣候和能源目標,因此習近平主席在這樣一個國際場合宣布的任何事情都不只是象徵性的。中國的碳中和目標意義非同小可,哪怕僅僅只是提出這個概念就已不同尋常。宣布這一消息的時機可能是一個信號,表明中國預期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11月的美國大選中當選,會呼籲加大氣候行動力度。中國可能是在美國提要求之前提前出牌,而同時又能安撫歐盟。一段時間以來,歐盟一直在中歐雙邊層面提議中國承諾這一目標。

喬娜・尼曼(Jonna Nyman)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國際政治講師

習近平主席宣佈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是中國減排承諾的一個受歡迎的跡象。對於希望在應對氣候變遷的全球努力中找到建設性夥伴的國際社會來說,這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儘管如此,該聲明在細節上仍不太清晰。我期待看到碳中和承諾如何具體轉化為政策和目標,並成為中國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和即將出台的、決定著2021-2025年關鍵發展目標的「十四五」規劃的一部分。為了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需要明確的政策和目標,將重點從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轉向再生能源。迄今為止,中國的後疫情經濟復甦更傾向化石燃料,而非清潔能源。如果中國是認真的話,這一新的聲明將表明近期焦點的重大轉變。

費楠茉(Barbara Finamore)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亞洲高級戰略總監

中國宣布加大在《巴黎協定》中的承諾力度,並致力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增加了美國所面臨的國際壓力,要求其恢復自身在氣候變遷方面的領導地位。對美國來說,在新的國家自主貢獻(NDC)中制定雄心勃勃的2030年目標、不遲於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明確承諾,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強有力政策框架,都將至關重要。

此外,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時候,呼籲兩國合作應對全球氣候危機似乎不太可能,甚至不明智。但是,雙方協調努力迎接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符合美中兩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

夏竹麗(Judith Shapiro)
美國大學教授,與李逸飛合著新書《中國走向綠色》

中國新的氣候承諾值得稱讚。在國際社會似乎對這個問題束手無策之際,中國領導人顯然清楚全球基礎設施和中國自身福祉所面臨的風險。極端天氣事件、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也威脅著中國國內安全。減少碳排放的承諾將有助於中國實現雙贏,並有助於減少威脅公眾健康的空氣污染。

即便如此,中國在落實生態文明承諾和其他綠色行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不被其它的政策目標「帶偏」。設定目標、並通過懲戒和行為規範等運動式方式,來落實目標的模式可能無法激發公眾的支持熱情,從而使這些行動長期效果難以保障。

米哈爾・梅丹(Michal Meidan)
牛津能源研究所(OIES)中國能源項目主任

中國的碳中和承諾可謂意義重大。對於這樣一個在燃煤發電裝機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做出的承諾,我們有理由保持謹慎樂觀。當然,細節決定成敗,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其發展經濟和消費能源的方式,而這反過來又需要對現有的工業聯合體和利益集團進行重組。

因此,要兌現這一承諾必然會有輸家。化石燃料行業目前在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利益相關者,隨著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不得不縮減,該行業將需要適應現實的變化,並開闢新的增長領域。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規劃是否會啟動這一進程仍有待觀察。然而,作為促進經濟「雙循環戰略」的一部分,中國對創新的關注,毫無疑問為加速支撐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這無疑有助於全球能源轉型。但雙循環戰略的產生,是為了讓中國在日益去全球化的世界中不受外界力量的影響,而且執行過程中可能會伴隨著大量行政措施。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政府也必須確保自身能在中國的轉型中發揮作用。

宋然平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主管

在追求零碳經濟的過程中,中國將變得更加富裕和健康。世界資源研究所即將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要實現碳中和,需要在多個領域(尤其是能源領域)進行額外的資本投入,但節省的燃料以及運營和維護成本很快就能使其「回本」。因此,這些政策最早在2023年就可以實現經濟收益,這還沒有把健康影響等社會效益算進來。

實現碳中和僅在2050年就能挽救18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將健康收益考慮進來之後,按折現率8%計算,與當前政策相比,中國在2050年前將創造11萬億美元的淨收益。與此類似,劍橋計量經濟學會發現,落實這一新承諾可使中國在2030年之前將國內生產總值(GDP)提升5%之多。

湯姆・伍德魯夫(Thom Woodroofe)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主席多邊事務高級顧問,前氣候外交官

習主席的聲明是一個突破。中國首次明確了一條長期的脫碳道路,而宣布加強《巴黎協定》下的2030年減排承諾,也將給其他主要排放國帶來壓力,推動它們採取同樣措施。

儘管如此,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其政府可能會期待中國在短期內做得更多:碳排放達峰時間只是中國在《巴黎協定》承諾的一部分。另外,它也會期待中國在盡可能接近2050年的時間點達到碳中和。這既是出於科學的需要,也因為拜登承諾使美國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事實上,拜登已經公開強調中國必須對國內的煤炭使用及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煤炭融資採取行動。

儘管中國的最新氣候承諾巧妙地選在美國大選之際發布,但更重要的是,它們含蓄地表明中國深知維持其氣候變遷領導地位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它們還為美國新政府領導下中美氣候合作的可能恢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鑑於拜登氣候政策的力量,中國這麼做將符合其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