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有好多動物,生物多樣性應該很高!|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年度專題

動物園有好多動物,生物多樣性應該很高!

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2020年12月01日
文: 葉人豪、許芷榕(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要討論生物多樣性的高低,雖然通常會先比較物種數或個體數的多寡,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在自然環境中。動物園或水族館等圈養環境,其實不適合用來討論這個課題。

最重要的原因是:圈養環境的野生動物無法發揮牠們原先在大自然中扮演的角色。舉例來說,動物園內的猴子無法傳播種子、鳥園裡的貓頭鷹無法控制老鼠的數量、夜行館裡的蝙蝠無法捕食外頭的飛蛾。也就是說,牠們以前和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動都大幅減弱、甚至消失了。

而動物園或水族館等封閉式圈養環境也有其管理的問題與限制,究竟封閉式圈養環境能不能達到保育的功效呢?


封閉式圈養環境缺少了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圖片設計:魚点設計

什麼是生態系功能和服務?圈養環境為什麼不能提供

這些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生態學家稱為「生態系功能(ecosystem function)」和「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在於,對人類有益的「生態系功能」會特別稱為「生態系服務」。瞧瞧那顆結滿果實的雀榕。雀榕的果實可作為鳥類的食物,是一種生態系功能;而雀榕寬廣的樹冠,適合作為都會區綠化環境的樹種,則是一種生態系服務。

但是像動物園、水族館那樣的人工圈養場域中,每一種生物的數量,在場域面積、人力、時間成本的限制之下,和野外棲息的同類差異甚遠。再加上為了有效管理,這些圈養動物的活動範圍通常也相當有限。如果從基因角度來看,即便圈養的動物之間可以繁殖後代,例如團團和圓圓生下圓仔,但是基因多樣性也遠不及野外族群。再來看看動物種類的多寡,圈養環境通常會將不同種動物分區飼養,即便生活在同一空間,種類多寡也同樣不及野外族群。

更重要的是,動物園、水族館雖然看似有各式各樣的動物,但終究不是在原生棲地,因此無法建立一個相互依存的完整食物網與生態系。因此,除非面積大、內涵自然棲地的開放式圈養環境,例如澳洲的東方灰袋鼠農場,有些比台北市還大,也不太需要過多的人為管理介入。不然,大多數人工圈養環境,難以和自然狀態下的生物多樣性相提並論。

圈養環境也能達到保育功能嗎?

若動物園、水族館的功能不在維護生物多樣性上,那還會是什麼?

動物園是一個具備多種功能的主體,除了買門票後容易看到的展示、教育和娛樂,還有「非工作人員請勿進入」的區域,那裡主要在執行動物的研究和保育。這裡的動物來自野外受傷生病的個體(如石虎)、海關沒收的走私動物(如緬甸星龜)、以及在野外滅絕的野生動物(如夏威夷烏鴉)。對這些動物來說,動物園是最後的諾亞方舟,沒有這樣的環境讓牠們喘息,這些動物就只能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以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例,其宗旨為教育、遊憩、研究和保育四種,最後一項「保育」對大家來說可能較為陌生。台北市立動物園裡面有個和林務局共同成立的部門「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負責安置查緝走私動物和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不對外開放,除了收容保育類野生動物如石虎、歐亞水獺與穿山甲等,也製作教育推廣教材,與國際的保育單位交流合作。國內類似的救傷單位還有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屏東科技大學、海洋生物博物館和高雄市立壽山動物園等。

許多動物園、水族館受限於經費和人力等成本,不容易同時兼顧所有的功能,或是有些功能不易發揮到最理想的狀態。因此,要優先發揮哪幾項動物園的功能,就成為擬定動物園的經營管理策略的規劃關鍵。由於動物園最頻繁與大眾接觸的功能為遊憩及教育,這兩方面也比較容易受到注目及放大檢視。

事實上,有些岌岌可危、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幾乎已經沒有棲身之所,或是隨時都面臨龐大的人為獵捕威脅。這時候,這些收容機構就成為這些動物的最後一線生機。在各種保育措施當中,讓瀕危的動物有個短期的棲身之所,是動物園無可取代的功能。

作者

許芷榕

台灣人喜歡居住在狹稠的土地上,像台灣的山,喜歡擠在一起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