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力訪台北植物園 協助移除外來種水芙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優力訪台北植物園 協助移除外來種水芙蓉

2020年12月0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曾子郡 台北報導

秋風漸起,荷花也逐漸凋萎,水芙蓉早已悄悄佔據池面,讓台北植物園非常頭疼。上(11)月27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帶領優力國際安全認證有限公司35位員工,來到台北植物園的荷花池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協助清理濕地的強勢外來種植物——水芙蓉。

35位優力企業志工於工作前合影。(攝影:曾子郡)
35位優力企業志工於工作前合影。照片來源:曾子郡

台北植物園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目前由林業試驗所經營管理,為國家級植物保種園區,是台北重要綠帶。因位處市中心精華地帶,故除研究之外,亦肩負教育、保育及遊憩等重要任務。每到夏季,植物園的荷花池熱鬧非凡,盛開的豔紅荷花與翠綠挺拔的荷葉相互映照,吸引不少遊客特意前來,也是不少台北人的成長記憶。

荷花季甫結束,池面就迅速披上水芙蓉的綠色地毯,在一片金黃的秋季,顯得特別討喜。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水芙蓉為強勢外來種,以無性繁殖的優勢於淡水水域快速蔓延,擠壓台灣原生物種的生存環境。這一大片的水芙蓉,若只靠一、兩位園丁清除,需耗時一個月;而好不容易清到後半段,前半段又開始生長,令園方感到相當棘手。環資得知此事後,便安排企業志工參與外來種移除工作,同時帶領民眾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台北植物園。

工作區域分為池岸、池中央及岸上,三組並行。負責池岸的志工們穿上青蛙裝、小心翼翼地入水,撈起水芙蓉的同時也要保持平衡。水芙蓉在水面下以走莖串連,一撈就是一大把,挾帶池水及淤泥的重量,工作起來相當費力。池中央的部分,則需要划著浮台以長勺撈起,更是考驗志工的肢體協調性;岸上的志工雖然沒有下水,不過長勺的重量與操作技巧也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

志工賣力工作一個半小時後,便將指定區域清除乾淨(約荷花池的1/10),如此效率讓資深園丁洪先生十分讚賞。被清除的水芙蓉,則會在園區內做成堆肥,作為其他植物生長的養分。

占滿池面的水芙蓉,是台北植物園主要的移除目標。(攝影:曾子郡)
占滿池面的水芙蓉,是台北植物園主要的移除目標。照片來源:曾子郡

清除後的荷花池一角。(攝影:曾子郡)
清除後的荷花池一角。照片來源:曾子郡

台北植物園園長范素瑋特地到場致謝,並為志工簡介植物園的歷史。經過這次活動,志工也深刻體會外來種移除之不易,以及相關議題的複雜性。志工表示:「台北植物園算是台北人的後花園,小時候父母常帶我來玩耍,長大後反而比較少來。這次能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重新認識植物園,很特別也很有意義!」

另外,當天也請志工自備容器盛裝有機豆花,省下約110個拋棄式垃圾,呼應生態工作假期的「綠背包」原則。

活動尾聲,環資的活動總籌黃育文勉勵志工:「多關心我們的環境、行動實踐,並分享相關資訊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將環境議題擴散出去。」期許志工們在生活中延續活動當下的熱忱,持續做對環境好的事。

范園長簡介台北植物園的歷史。(攝影:曾子郡)
范素瑋園長簡介台北植物園的歷史。照片來源:曾子郡

志工自備容器盛裝豆花,節省約110個拋棄式垃圾。(攝影:曾子郡)
志工自備容器盛裝豆花,共同減少約110個拋棄式垃圾。照片來源:曾子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