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摘錄自2020年12月17日公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海洋大學教授蔣國平團隊,在四年前追蹤研究馬祖藍眼淚。經大量人工繁殖確認,成長速度緩慢的夜光蟲為何會在短時間大量爆發,原來是夜光蟲存活有危機時,就會進行有性生殖,並且沉入海底。當環境夠好、餌料夠足時,就會一次冒出來,瞬間爆發。
海洋大學特聘教授蔣國平表示,「當這個餌料生物少於牠的400隻的時候,每一隻分配到只有400隻的時候,牠就會產生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完了以後就產生CYST,就是所謂的孢子,我們可以把這個CYST想成是一個種子,牠就掉到了海的底下在這個沉積物當中。」
生存受威脅,夜光蟲就配子並沉入海底,當環境變好餌料夠,因擾動就冒上來,瞬間萌發。蔣國平說,明年計畫開船去馬祖外海,確認海底有多少種子。
由於藍眼淚自然發生在每年3月底到7月初,水溫低於27℃時,今年10月卻現蹤,蔣國平認為和中國抽砂船肆虐馬祖海域、擾動海底剛好提供營養有關,藍眼淚才會在10月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