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永續環境施政評比 環團:台東縣唯一贊成核能 排名墊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19永續環境施政評比 環團:台東縣唯一贊成核能 排名墊底

2021年01月1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民間針對全台22縣市的永續環境施政評比邁入第五年,台灣環保聯盟今(11日)公布2019年評量結果。六都中除了台南市,其餘五都被評為A級(優)。屏東縣同樣列入A級,並獲最佳進步獎。唯一表達贊成核能的台東縣則被評為D級(不理想),排名墊底。

環團表示此次評比,是對現任縣市首長第一年施政的檢視,更首度將「氣候變遷因應」相關指標新增至評量中。

2019縣市永續環境施政民間評比今(11日)出爐。黃思敏攝
2019縣市永續環境施政民間評比今(11日)出爐。黃思敏攝

2019評比新增氣候變遷指標   屏東縣獲最佳進步獎  

台灣環保聯盟等27個民間團體於2014年九合一大選前,提出20項環保共同訴求,自2015年起,每年進行全國22縣市「永續環境施政」評量,持續檢視地方縣市政府施政的永續程度。

2019年永續環境施政評比共21個縣市加入,僅澎湖縣缺席。其中花蓮縣首度參加,而新竹市則是7日才提供資料,來不及分析。根據該評量結果,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及屏東縣被評為A級(優);墊底的台東縣則被評為D級(不理想)。六都中除了台南市,其他都在A級。

與2018年的評量結果比較,屏東縣晉身A級,獲得最佳進步獎,其他進步的縣市包含台中市、苗栗縣。退步的則有台東縣、台南市、基隆市、嘉義縣、嘉義市、宜蘭縣等。此外,花蓮縣首度參加就被評為B 級(良好)。

該評比(2019年)首度新增「氣候變遷因應」相關指標,環團將訴求增加至25項,並彙整成四大指標群組進行評比: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公害防治及公共設施、國土規劃及生態保育,與綠色經濟及公共參與。

2019年全國縣市政府永續環境施政分級評比。整理:黃思敏
2019年全國縣市政府永續環境施政分級評比。整理:黃思敏

縣市多支持非核家園  九縣市再生能源年成長率逾30%

在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的評比中,環團以非核家園政策、再生能源發展,及減碳目標等指標,分析各縣市政府的表現。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劉志堅表示,只有台東縣表示「贊成核能」,其餘多數縣市皆支持撤銷核四計畫及不延役其他核電廠。此外,環團肯定屏東縣設「核能安全委員會」,加強核安監督及溝通。

為求能源多元化、穩定供給,許多縣市皆逐年提升太陽能、風能、水力及沼氣等再生能源,其中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率超過30%的縣市包含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彰化縣、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及台東縣。

在減碳目標與行動方面,環團列舉有較完整減碳計畫及推動能力的縣市,例如六都有進行盤查推估溫室氣體排放、11縣市成為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會員、新北市參加國際「脫煤者聯盟」、金門推動烈嶼零碳島計畫,屏東縣提出2021年達到縣內民生用電100%使用再生能源。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劉志堅(左)。黃思敏攝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劉志堅(左1)。黃思敏攝

縣市依賴焚化廠  耽誤廚餘回收  

在公害防治及公共設施評比中,環團主要以環境公害罰款總額度、垃圾減量與回收、事業廢棄物管理,及環境品質標準等指標做為依據。

2019年地方政府對不法排放的罰款金額中,以台中市達1.6億最高,其次為桃園市1.51億元、高雄市1.2億元,而農地污染面積居全台之冠的彰化縣,卻僅開罰3076萬元。

近年來各縣市送到焚化廠或掩埋場的垃圾中,高達三、四成是廚餘。負責該指標評比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縣市太過依賴垃圾焚化,抑制廚餘回收發展。

謝和霖以垃圾中廚餘含量超出40%的四個縣市為例,除了桃園市外,基隆市、宜蘭縣、新北市皆是垃圾焚化廠處理量綽綽有餘的縣市,因處理量能足夠、沒有壓力,導致未持續推動廚餘回收。反觀垃圾中廚餘含量低於25%的縣市,多數是垃圾必須外運處理、成本高昂、無焚化爐的縣市,如金門、馬祖等離島縣市。

此外,事業廢棄物管理以再利用之名,偷埋濫倒已是多年沉痾,如台南市學甲廢爐案。在空氣品質改善上,各縣市粒狀物濃度大都有所改善,但臭氧仍嚴重、超標或惡化。

至於國土規劃及生態保育評比,台中市有較大規模的都市擴充開發,將農地被轉變為工業區,宜蘭縣則種出許多的農舍,使具生產力及生態保育功能的農地及林地面臨流失、污染等風險。在各縣市對生態保育區的劃設方面,苗栗縣訂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獲肯定,桃園市則因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威脅藻礁生態系而備受爭議。

作者

黃思敏

用容量小小的腦袋練習傾聽與放空,希望所有的溫柔與善良都能被好好地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