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噪音污染如「聲霧」 科學家發現人為噪音持續傷害海洋生物健康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海洋噪音污染如「聲霧」 科學家發現人為噪音持續傷害海洋生物健康

2021年02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自然的海洋聲音環境對海洋生物的健康至關重要,但是學界首次的全面性文獻回顧卻發現,人類活動在海洋中製造的噪音越來越大聲且有害。

學界首次全面性的文獻回顧發現,人類在海洋中製造的噪音越來越大且有害海洋生物。照片來源:Martin Damboldt/Pexels

海洋生物透過聲音溝通 噪音污染像是海洋中的「聲霧」

科學家說,噪音和過度捕撈、污染及氣候危機一樣有害,但多被人們所忽視。好消息是,相較於其他問題,噪音可以立刻被停止,並且比較不會產生揮之不去的影響。

海洋動物聽覺所及的距離遠大於視覺或嗅覺,因此聲音和牠們生活各方面都有關。從鯨魚到貝類,海洋生物會靠聲音捕捉獵物、導航、防衛領域、吸引配偶、回溯繁殖地並發出攻擊警告。噪聲污染會增加死亡風險,在極端情況下,像是爆炸,會直接導致死亡。

研究人員說,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海洋變得更酸,這會讓聲音在水中傳播得更遠,導致海洋變得更吵。但是,當海上交通因為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而大減時,海洋哺乳動物和鯊魚開始往過去吵鬧的地區遷移,這表示海洋生物可以迅速從噪音污染中恢復。

「從浮游生物到鯊魚,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感知環境中的聲音,」英格蘭埃克塞特大學的辛普森(Steve Simpson)教授說,動物必須靠聲音溝通,噪音污染就像是海洋中的「聲霧(acoustic fog)」。

科學家分析500份文獻 九成研究表示噪音對海洋哺乳動物有害

阿布都拉國王科技大學杜阿爾特(Carlos Duarte)教授說:「海洋動物最多只能看到數十公尺外的東西,聞到幾百公尺外的味道,但是牠們可以聽到整個海洋盆地的聲音。」杜阿爾特認為,許多評估海洋健全的重要研究都忽略了噪音,但是文獻中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人為噪音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主要破壞者之一。

這篇發表在《科學》期刊的回顧性研究,分析了500多份評估噪音對海洋生物影響的文獻。大約90%的研究發現噪音對鯨、海豹和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具有重大危害,而80%的研究指出噪音對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有影響。分析總結道:「聲音是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噪音的衝擊無處不在,從各種層面影響著動物。」

最明顯的是軍事聲納與地震勘探爆破,與動物耳聾、大規模擱淺和海洋哺乳動物死亡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與聲音有關的生活習性可能會受到損害,例如公蟾魚用來吸引母魚的嗡嗡聲,還有鱈魚用來調控產卵活動的的鳴叫聲。

鯨魚的呼喚聲能促進團體的凝聚力和繁殖力,且可以跨越海域傳播。座頭鯨的交配歌曲之複雜,甚至有地方方言。抹香鯨和各種海豚及鼠海豚使用聲納對獵物迴聲定位,有些蝦能發出「啪」的聲音使獵物昏迷。

50年來主要航線的噪音提高32倍 研究持續提出解方

但是,在過去的50年間,海洋運輸量增加使主要航線上的低頻噪音提高了32倍。漁船用聲納尋找魚群,拖網漁船會發出隆隆噪音。鑽油平台和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和營運造成的噪音污染,威力不輸第二次世界大戰北海的炸彈爆炸。

辛普森說:「魚、蛤、蟹和珊瑚都聽到聲音,並靠聲音來尋找健康的家園,運輸或建築噪音破壞了這種能力。這也讓原本可以往數百英哩外狩獵的一家子鯨魚,現在只能相距10英里以內,才能彼此溝通。」

「我們發現動物也直接受到噪音的壓力,進而做出錯誤的決策,結果導致死亡,」他指出,澳洲大堡礁水上摩托車發出的噪音會使掠食動物的死亡率加倍。

該研究也發現,並非沒有解決方案。2015年航運巨頭快桅改造了五艘大型貨櫃船,新的螺旋槳設計確實可降低噪音並提高燃油效率。杜阿爾特說,安靜的螺旋槳最為重要。此外,一半的運輸噪音僅來自15%的船隻。

電動馬達跟微幅降速也能改善。2007年至2013年之間,地中海船隻的速度從15.6節降低到13.8節,能將噪音降低50%。地震勘測也可以不要透過水體傳送噪音波,改用海底振動器進行。

參考資料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