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府能源轉型規劃,2025年台灣三座核電廠都將除役,進入非核家園。核二廠1號機法定將在今年底除役,然而日前原能會表示,由於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預估僅能運轉到今年6月,形同提前除役。
核二廠1號機停機時,正值夏季用電高峰,電力缺口如何補足?事實上,目前核能僅佔全台發電量1成左右,台電表示,新增的天然氣機組及太陽光電將挹注充足電力,預估將供電無虞。
核燃料貯存容量僅剩30束 核二廠1號機將提早半年停機
2025年台灣核電歸零邁入倒數,最老舊的核一廠在使用滿40年後,於2019年進入為期25年的除役階段;目前仍在運作的兩座核電廠,也將於2025年前陸續除役。其中,核二廠1號機的運轉執照將於今年12月到期、2號機2023年3月到期;核三廠1號機2024年7月到期、2號機則到2025年5月。
核電機組運轉的時間越久,用過的核燃料棒也隨之增加,造成貯存空間日漸不足。原能會曾於20日表示,由於核二廠1號機的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於前次大修僅填換約120束的新燃料(一般約填換180束),在爐心燃料不足以維持滿載運轉的狀況下,僅能以逐漸減低功率的方式繼續運轉至今年6月。
環團出身的立委洪申翰則於臉書上表示,核二廠兩組機組早在2016年就因燃料池爆滿,擴大改建存放空間一次,但1號機運轉至今仍要面對存放空間不足的問題,也毫無再擴充的可能。
根據原能會數據,核二廠兩座機組用過的核燃料貯存容量皆為4838束,其中1號機的容量至上月底止僅剩30束;根據自由時報推算,2號機先前因遇到避雷器問題,曾停機超過1年,因此尚有154束的空間,推算下來仍可撐到2023年的執照運轉到期日。
台電:天然氣及太陽能將補上 夏季供電無虞
台電已於2019年底提出「核二廠1號機燃料週期28功率遞減運轉評估報告」,經原能會審查後,確認機組可符合功率遞減運轉安全要求,由滿載功率逐步降至 80%額定功率為止,隨後機組將進行降載停機,並維持在停機大修階段。原能會將持續監控核電廠安全性,國外亦有類似案例,如美國Vermont Yankee電廠於2014年機組永久停機前,同樣採用功率遞減運轉。
根據自由時報引述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法表示,目前已有針對核二廠1號機提早除役的因應措施,會快速開發天然氣、再生能源,以符合民間、產業需要。
核二廠1號機預計停機的6月,正好遇上夏季用電高峰,外界憂心將產生電力缺口。根據聯合報,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日前曾表示,上半年民營天然氣電廠將有新機組上線,挹注50萬瓩電力;另外太陽光電也會新增約250百萬瓩,「目前估算供電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