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館《博物台灣》常設展──浮生台灣篇
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割讓日本,台灣仕紳倉促成立台灣民主國,短短半年時間,當時的黃虎旗曾飄揚基隆沿海幾處砲台,睜著圓滾滾眼睛的黃虎,成了台灣獨立的象徵。直到2012年,台博館為重現1895年原旗形象,發現旗子的兩面各藏著一隻虎,另一邊瞳孔有如家貓在白日時呈現半月形。
台灣博物館今年推出名為「博物台灣」的常設展,同時也是「台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壓軸展,精彩可期。錯過這次看展機會,得再等半世紀。
台博三國寶歷經半世紀 浮生台灣展廳重聚首
台博館依據新發現,製作完成《1895年藍地黃虎旗數位重建版》,長264、寬330公分的巨旗,與《鄭成功畫像》、《康熙台灣輿圖》等鎮館三寶,歷經半世紀後,再度聚首於本館二樓展廳,堪稱史詩級合體。
《1895年藍地黃虎旗數位重建版》:隨著日本入台,台灣民主國隨之潰散,兵荒馬亂中失落了黃虎旗,輾轉落入日本人手中,當作戰利品送到皇宮。台博館典藏的是1909年特地到日本皇宮複製的旗子。黃虎旗流傳至今,已有眾多複製、再創品,國小課本的黃虎旗是畫家林玉山所繪;悠遊卡的Q版黃虎,更是活靈活現、深得人心。
《康熙台灣輿圖》:不同時期的人來到台灣,最優先的就是探勘、畫地圖。台灣地圖早於荷蘭時期或葡萄牙人都有,但中式山水地圖,則屬《康熙台灣輿圖》最早。「現在地圖雖精準,卻都以符號代表,但山水地圖則描繪了當時的運具、建築、設施,以風俗畫的方式描繪,因此既是地圖也是一幅畫。」策展人、台博館研究組副研究員李子寧說道,此畫是畫風細緻的宮廷圖,體現了「江山如畫」的道理。
《鄭成功畫像》:提到鄭成功的長相,大概多數人都感好奇。台博館收藏的《鄭成功畫像》是已知最早的鄭成功畫像,但和鄭成功的長相相似度多高?始終沒有定論。古往今來、不同族群的人對鄭成功有很多想像,這幅畫像只是其中一幅,反映漢人眼中最正統的鄭成功形象。同展另收集了不同畫風的鄭成功畫像,哪一幅最能反應你心中鄭成功的形象呢?
博物館裡的台灣故事 常設展展現館藏定位 自然與人文兼具
讓這三寶聚首的是「博物台灣」常設展。常設展是體現館藏特色、反映策展單位主要關懷與核心價值,可說是一個館的「門面」及其定位的展示。
台灣唯一一座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台灣博物館,即於2014年啟動「台博館新世紀常設展」更新計畫,繼2017年推出首部曲「發現台灣」常設展、2020年10月展出二部曲「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後,歷時七年,籌劃執行了「博物台灣」常設展,即日起於台博本館二樓東、西展廳展出,解答國人身為台灣人最該了解的事;除了展出藏品共903件,另配合各主題單元展示需求,徵集標本與新製模型等展品計811件,透過1700餘件展品詮釋台灣。
台博館表示,「博物台灣」常設展集合以自然為主題的「自然台灣」及人文為主題的「浮生台灣」兩間展廳,以台博館各學門特有蒐藏及具代表性的標本為重心,展現台灣的在地特殊性與歷史新定位,並強調人文與自然互動的新時代觀點。
此外,兩展廳各以四個單元詮釋「時、空、生、動」總主題,共規劃八個單元,透過標本、模型、影像、聲音及藝術裝置等具象或抽象的軟硬體展示,從時間與空間等多元視角觀看台灣環境與生物的交互關係,形成一個在台灣時間串流上不斷演出的生命互動故事。
若要瞭解台博館人文典藏的精髓,萬不能錯過「浮生台灣」展廳。李子寧說,這個展廳除了以展示人文館藏,這個名字也點出本展真正的主角,也就是「古往今來台灣的芸芸眾生,以及在各自時空下停格的浮光掠影」,並以「時代印記」、「何以為家」、「神靈世界」及「相遇生根」等單元,呈現台灣與台灣人的故事。
百年典藏文史回味風土人情 人神萬物在島嶼共生
台博館雖以自然史博物館為人熟知,但你或許不知道,文史民俗類的收藏也佔了館藏半數。
例如,1923年日本昭仁天皇來台,所使用的餐具之外,由江山樓製作了精美餐點,然而,天皇最喜歡的餐點居然是八寶飯!這份菜單更透露了當時的物種與利用概況。從嘉慶年間徐澍的番社圖,反映當時漢人觀看原住民的「懶人包」,或名為「新港文書物價表」,台灣社會變革之劇烈,不輸地層錯動的速度。
這座看似毫不起眼小島上,數萬年來不斷有不同族群移入,不但具有包容力,更孕育出複雜多元的族群文化。不同的族群在這塊島上安身立命,「何以為家」探討家的形式,透過藝術家撒古流《Vineqacan 創始家屋》重建排灣的祖靈屋,並藉由藝術家陳敬寶《尋常人家》、三聯式一組的照片,勾勒台灣人家庭形式的多樣面相。
「神靈世界」則展示了原住民或漢民族對超自然世界的信仰,其中來自龍山寺免費贈與台博館的108件無主神像,排列成展區內最神聖的一面牆。
李子寧說,人們因不同原因接受了信仰,又因更複雜的理由棄置了神像。從龍山寺收留的棄置神像,可以一窺平常家庭的信仰中心,生動地反映出對現世平安順利的渴求。
曾經不再展示 當年的教學模型竟是族群臉譜 今重新亮相
相較於神聖性,牆的另一邊展示著作工細膩、栩栩如生有如「公仔」般精巧可愛的模型。這可不是為了賺外快製作的小玩偶,而是日治時期專門賣給小學生、教導孩子們觀看各式人種的人偶。李子寧說,當時作為「科學教具」的教學模型,卻是反映帝國主義眼中族群面譜。
戰後,這類帶有帝國殖民色彩的模型逐漸因為內容敏感而不再展出。他強調,重新展出這批族群人偶,並非將之當作「科普教具」來呈現人種的分類,而是以此反思國家機器如何透過形象化的他者以建構一種社會(人群)分類,並且區隔他者與我,這種危險與盲點。
台博館透過百年蒐藏來陳述關於台灣與台灣人的故事,透過這場視覺禮讚,或能想想島嶼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存共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