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台灣島 台博常設展跨學界藝術團隊 獨特展品帶出與自然共生最深期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你所不知的台灣島 台博常設展跨學界藝術團隊 獨特展品帶出與自然共生最深期許

台博館《博物台灣》常設展——自然台灣篇

2021年04月28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數百萬年前,台灣這塊土地上逐漸形成,那是一個板塊推擠的過程,海平面受溫度擺布忽高忽低的歲月,來自四面八方播遷的生命,好不容易適應下來,又因種種變化,再度踏上旅途,那來不及遷移的,就埋骨於此,等待後人探索其中的秘密。

文化部台灣博物館「博物台灣」常設展中,「自然台灣」試著梳理亙古至今,島嶼地貌的變化;並與台大教授陳文山研究團隊合作,首度以影片、3D立體效果,從1億8000萬年前開始,不同版塊角力推擠、地質錯動下,形成一塊又一塊分散的島嶼,最終逐漸靠攏聚集形成了「台灣」,讓人驚喜於這塊島嶼的奇妙際遇。


以台灣特殊岩石排列螺旋狀,生硬的地質變美了。圖片來源:台博館提供。

首部影片模擬台灣島形成 古生物證明環境變遷

「台灣是相對年輕的地質,地震多、不斷變動中,就像座『造山實驗室』。」台博館研究組副研究員許毓純說,這麼獨特的地景,使得台灣成為全球地質學的學習場域。

「自然台灣」由此為起點,展開一段學習之旅。展廳門口,台灣梅花鹿立柱與「浮生台灣」入口的百步蛇祖靈意象相呼應。踏入展廳眼前是一座大型動物的復原模型,讓人產生恐龍的錯覺,實際上是依據出土於澎湖海底的化石骨骸重建的早坂犀模型。


早坂犀重現模型。圖片來源:台博館

在早坂犀重建模型旁,將出土於左鎮及澎湖海溝的化石依序排列,一邊猜想著這些骸骨生前的模樣,一邊想像著過去台灣環境的變化,是否曾如非洲乾燥的草原吸引一群賴以生存的生物,又隨著冰期結束、海水上升、環境驟變等因素,來不及遷徙的物種隨之滅絕?如今,台灣島嶼豐富景觀,短短兩三個小時,就可從海岸生態沿途爬升到森林生態系。

如果苦於無法說清楚台灣的形成,應能透過觀看展場的3D動畫得到解答。影片不但說明台灣的形成,並且預測台灣地形的未來,讓人大呼過癮。

生態走讀認識台灣原生種 以及漂泊來台落地生根的外來種

提到台灣的物種多樣性,一直為國人津津樂道,但這只是生物多樣性意涵中的一小部分。許毓純說,「生態走讀」從台灣物種到生態系為主題,展出館藏的動物標本;植物標本方面,則由台博館與台師大生科系教授王震哲研究團隊,兵分多路進行採集,讓無論是陸地或海域的各種生態系成員,一一歸隊排列於櫥窗中。

「生態系除了是對一處特定的環境、所蘊含的生物與其間交換作用的統稱,也是一種認識台灣的視角。」展館如此詮釋著。請想像從位處高山的森林,沿著河川蜿蜒至河口,一路上容有湖泊、溪流、濕地,以及隨著海拔下降到中高海拔、淺山地帶,最後到達環繞台灣的海洋,即使是都市,不同生物總能在這過程找到適合生存之處,或最終適應不了導致滅絕。


生態走讀展示了台灣豐富的生態系。圖片來源:台博館

此外,「生態走讀」也讓觀展者從名字中尋找台灣。每個物種都有一個有效學名,走到哪裡都通用,在學名中更解答了身世之謎。許毓純指著香楠種小名的「zuihoensis」、內苳子「akoensis」、龜山壁虎「guishanicus」,記錄的採集地名,一開始令人摸不著頭緒,若是著以台語發音,秒懂香楠是依據採集自瑞芳的標本命名,而內苳子、龜山壁虎,各採集自阿猴(屏東舊名)與龜山島。

另有一群從原生地一路漂泊到台灣落腳的外來種,也出現在展廳中,並標註著「外」字。例如,曾是台中市樹的黑板樹,種子飛到野外也冒出小苗;人類帶到野外亂丟果實長出來的龍眼,到處都是的小花蔓澤蘭、大花咸豐草,就在我們都市、野外中落地生根,一部分又因影響了原生植物或公共利益,而稱為外來入侵種。

三面以台灣蕨類多樣性為主題的櫥窗,兼容科學與藝術美不勝收,令人驚艷。許毓純解釋,台灣蕨類約800多種,此次展示則選擇來自低海拔到高山、不同葉形和類群的蕨類,約23種,以樹脂包埋方式展示。將裝置美學考慮在展示中是新的嘗試,保存期限仍需觀測,未來也可能替換。


蕨類櫥窗兼具科學與藝術,美不勝收。圖片來源:台博館

土地因人類需要而改變 那些都更後入住的生物們

此外,人類為了生存所需開疆闢土,剷除了自然生態,改以水泥建築;但當這些物理環境逐漸穩定或形成獨特的節奏,吸引生物再度光臨。適應下來的居民,讓都市增添了物種豐富度。在這過程中,我們該如何與生物共生呢?即使是水泥建築林立的台北市,稍微潮濕一點的小水溝,就可找到鐵線蕨的蹤跡;但太靠近人們的台灣獼猴,卻因此斷了前臂、喪了命。

城市的自然與不自然訴說著這些故事,也問了一個問題:能否留一些空間給和我們一起生活的生物?

無疑地,時至今日,人們與萬物的生命仍由大地供養。「變動續曲」中,有著人類耕種生產的腳步與節奏,還有萬物受到吸引前來共食的聲響,只是過程中,為了增加生產、降低農損的做法,也造成生物或多或少的殞落。

展廳中,以櫥窗展示作物與環境、生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友善生產的可能。例如與老鷹共生的紅豆產製,減少混獲的友善漁法;而大眾化的口味,也使得原生物種可能消失隱遁,形成變動下的妥協平衡。

打開博物館透透氣 和黑熊雲豹觀看家園

有別於過去展覽,完全密閉、自成一格的設計概念,展廳其中一個特色是保留建築風貌,並仿效古典傳統、舊時代博物館元素,於露出的窗子加上窗花設計,讓窗外變化多端的大自然成為展示的一部分。自然廳的窗花選擇台灣百合,人文廳則為百步蛇。

當你抬頭仰望展廳時,是藝術家陳凱智先生,以木雕創作一粒粒有如花生殼的樣子,這是雨滴落下的真實模樣,或是蝴蝶的視角綜觀全場;或將耳朵緊貼著聲景牆,聽森林與海洋唱歌;當你需要坐下來喘口氣、盡情回味時,請跟著藝術家蒲浩明創作的台灣黑熊及雲豹銅雕,一起端坐、觀看我們的家園,想想牠們的現況以及我們的未來。


藝術家蒲浩明創作的台灣黑熊及雲豹銅雕。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提供


兩展廳保留台博館建築,並以典雅的窗花點綴,成為展覽的另一特色。圖為自然台灣的百合花造型窗花。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博物台灣」常設展結合了文化台灣與自然台灣,這兩者關係緊密,「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卻常被分開討論。台灣博物館長洪世佑在博物台灣書序中寫到,不同族群在自然環境中建設家園,人類所建立的文化同時影響了環境生態、甚至造成危機;此展旨在鼓勵大眾反思人類文化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之際,也期待善盡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責任義務。

唯有如此,才能讓台灣生物文化多樣性持續成為特色吧!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