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0年曬鹽史 志工守護布袋濕地 邁向下一個「白金歲月」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走過200年曬鹽史 志工守護布袋濕地 邁向下一個「白金歲月」

2021年05月0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梅舒嘉義報導

睽違三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的蔡福昌,攜手32位志工,深入走訪嘉義布袋,親手植下50多棵樹苗,為留候鳥營造濕地林帶。


嘉義布袋濕地白水湖壽島。攝影:黃梅舒

鹽有「化學工業之母」之稱,其發展脈絡與台灣的歷史緊緊綁在一塊兒。蔡福昌表示,布袋鹽田、道路和鐵軌的昔日風光,在產業結構變遷、地層下陷、沿海內海化的衝擊之下,被海水淹沒。放眼望去,鹽田中僅剩寥寥無幾的蚵棚隨著漲退潮,在海面上載浮載沉。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中巴士駛過的「白水湖壽島」,正是嘉義布袋長期受地層下陷侵襲後的模樣。

蔡福昌解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布袋海岸地景有了極大的改變,侵淤的情況從淤積轉為侵蝕,除了海岸線不斷後退之外,沙洲亦逐漸消蝕。蔡福昌指著 400 年前荷蘭人來台所繪的布袋沿岸圖說道,「布袋的海岸已經快要回到 400 年前的模樣,海岸線可能甚至還要更後退。」

一提到地層下陷,多數人可能直接聯想到超抽地下水。但其實,除了人為開發之外,海平面上升的自然因素也是導致外傘頂洲消失,海水不斷往內陸侵蝕的原因。布袋市區的堤防不斷加高,地層下陷帶也不斷的向內陸推移。

志工一邊光腳走在被海水淹過的馬路上,一邊聆聽布袋沿岸的過往變遷。受到近期旱災的影響,蔡福昌老師也說,鹽田旁用來調節洪水的滯洪池,目前是枯竭缺水的狀態。

任教於嘉義大學的吳淑美教授表示,過往曾帶著學生前來布袋進行生態工作假期,對於過去及現在布袋極大的地景變化格外有感。


嘉義布袋白水湖壽島。攝影:黃梅舒

來到「白水蚵學家」,在地養蚵人家青蚵嫂解釋,生長於鹽淡交會水域的蚵,對於水域環境極為敏感。若雨季帶來過多雨水,蚵的生存可能受到威脅;若是無雨,蚵反而瘦小。

為了進一步瞭解蚵農的作業,志工分成三組當起「一日蚵農」,體驗「蚵殼穿孔」、「綁蚵殼」、「開蚵殼」。過程中,「開蚵殼」尤其不容易,需使用蚵刀,在幾乎是毫無縫隙的蚵殼上撬開一個洞,將蚵仔自蚵殼上移除。有時,好不容易撬開了,裡面的蚵卻是那麼小;一個蚵殼串上,可能住著不只一粒蚵,同樣大家都是鄰居,有的蚵搶到了較多的養分,長的較肥美;搶輸養分的蚵,則相對瘦弱。


志工體驗「蚵殼穿孔」、「綁蚵殼」、「開蚵殼」。攝影:黃梅舒

布袋鹽場自1984年開始實行「機械化」曬鹽,昔日鹽工挑鹽的景象已走入歷史。在產業結構變遷、青壯人持續外流,加上近海漁業枯竭、養殖漁業遭遇瓶頸的衝擊之下,2001年布袋鹽場宣布關廠,結束218年曬鹽史。

鹽場荒廢後,經過多年雨水沖蝕淡化,大面積的鹽灘地,也成為許多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地、法定保育動物的覓食區,以及後鳥遷移的中繼站。2007年布袋濕地也為內政部營建署評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豐富的濕地景觀,也為布袋濕地重新創造了白金歲月。

也因此,濕地的棲地保護更加重要。步道旁的濕地林帶營造除能增加過渡帶、保護鳥類不受驚嚇外,同時也使得民眾於布袋生態園區中散步時,降低驚動鳥類,又能近距離觀察。蔡福昌說,「希望布袋生態園區能夠同時保有園區以及荒野的模樣。」

為了維護濕地,志工將進行林帶營造,該活動共分為三組進行,部分志工協助鏟土,部分則協助在挖好的洞裡鋪上蚵殼,或為樹苗綁上固定的麻繩。

下午的餘暉在志工的臉上閃呀閃,就像是照著夥伴們對於樹苗的期待,志工李森永表示,「希望明年還有機會能夠來看看今年種下的樹苗。」


進行濕地林帶營造,不僅能保護鳥類不受驚嚇,民眾於布袋生態園區中散步時,也能近距離觀察鳥類。
攝影:黃梅舒

在種植過程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鹽份極高的土地中,蚵殼能夠作為天然的資材,中和土壤的酸鹼度。生長於嘉義的邱麟雅表示,「上午看過的蚵殼,下午竟然可以做為植樹的材料之一,這樣的循環再利用,就好像每樣東西到生命週期的最後,都還能有再利用的價值。」志工齊心協力,只花上原定2小時一半的時間,就完成50棵樹苗的種植。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趙丰認為,「能夠看到有許多年輕人,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與幹勁,是活動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儘管每位志工的背景迥異,但對於生長的土地都保持著一顆熾熱的心。當志工們種下了樹苗,也象徵著他們種下了對環境守護的想望。期許每位志工能夠持續將這股熱情,化作主動探索土地、文化、人與人間連結度的初心。


志工生態工作假期合影。攝影:黃梅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