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仁/本土疫情升溫,原民部落安全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林益仁/本土疫情升溫,原民部落安全嗎?

2021年05月17日
文: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

原民部落安全嗎?

上週。疫情轉嚴,這個問題就一直在我的心頭打轉。

首先,是我必須跟整個5月要上山到尖石部落走讀的學生溝通,在政府與學校規定與我們生態課程中關於韌性機制的認識之間來回辯證討論。我認為其實目前我們去的部落,並非一般觀光的部落,且走讀的路線多在人煙稀少,空曠的農地之中,論及風險,其實遠較於在都市生活來得低很多。

但在旅行當中學生將會接觸到其他同學,且是在密閉的遊覽車之中,這個風險是相對高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進入部落,反而是帶進病毒傳染風險的媒介,這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倫理考量是相當值得提出的考量。幾經考量,我們終究取消了上山的行程,改由我與少數助理上山拍攝上課內容作為線上上課的材料。

我們約了小米媽媽Pagung與傻瓜農夫夏禾,錄製了不少在小米田與部落地景的走讀影片。同時,我有機會第一手了解部落對於這次疫情趨嚴的反應與態度。

新竹縣尖石鄉田埔部落一處小米田。林益仁提供

司馬庫斯率先停止觀光的所有接待活動,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作法。這應該也是一個共同組織集體意志展現的結果。在我們的行程中,還是可以看到不少觀光客,持續地進入部落,相較於台北的信義區,上週六(15日)在山上的觀光景點似乎還是熱鬧不少。這些都是風險,我聽到部落不少的人有蠻高的憂心。

但除了外來的觀光客,部落真的就沒有其他值得擔心的風險嗎?

這天晚上,我們在Pagung的家中用晚餐,席間就有一些討論。除了我與助教之外,家人還有幾位是從平地上山的,幾乎佔了1/3。包括pagung在內,都必須奔波在山上與都市之間。

其實,這個現象已經普遍地存在於各個部落之中,許多青壯輩的部落族人週間是在都市上班,只有週末會回到部落,這樣的流動在疫情期間確實已是可能的風險來源。部落不再是封閉的地方,這是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現實,不只是觀光客等外人,就連族人都在此風險流動的過程中。

還有,就我所知,部落中亦有不少外籍勞工,甚至有不具合法身份的外籍勞工,透過秘密的仲介系統進入部落。部落真的安全嗎?本來我以為是的。但是,這幾天的觀察與沈思,我覺得事實並非如此。

在一個快速流動的社會中,我們不宜以地點偏遠與否,或是族群的區別就輕易地判斷疫情傳播的狀況,反而每個人所應具備的敏感度與警戒心,以及為他人著想的同理心成為度過難關的重要關鍵。

我在週六一大早出發上山,在途中才知道疫情轉趨嚴重,其實我也與助教討論,是否就應轉頭下山避免大家困擾。後來又幾經討論,才又決定謹慎前行。昨晚,下山後我們就分別儘速回家,繼續我們的防疫生活,看來這樣的操練必須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