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呵護自然 你我有份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2021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呵護自然 你我有份

2021年05月21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5月22日為一年一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2021)年的年度主題為「呵護自然・你我有份」(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 for Nature)。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表示,此一主張延續了去年主題「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的大趨勢,提醒我們生物多樣性是面對各種永續發展挑戰時的解答,從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到氣候、健康問題、糧食和水的安全,以及永續生計等,生物多樣性是我們重建美好未來的基礎。


2021國際生物多樣性日LOGO。圖片來源:CBD

自2020年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危機仍未解除,各國慶祝生物多樣性日的活動,也依舊採線上方式進行。CBD呼籲全球組織和個人透過網路影片或訊息串連發聲,發表自己願意作為呵護自然的一份子,讓「為自然」(#ForNature)成為網路上的熱門關鍵字。

COP15大會10月在中國舉辦  生物多樣性新框架將實施

今年10月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將在中國雲南的昆明舉辦,會議重點是後2020的新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進行討論並實施。CBD秘書處指出,在522生物多樣性日這天,需要更多人站出來發聲,強調必須要有立即且強有力的框架,以減緩和反轉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流失。這也就是今年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保護自然的一份子。

「今日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遭受史無前例的流失,有100萬種動植物正面臨滅絕,地球資源已被人類透支利用超過一半以上。」CBD秘書長馬芮瑪(Elizabeth Maruma Mrema)說,COVID-19疫情嚴正地告訴我們,健康的大自然對人類福祉和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改變與自然間的關係。

「新的框架勢在必行。」馬芮瑪呼籲各國領袖和民間組織為新的生物多樣性框架發聲,她說,我們必須支持關鍵性的轉變,並且改變企業、政府和人們的行為。政府部門必須立刻投入保護生態系、物種和遺傳多樣性,「唯有為自然行動,我們才能建構一個更公平、健康和永續的世界。」

重新思考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關係

「全球景觀論壇」(Global Landscapes Forum)在線上舉辦「全球生物多樣性節慶」,透過72小時不間斷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大眾關注全球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課題。活動內容包括分享地球上奇特而美好的事物、凸顯生活中面臨的挑戰,以及關於生態保育激勵人心的故事。


全球景觀論壇在5月20日至22日舉辦全球生物多樣性慶典。圖片來源:GLF

生物多樣性是什麼?生物多樣性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全球景觀論壇指出,生物多樣性代表著地球上各種生命形式以及與周遭的互動,包括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吃的食物以及所飲用的水,我們賴以維生的一切皆仰賴生物多樣性來供應。因此包含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的多樣性都非常重要。

人們經常只關注物種多樣性的消失,但是遺傳多樣性也同樣重要,因為遺傳基因影響著對環境變遷的調適能力。根據統計,43%的鳥類、哺乳類、兩棲爬蟲類所生存的空間僅占地表面積的2.4%,事實證明,大自然在人類的歷史中已快速流失。

全球景觀論壇提出了五種個人可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所採取的行動,例如吃有機的食物,保護永續健康的土壤、生態系和人類的糧食生產系統;歡迎當地物種到訪家中,可為牠們打造人工蜂巢或鳥巢,以及增加地表植物多樣性,讓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菌類更豐富;吃當地、永續的水產海鮮;避免使用毒害授粉昆蟲的殺蟲劑和化學藥劑;鼓勵地方機關增加生態友善的綠地空間、改善都市的生物多樣性等。


打造人工蜂巢提供昆蟲、獨居蜂入住,提供生物多樣性的自然環境。李育琴 攝

為自然行動  建構自然增值的世界

在COP15前,由IUCN世界保護區委員會後愛知目標工作小組主席洛克(Harvey Locke)領銜,與多位保育和商業組織代表共同發表了一篇最新報告,呼籲國際領袖必須即刻為自然而行動,建構「自然增值」(Nature Positive)的世界。

他們在報告中指出,世界正面臨生物多樣性流失、氣候變遷和人類發展不均的危機,這些課題是相互關聯的。後兩項課題目前有《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明確簡潔的目標宣示,但對於涉及自然界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全球協定,卻付之闕如。

因此,他們主張應提出簡潔有力的目標:「自然增值的全球自然目標」(Nature-Positive Global Goal for Nature),以及擬定三個可衡量的時間點與具體目標:2020年開始實現自然淨零損失,2030年前達到自然淨正值,以及2050年之前全面恢復生物多樣性。


自然增值的全球自然目標。圖片來源:IUCN WCPA

他們強調,自然增值的目標應與永續發展及氣候目標結合,整合出一個追求整體公平、自然增值和碳中和的全球協議。透過整體目標,人們才會了解,沒有任何一個目標可以單獨實現,期許能更專注於促使各目標合作並進。這項倡議,希望在今年的COP15中獲得支持。

愛知目標第11項達成  全球保護區面積擴增

在生物多樣性日之前,全球保護區網站(Protected Planet)也提出了最新的2020報告,指出愛知目標第11項關於全球保護區面積的目標已達成。愛知目標第11項為:「在2020年以前,至少保護17%的陸地和內陸水域,以及10%的海岸和海洋區域,尤其是攸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服務的區域。」

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全球增加了近2100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比俄羅斯聯邦的陸地面積還要大,在各國政府和各個利害關係人的努力下,每個月都有新增的保護區。該報告強調,未來必須專注於提升既有及新增保護區的品質,才能使自然和人類共同受益。

以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因應氣候變遷的熱浪與乾旱

對於今年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再次強調以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的重要性,如何藉由自然來保護我們,以抵擋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

熱浪、乾旱、海平面上升等逐漸成為日常,UNEP強調,我們必須採取自然的作法,來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面對熱浪,不斷增加使用石化燃料發電來供應居家冷氣,只會讓氣候變得更加嚴峻,事實上答案就在自然,把大自然帶到城市裡,綠色植物、生態水池都可讓城市降溫,這是以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作法,不僅便宜又有效。

科學家預估,氣候變遷造成的乾旱將越來越嚴重,對於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影響深遠,然而樹木和濕地事實上是保存水資源的海綿,一旦將樹木砍除、濕地填平,水只能從地表流失,地下水也會變得乾涸。因此保護樹木、自然濕地,除了具有保育效益,同時也可幫助我們預測水資源的供應量。


濕地可調適氣候變遷,幫助預測水資源。李育琴 攝

UNEP強調,基於生態系的調適作法,是藉由復育生態系來調適氣候變遷,不只能保護大自然,也同時保護人類。雖然現今許多新聞報導了關於氣候變遷的壞消息,例如雨林砍伐、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但以生態系為基礎的調適所談的是,我們將如何藉此而獲益,而非災害損失,自然與人之間,並非兩者擇一,而是互益共生。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