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節慶中可以有暗嗎?——台灣燈節與光環境的反思 | 環境資訊中心
暗空之眼

光節慶中可以有暗嗎?——台灣燈節與光環境的反思

2021年06月01日
文:林學敏

多元的光節慶不斷擴張

每年自農曆除夕到正月十五之間,台灣各地皆展現著一股熱鬧歡愉的節慶氣氛。燈節從各地方政府輪流舉辦的「台灣燈會」,到各縣市政府自行舉辦的「地方燈會」,例如台北燈節、台南月津港燈節、南投燈會;再到以小區域特色為主的響應或傳統活動,像是內湖樂活夜櫻季、七堵煙火嘉年華、平溪天燈;以及近年來加入藝術策展手法的展覽型燈節,例如寶藏巖光節、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龍崎空山祭等。

「光節慶」在呈現手法上越趨多元,除了造型花燈,也加入了當代藝術探討「光」、「影」、「環境」、「感官」本質的實驗作品。


寶藏巖光節。圖片來源:Lee Chien Wei (CC BY-NC-ND 2.0)

事實上,節慶活動是暗空運動的例外。暗空運動關注不當照明所產生的光污染,以長期環境關懷及社群共同參與為前提,提倡「有意識且明智的消費照明」。

然而,慶典事件正因其公共性質而不斷擴張,我們不能輕易忽略。人類需要光線來認知外在物體的形制和物我空間,大量的光源以此為需求,被長期或短期加以建置,而光源對生活的侵擾,往往是在設備建置後才被察覺。因此,從源頭以預防性思維來進行節慶規劃,應成為執行單位整體考量的要素之一。

光環境與藝術創作的當代並行

有「光的頑童」之稱的國際照明設計大師周鍊曾指出「光環境設計」與「燈光設計」及「照明設計」的不同。不同於後兩者僅考量感受及功能,他認為「光環境設計」是以光與整體人居環境為前提,同時將人文與文明置入的設計。

而自杜象將小便斗視為噴泉開始,當代藝術創作逐漸擴張並探究人類感官跟認知的界線,創作者在不斷實驗中抹除並重構既有的認知,挑戰並反轉觀者的觀念,創作媒材上也不斷測試科技現成物的可能性——從有形的媒材、無形的觀念、複合式裝置、行為表演,到數位科技的應用及探討物質、光線、聲音、肢體、程式編碼、互動體驗、參與式設計等等百花齊放創作手法,皆以人的感官及本質出發,思考人類與外在環境的關係,並加入歷史文本的片段和縱軸。可以說,當代的設計或藝術創作,皆有著華格納式「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1]脫離第四面牆、光線主導的視覺世界,並且具有抹除疆界、人之整體與生活同質的特性。

就整體性的觀點來探究,燈會(或光節慶)的起源時常是民俗、歷史、宗教或遊憩,將光視為神性、進步、文明或奢侈的娛樂活動,也因為夜晚及黑暗限制了生活機能及生存空間,人類因此崇尚光明帶來的安全感。


2012 莫斯科光節。圖片來源:Pavel Kazachkov(CC BY 2.0)

然而,技術及文明發達的現代,過去對暗的歷史陰影也已被照明機制所打破,「點燈」與「暗寂」應該擺脫現代主義單一思潮爭奪主流的思維,而是如同重視單一個人特質的現代社會,彼此包容而且並存。 

光節慶中可以有暗嗎?

在各縣市政府及文化機構大力的以「光」為元素舉辦節慶的現在,我們的燈節似乎只朝向「精緻」的燈光技術整合、視覺設計發展。其本質依然是「光的崇拜」,如果無法跳出這個框架,再多的視覺設計,也只是更精緻更有美感的「福祿猴」[2]而已。在藝術生產能量追不上光節舉辦速度的當下,若不拓展對「光」的想像,只會讓光節成為藝術品年度巡迴的場所罷了!


2016年台北燈節大紅的「福祿猴」。圖片來源:中岑范姜(CC BY-SA 2.0)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接受各種「可能性」發生在光節慶活動中?除了以光為主的裝置設計,伴隨著光而來的影、無光時所有的暗、具體的、明滅的、喧囂的、寧靜的、視覺以外的、在暗中才能覺察的⋯⋯。這些科技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使我們得以用更全面的角度來體察光照和點燈帶來的意義,探查可見光以外的世界。

若從暗空運動及天文物理角度切入,肉眼可見光頻譜僅占所有波長之極少部分。然而人類看不見的頻譜並非無法「看見」,許多非人類的群體(如:動物、植物、機械等)具有感知及觀測它們的條件。「光節中的暗」是一種「非人中心」的可能性想像,代表了重新認識因視覺而被忽略的世界觀:我們需要燈光煙火秀帶來的歡快,同樣也需要黑暗帶來的寧靜。


肉眼可見的光頻譜僅占所有波長之極少部分。圖片來源:NASA's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CC BY 2.0)

暗空運動期待各種可能性發生在光中,也期待暗能帶來更多省思而非恐懼。人類正因為會思考及反省才得以被稱為人,那麼我們也可以期待更多元的思維呈現在光節慶中。希望這些尊重周遭、友善世界,「利他,而得以利己」的態度,能夠讓一時的燈火成為永續的希望。

註解

[1]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由19世紀德國作曲家、劇作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於〈未來的藝術作品〉一文提出的美學概念,他認為單一形式、媒材的藝術形式是受侷限的,未來的作品將是復合的型態。總體藝術的概念在20世紀開始被應用在建築、工藝、電影及當代藝術等領域中,現今台灣藝術界的「跨領域藝術」(跨媒材、跨學門、跨觀念等)則是總體藝術於當代的一種演變型態。

[2]福祿猴為2016台北燈節主燈,使用弧面及葫蘆形狀的燈體,是非常高難度的對位投影設計。美感與否不予評論。

參考資料

  1. 周鍊,〈與光共存 光環境整體規劃〉,《建築師雜誌社》,2020.9。台北: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雜誌社。
  2. Richard Wagner, 1849, The Artwork of the Future.
  3. The Artwork of the Future

作者介紹

林學敏/藝術行政、自由接案工作者。2014年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碩士班。2014~2019年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展覽組專案助理。專長為行政統籌、資訊設備整合等。正在斜槓裁縫事業,討論服裝、心理、女性及自我的意識,關心光害、環保、女性議題及藝術環境發展。

作者

台灣暗空協會 TDA

「始於星空,直面光害」。台灣暗空組織將致力於推動光害防治及暗夜保護的立法,終止以節能為名推動藍光LED的政策,讓低色溫的光源普及。並向全台灣推廣並傳達節能與暗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