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趕進度 環委卸任前單週連開三場環評大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評趕進度 環委卸任前單週連開三場環評大會

2021年07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環評委員任期將於月底屆滿交接,環保署以往約每兩週舉行一次環評大會,但本週卻罕見連續安排三場環評大會,審議包含高雄市捷運黃線、興達電廠更新改建等六起環評案,再加上台積電的竹科寶山用地擴建案、台北捷運東環線等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本週將馬拉松式審議11個環評案,皆採線上會議模式。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劉宗勇解釋,由於疫情影響,環評中斷一個月,環評委員們也有共識,希望在交接前能把完成小組初審的案子處理完,因此才密集排審。

6月30日環評大會上,環保署署長張子敬說明,希望環委卸任前完成部分案子的審查。擷取自直播畫面

受到疫情影響,環評停擺一個月後改採線上舉行,卻招致不少批評。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直播

疫情造成環評會議延宕  環委交接前趕進度  

受到疫情影響,環評會議從5月17日起停辦,6月17日開始改採線上會議進行,但線上會議經常出現與會者連線中斷、民眾旁聽訊號不佳等問題。時代力量三位立委日前就舉行記者會,批評環保署線上環評侵害民眾權益,應暫停審議重大開發案。

環團出身的立委陳椒華表示,環評審查關係到龐大開發和環境影響,過去就算是實體環評,也常有公民無法充分表達意見的問題,線上環評不僅缺乏法源,更可能因為設備技術以及資訊落差,難以完整納入民眾的意見,要求環保署應暫緩審議有重大影響的開發案。

立委賴香伶也批評,線上會議缺乏法源,導致各部會標準不一、各行其是。他說,環保署使用的軟體過於老舊,都即將停止服務,多場會議都因軟體問題出現無法發言等狀況,許多對數位軟體操作不熟悉的民眾,也難以參與線上會議,侵害民眾權益。

「環保署一意孤行舉辦多場環評,是否要趕在環委交接前通過?」賴香伶呼籲,行政院應要求各部會提出線上會議的法源,與相關配套後再召開會議。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與賴香伶等人於8日透過線上記者會批評環保署線上會議侵害民眾參與的權益。擷取自直播畫面

賴香伶與陳椒華透過線上記者會,批評環保署線上環評侵害民眾參與權益。擷取自直播畫面

不過,環保署說明,線上會議的軟體問題都已修正,民眾若無法操作視訊功能,環保署也會主動以電話call out給民眾表達意見,因此相關會議仍持續辦理。不僅如此,本週環保署更連續舉行三場環評大會,以及5場專案小組初審,共計審議11個開發案。

線上會議惹議  環保署:三級警戒解除後恢復實體會議

現行的環保署環評制度,每個開發案送入環評後,會先進行多次的專案小組初審,獲初步結論後,再送入環評大會審查。依照往例約每兩週才舉行一次環評大會,每次會一併審議多個開發案,一週密集進行3場線上環評大會實屬罕見。

本週三(14日)當日就舉行兩場環評大會,上午審查新北市「淡江大橋增設匝道」、高雄市「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的環差分析報告;下午再審「曾文水庫風景特定區整體開發變更內容對照表」與「高雄捷運系統黃線的建設計畫」,一天有4案闖關。

本週五(16日)再開一次環評大會,審查「台66線觀音-大溪線路口高架化」、「台中北部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第二期變更」2個環差分析報告。也是環保署第400次環評大會。

此外,本週還會進行台積電的「竹科寶山用地擴建計畫」、「彰濱工業區資源化處理中心BOT案」,以及「台東都蘭灣黃金海休閒渡假村開發計畫」等5案的專案小組初審會議。

本週環保署將連續審查11個環評案。資料來源:環保署。整理:孫文臨

本週環保署將連續審查11個環評案。資料來源:環保署。整理:孫文臨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劉宗勇說,上一次(6月30日)環評大會時,有跟環評委員達成共識,希望將小組初審已達成結論,或已開過很多次初審的環評案,在7月底前本屆委員卸任前處理完成。他解釋,歷屆交接都會有類似的情況,但是今年因為碰上疫情,環評會議中斷一個月,因此會議才會安排的較為密集。

環保署署長張子敬在6月30日環評大會上表示,如有環評案已大致歸納意見,但環委卸任前未能處理完,交接後開發單位可能要等重新再來,這樣環評的效率不好。因此向環委徵詢意見,「是否容許環保署多安排會議,讓部分開發案能處理好或初審告一段落,但若該案的意見很分歧,也只能留到下一屆。」當時線上與會環委皆無提出反對意見。

至於恢復實體會議的時間,劉宗勇也說,原則上指揮中心解除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就會恢復實體會議,也會汲取線上會議的工作經驗,正在評估解封後改採「實體與線上並存」,若民眾想要線上參加,也可以遠端連線表達意見,免去舟車勞頓。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