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是台灣登山界公認的登山好手,而花蓮縣卓溪鄉的布農族人,更曾是活躍在中央山脈以東,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主人。1930年代,日本政府有計畫的將他們集團移住平地,至今將近百年、耆老逐漸凋零,他們該如何找回在山上的文化?
2019至2020年間,花蓮縣文化局舉辦高山嚮導培訓課程,希望將卓溪布農族人,優異的山野知識與布農文化,轉換成高山嚮導的能力,回到自己的傳統領域工作。但這一切,與布農族找回自己的文化,有什麼關係呢?
花蓮縣文化局科員陳孟莉受訪時說明:「我們訪談卓溪鄉布農族人,發現說,大家移住已經80年了,所以對拉庫拉庫溪這個傳統的祖居地,歷史記憶很淡薄,老人家也都已經過世。針對這個困境,曾經請教過20年前,對整條流域做過普查的林一宏先生,他跟我說沒有關係,就是多鼓勵年輕人回到祖居地,去建立身體經驗,去感受百年前的老人家,是怎麼樣安居立業。」
移居平地的布農族人首先得面對的,是居住與生活環境都已不在山上,現今拉庫拉庫溪流域被劃入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使得過去能在傳統領域自由採集、狩獵的活動大幅降低,有山上生活經驗的老人逐漸凋零;因此,找到一個能不斷回到山上的工作,並且連結回百年前生活情境,便是這個計畫的目標。
2020年7月,經過一年的嚮導培訓,他們規劃了沿著八通關古道,從南投東埔到花蓮玉里的驗收課程。這條路線是日本時期為了壓制布農族人抗日,所開闢的警備道路。當時沿線經過許多布農族舊社,並設有駐在所,到大分時更有東段首都之稱,有彈藥庫、酒保、養蠶指導所、武德殿等等,展現了日本人的壓制決心。為了能讓參與的布農學員,有更好的歷史連結,他們也聘請了東埔的高山嚮導伍思聰與古道專家徐如林,做隨團的導師。
徐如林與丈夫楊南郡,是台灣古道探勘先驅,最為著名的,便是確認了日本時期的八通關越警備道路,並非是建立在清朝吳光亮所開闢的理番中路上,而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線。兩條道路在到達大水窟前,時而交錯、時而平行,到了拉庫拉庫溪流域時,則分別開在北岸與南岸行走,這南北兩岸正好都是卓溪布農族人最重要的傳統領域。
由於徐如林夫婦在調查古道時,訪問了許多布農耆老,因此得知布農族曾有過英勇抗日的歷史,由於當時日本官方刻意低調報導,使得這個與霧社事件並列為日本三大理番事件的大分事件,並沒有太多人知道。有這樣的時空機緣,徐如林在這趟旅程中,帶給卓溪布農族人,在地理與布農族歷史的碰撞與牽引,就讓人非常期待。
這樣的碰撞或許並非偶然。從徐如林調查古道開始,就經常得聘請當地原住民做嚮導,如調查古道西段時的伍萬生、伍明春;調查古道東段時的林淵源,他們與布農族人成為真摯的朋友,也影響族人帶更多年輕人回到山上,就像徐如林曾希望林淵源帶著還是大學生的布農族作家沙力浪上山。
根據沙力浪自述,他是在20年前跟著在玉山國家公園工作的堂哥林淵源上山,開啟了文學與山林書寫的啟蒙。在還沒親自上山了解山與氏族、與自身歷史的關係前,他看每座山,也不過就是延綿不絕的山脈而已。
當時堂哥林淵源就有意識的,藉由各種支援學術調查的工作,將年輕人帶回山上,認識自己的老家,如卓溪登山協會中的會長林志明、林永成、高瑩山等人,至今都是熟悉拉庫拉庫溪流域各種路線的優秀嚮導,沙力浪更從此開啟藉由書寫傳承布農文化的路途。
親自走回山上,感受老人家翻山越嶺的遷移路徑,感受山上不同氏族的往來,了解氏族間抗日的血淚情仇,這些元素藉由族人與徐老師的共同偕行、成為朋友,成就了這趟,找回隱藏在山中布農文化的旅程。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與子偕行】
7/26(一) 22:00首播
7/31(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