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再出現海龜上岸產卵 海管處放置警示防止破壞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東沙島再出現海龜上岸產卵 海管處放置警示防止破壞

2021年09月17日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今(2021)年再度記錄到海龜上岸產卵蹤跡。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今年7月中旬發現海龜上岸爬痕,目前共記錄有2隻海龜、合計約8次上岸爬痕,並發現3個疑似卵窩處。海管處提醒,東沙島上各單位近期應避免驚擾海龜,避免卵窩被破壞。

海管處已在疑似卵窩處上方樹叢,用警示帶標記以避免卵窩被破壞,並架設夜視縮時攝影機,希望今年中秋節期間能拍下新一批孵化的小海龜。


今年7月海龜上岸爬痕。圖片來源:海管處提供


目前警示標記之疑似卵窩處。圖片來源:海管處提供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珊瑚礁生態及海洋生物,有研究資料顯示東沙島早期有海龜上岸產卵。不過海管處表示,在2007年海管處成立之初,雖然在東沙島周遭海域有發現綠蠵龜的蹤跡,但已經許多年沒有上岸的紀錄。

海管處提到,綠蠵龜常產卵於人煙罕至的沙灘上,但當棲息地遭受破壞,會迫使綠蠵龜放棄原棲息地重新尋找新的居所,只有在生態環境改善後才能吸引牠們回來。

不過在2015年5月,海管處終於又發現海龜上岸的爬痕與產卵的沙坑,並於同年7月記錄到1隻小海龜爬出沙坑的畫面。之後一直到2019年6月才再次記錄到綠蠵龜產卵洞,並於同年7月底傍晚爬出7隻剛孵化的小海龜。


2019年7月20日於東沙島剛孵化的小海龜。圖片來源:海管處提供

海管處東沙管理站人員今(2021)年7月進行陸域巡查時,又發現海龜上岸爬痕,目前總共記錄到有2隻海龜合計約8次上岸爬痕紀錄,並發現3個疑似卵窩處。

海管處已通知東沙島各單位避免驚擾海龜,並持續追蹤海龜爬痕記錄,並在疑似卵窩處上方樹叢,用警示帶標記以避免卵窩被破壞,近期也架設了夜視縮時攝影機,希望在中秋節前後能拍到新一批孵化的小海龜。

海管處記錄綠蠵龜爬痕與產卵外,也在東沙設置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裝設海龜專用的2000 公升大海龜收容桶,長期從事海龜的救傷、醫療、收容及野放工作。


2015年7月24日於東沙島拍到稚龜爬出沙坑。圖片來源:海管處提供

除了守護海龜上岸產卵,海管處也呼籲民眾藉由海洋廢棄物的源頭減量,減少海漂垃圾對海洋生物與環境危害。

海管處說,有海軍大氣海洋局作業人員9月13日也在東沙島南方海域,發現1隻遭廢棄漁網纏繞的海龜,將其救回碼頭解除漁網後,由東沙管理站研究人員進行海龜健康檢查,該玳瑁背甲長34.3公分,寬33.3公分,重約3.5公斤,除右側脖子、左前肢及右嘴角有輕微摩擦傷外,健康狀況良好,研判不需救護收容後送回發現地點野放。


遭廢漁網纏繞之玳瑁被野放回發現地。圖片來源:海管處提供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許祖菱

傳播科系畢業後曾任新聞外電編譯、採訪編輯、自由影像工作者,現任職專注綠電與碳權趨勢的國際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