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喝了魚的水 新武呂溪的日本禿頭鯊、大吻鰕虎不見了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誰喝了魚的水 新武呂溪的日本禿頭鯊、大吻鰕虎不見了

2021年10月12日
公視記者 呂培苓 賴冠丞

台東卑南溪的上游,新武呂溪。

台東新武呂溪也就是台東卑南溪的上游,最典型的洄游魚類日本禿頭鯊,現在在這裡卻很難看到牠了,甚至大吻鰕虎和其他迴游性的蝦類,也幾乎都不見了⋯⋯

大大的吻部、眼睛旁邊兩道明顯的條紋,這是大吻鰕虎。

鈍鈍的頭部、身上明顯的斑馬紋,這是日本禿頭鯊。

這兩者都是常見的河海洄游性魚類,但是在台東第一大溪卑南溪上游: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卻是少到幾乎不見蹤影。


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現在很難見到大吻鰕虎和日本禿頭鯊。

台東縣政府在2021年2月完成了「新武呂溪國家級重要級濕地主題性調查監測及部落旅遊生態輔導計畫」,生態研究者李政璋負責溪流裡水族類的調查,「一般正常的溪流,最典型的洄游溪性魚類就是日本禿頭鯊。這個在台東還有西部各大溪流,都算常見物種,在新武呂溪卻是稀有物種。整年調查好像只有兩、三隻;另外一種叫大吻鰕虎,早年報告也都有發現,我們一整年調查下來也是只有兩隻。洄游性的蝦類,也是完全沒調查到。」

為什麼呢?


生態研究者李政璋負責新武呂溪裡水族類的調查。

台東縣海端鄉民代表大會前副主席馬賢德,20年前也曾經參與新武呂溪的魚類資源調查。他小時候,新武呂溪裡的魚類很多,「印象最深刻就是長臂蝦,鰻魚也很多。」馬代表認為,原因有兩個,一個是2009年的八八風災。「以前有很多潭、大石塊,水會在那邊洄流,魚會在那邊棲息,肉眼都看得很清楚。八八之後,河床改變很多,變得平平的,沒能讓魚在這邊遊玩。」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水田開發面積越來越大,所以要引水,幾乎把新武呂溪的水全部引到關山大圳。溪流的結構沒辦法讓魚方便洄游,生態就沒有了。」

新武呂溪的溪水,在台20線跨越河床的初來橋附近,被長長的土堤攔住進入關山圳。之後,一部分的水往南繼續灌溉關山稻田;一部分的水被釋出,再度被土堤導引,進入池上圳的取水口,灌溉池上北邊。所以不下雨的時候,卑南溪河床就會灰撲撲的,很容易有斷流現象。


卑南溪口為了防止風吹砂的水覆蓋工程。

「這個一定會,不用講。因為中間斷水,魚沒有水,就不用講了。」農委會農水署台東管理處長莊進忠說。但是莊處長認為,卑南溪口為了防止風吹砂的水覆蓋工程,才是造成魚不能洄游的主因。

池上南邊缺水


池上南邊萬安、富興,靠海岸山脈下來的河水,集水區小,河流短促,需要打井抽地下水。

卑南溪的洄游魚蝦,先是在河口遇到水覆蓋阻撓,好不容易力爭上游,又會遇到斷流沒水路可走的困境。有沒有可能,關山圳不要取那麼多水?這個問題有點麻煩,因為關山圳取水口沒有閘門控制,為了確保農水供應充足,農水工程都是最大化的提供。池上、關山的花東米,賣得出全台灣最好的米價,禁不起損失,這幾年種稻面積也擴張到土地極限。

「我認為,如果糧食調配夠的話,不應該再擴張,應該要想辦法去種一些比較高經濟的作物。」莊進忠認為,水果經濟效益高,耗水量較低,是可以考慮的選項。做為台東農業用水的負責人,他有一些負擔,因為池上圳引進新武呂溪的水,只提供池上鄉北邊的稻田,而池上鄉的南邊,萬安、富興一帶,吃不到大溪從中央山脈來的水,靠的是海岸山脈下來的河水,然而海岸山脈集水區小,河流短促,還需要打井抽地下水,農水署在這裡有三口公井,還不夠用。


2021年上半年水情嚴峻,5月分莊進忠協調混凝土車運費折價,載水來幫稻田灌溉。

2021年上半年水情嚴峻,5月分莊進忠協調混凝土車運費折價,載水來幫稻田灌溉。池上鄉南邊的萬安,水情不若北邊大坡池一帶充裕,但這裡的米品質很好。在萬安種稻的馬進賢說,不只2021年,「水越來越少大概有五六年了,但還不是那麼嚴重,尤其是這三、四期,水越來越少。一年兩期,就是有兩三年了。」

2021年池上鄉多了很多私井,8月即使颱風和西南氣流帶來雨量,海岸山脈山腳下的水情,也不很寬裕,馬進賢擔心,難道要打更多井?划得來嗎?「假設我有五分地,打一口四、五十萬元,成本效益上,好像划不來。」

夜間,我們跟著萬安的陳菊大姊去田裡攔水。萬安缺水,採排班輪灌。陳大姐站在水池邊,盯著手機,等待數字跳到19:15,早一秒別人生氣,晚一秒自己吃虧。「一分地就灌20幾分鐘而已。我這個放70幾分(鐘)而已,淹不滿,還會被曬掉。跟天賭博也是有啦,希望老天爺會那個啦,跟中樂透一樣。」


萬安缺水,採排班輪灌。陳大姐站在水池邊,等待19:15,早一秒別人生氣,晚一秒自己吃虧。

為了解決池上鄉南邊的缺水問題,農水署計畫以廢棄的養蠶農場,興建蓄水池。「撥用的土地3.7公頃,12萬噸蓄水量,大概可以灌溉88公頃土地。」農水署台東管理處長莊進忠說。

關於蓄水,負責維護林務局名下富興濕地的池上富興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林國欽說,除了雨水,濕地水源靠卑南溪的伏流水補充,湧泉的供給維持了濕地生態,農民不用花大錢打井,只要把田地向下整地兩三公尺深度,很快就會出現一個蓄水池,簡單用抽水機抽水就可以灌溉。林國欽主張,不要把所有的土地拿去植栽利用,保留濕地、水塘,乾旱時就有救命之水。

由於花東米價好,富興濕地一代的土地,也漸漸開發。生態工作者林耿弘以Google Earth擷取多年土地樣貌變化,明顯發現,十年間,雜木林大多開發為稻田。「這幾年池上觀光發展也帶動產業發展, 池上米越賣越好,這幾年很多青年返鄉務農,」林耿弘說。


富興濕地。

水資源有限,稻田需要水可以怎麼辦呢?

另外,新武呂溪的洄游魚類生態,受到很多阻撓,可以怎麼改變?似乎是個很難的工程;不過,台東市南邊的利嘉溪,比較短,也面臨取水造成的斷流現象,但它正在改變。

利嘉溪的改變

它也是土堤引水,「這個人工土堤,主要就是自來水公司跟農田水利署處台東管理處,所建的一個引水工。從這邊引到的水,經過底下的沉沙池,再往台東市,主要提供民生用水。還有就是整個利嘉溪流域的農田灌溉區域。」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長吳昌祐說明。

為了保育河流生態,台東林區管理處從2018年開始,逐步調降11座攔砂壩的高度。以比利良橋附近的五號壩為例,原本砂石會在壩體後面大量堆積,擾亂水流。現在,將壩體打出一個缺口,河道調整成微笑曲線後,河水流量集中。此外,壩體下方會形成深潭,有利生態發展。吳昌祐說,毛蟹、鱸鰻以及鰕虎,「這些數量都漸漸在減少當中,我們警覺到這件事,就是河川到底發生什麼狀況,我們應該要主動去檢視。」


台東林區管理處逐步調降利嘉溪的11座攔砂壩高度。


利嘉溪五號壩壩體打出一個缺口,河道調整成微笑曲線。

利嘉溪還有一個改變就是,農水署將在夜間放水,吳昌祐說,「灌溉用水在夜間比較不是使用高峰,甚至使用量很低。那他們願意在這個時間點透過夜間放流的方式,讓原本取水的量,回到河流。」

夜間放水會影響到白天農水回到灌溉系統的時間。農水單位正在試驗調節的方式和效益。新武呂溪也會有這個機會嗎?

關山圳考慮設水閘門

農水署台東管理處正在考慮,把關山大圳的取水口,往上游移動一點點,並且設置水閘門,「現在完全沒有水門,將來有水門的話,我們會在攔污柵前做一道深槽,然後可以排砂。如果要讓河道有水,就透過排砂道把水門關下來,流一些生態流量出來。」處長莊進忠說。

水利法第十八條規定,用水標的順序是:家用及公共給水、農業用水、水力用水、工業用水、水運、其他用途。台灣的水利法裡面,並沒有生態水權這樣的概念,更不用說「生態基礎流量」這個名詞了。一條河,到底要給多少水以利生態呢?算得出來嗎?

協助林管處進行利嘉溪調查的水域生態研究員宋承恩表示,「生態基流量這個東西,其實在國外有很多量化評估方法,我們也希望可以在計畫範圍裡盡量做出來。」

「我們覺得背景值累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條河川有沒有長期的、穩定的調查頻率,累積基礎的水文資料。這樣對後續要取水、資源利用,才可以做比較精準的資源規劃。」

我們到底有多少水可以用,答案要看老天降多少雨,也看人類願不願意與萬物共好?想辦法讓大家都有水喝。重新計算農業需水量也是個方法。比方說,水田放水,難道不能放個偵測器,水不夠了再來放水嗎?

台東農改場試驗省水的乾濕交替法


乾濕交替實驗法。

在台東農改場,作物改良課正在進行一種省錢又省水的乾濕交替實驗法。只要一段十公分深度的水管,周邊打洞讓水流通進出,花不到五塊錢。作物改良課課長丁文彥說,「大概可以減省三成灌溉用水,用這個當指標的話,灌溉次數也可以節省一半。」操作方法就是在插秧前,將水管埋入,然後按照一般程序淹田。等到水管裡面的水都乾了、見底了,再放水就好。

那麼,這種方法能夠保證產能嗎?農改場試驗了四個常種品種,「高雄139跟台東30號,試驗後發現對產量影響不大;台梗2號大概少個一成左右;台東35號會少比較多,大概二到三成左右。米質來講,四個品種測過碾糙率、碾白率跟食味值,不管是用正常灌水,或乾濕交替灌水,對稻米品質沒有顯著差異。」丁文彥課長說。

富興社區復育菊池氏細鯽


以前池上便當裡面裹粉炸的小魚,叫做菊池氏細鯽。

每天傍晚,林國欽一定要做的工作,是來社區的「便當魚故事館」養魚,以前池上便當裡面裹粉炸的小魚,叫做菊池氏細鯽。

在池上這個閩客阿美族多元族群的地區,小魚有不同的名字,曾經訪問到一位便當店的老闆娘,她應該是閩南族群,她很清楚的,雖然大家都說叫做白魚,她第一眼就說是瘦鯽仔,是以前便當裡面的魚。」林國欽說。


菊池氏細鯽。

林國欽養魚最大的目的,是希望放回濕地與溪流,讓「白魚」或叫做「瘦鯽仔」,再度成為池上風景。不過,農藥與外來種泰國鯉等,常常讓他的野放失敗。還有就是,溪流的整治工程,也讓小魚失去生存環境。 

稻浪與萬物的共好 

或許有一天,菊池氏細鯽不再只是圖片中的記憶。或許有一天,海端馬老先生記憶中的鱸鰻、長臂蝦,會回到新武呂溪。

「鱸鰻跟長臂蝦、過山蝦這類的,攀爬能力是很強沒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陡峭的水泥護岸、河堤,仍然會有鱸鰻、蝦子在爬。但先決條件是,攀爬上去、越過這個障礙之後,另一端就是水。但是牠從卑南溪牠要爬很久很久,爬好幾公里才會遇到初來橋的水。這段距離就算人類開車都很遠了,對生物來說,這幾乎是一座沙漠。」生態研究者李政璋說。


何氏棘䰾。

台東縣政府正在考慮發展新武呂溪生態旅行的可行性。高身鯝魚、何氏棘䰾,這兩種魚都是陸封性的、新武呂溪的原生種族群。有了這些明星魚種,已經足夠發起水域生態旅行,誰還管洄游性的魚蝦,有沒有回來呢?

或許不必。

但是,被喝掉的水、斷流的河床、回不了家的魚蝦,訴說著我們用水的方法,在現今旱澇不均的極端氣候之下,在完整生態鏈的維護前提之下,可以被重新思考。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誰喝了魚的水】

10/11(一) 22:00首播
10/1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