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看點|第五天】第一週尾聲 印尼環境部長批停止毀林承諾「不公平」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COP26看點|第五天】第一週尾聲 印尼環境部長批停止毀林承諾「不公平」

2021年11月06日
整理:鄒敏惠(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編按: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正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編輯室將帶來每日大會重點整理。

11月5日

COP26總共兩週的會議議程,在第五天來到第一週尾聲,但接下來的週末各國代表仍不能休息,還將繼續工作,替第二週良好的開端做準備。

「週五未來日」2.5萬人上街氣候遊行

5日首先登場的是一場大型氣候遊行。由蘇格蘭的「週五未來日」(Fridays for Future Scotland)主辦、訴求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的遊行,上午11點於開爾文格羅夫公園(Kelvingrove park)出發,主辦單位宣布共有2.5萬人參與。童貝里也走在遊行隊伍中,並發表演說表示,COP已經淪為一個公關活動,COP不應該被稱為COP,而是應該被稱作全球北方漂綠盛典(Greenwash Festival)。另一方面,在會場內,COP26官方將這一天定為青年及群眾賦權日(Youth and Public Empowerment Day),與場外參與遊行的個體,性質相當不同。


11月5日上午在格拉斯哥市區舉行的氣候遊行有2.5萬人響應。攝影:張語羚。

美國氣候特使:任務未完,仍須努力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在第五日舉行記者會,向媒體說明COP26大會的第一週進展。其中英國衛報記者提問,大會是否確保世界各國跟隨巴黎協定規範的2°C目標,能夠史上第一次地宣布COP大會的氣候任務圓滿?凱瑞給予相當肯定的回答「沒有」。凱瑞強調,「我只能肯定地說,有很多國家正努力往1.5°C目標前進。過去這些從來沒有預期能在第一週內就完成。」

COP26大會第一週成果 與1.5°C目標還有距離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能源轉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發表初步分析,指出根據COP26大會第一週的談判成果——包含各個國家簽署的諸多承諾與倡議——如果能夠完全落實,將能滿足1.5°C目標之下,全球在2030年前必須減碳幅度的40%。

全球第一起空污死因認定 媽媽代表團向COP26大會請願

「有毒污染正在殺死孩子們。」一支來世界各地的母親與家長團體,由44個國家、將近500個組織成員組成的代表團,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環境、氣候變遷與健康部門主任妮娜(Maria Neira)的陪同下,向大會主席夏瑪(Alok Sharma)遞交聲明信,訴求儘速終止化石燃料產業補貼。代表團主席的9歲女兒因嚴重氣喘過世,而這位英國女童的死亡,也促成全球第一起由法院裁定死因爲空氣污染致死的案例。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還稱此判定是歷史性的一刻。

海洋行動日 漁業管理與珊瑚礁基金獲資金挹注

第五日也是大會設定的海洋行動日(Ocean Action Day)。英國政府為此宣佈挹注700萬歐元給國際基金「Problue Fund」、120萬歐元給全球珊瑚礁基金(Global Coral Reef Fund)等。「Problue」是由挪威政府主導,在世界銀行下與其他八個國家暨組織(加拿大、丹麥、瑞典、冰島、法國、德國、美國及歐盟執委會)共同設立的信託基金,重點為漁業管理、減少海洋污染、維持傳統海洋活動的永續。

印尼環境部長不認帳 稱2030森林宣言不公平

大會第一天,全球就簽訂一項指標性的2030年終止毀林協議,其中也包含印尼在內。印尼環境部長西蒂(Siti Nurbaya Bakar)4日卻稱該「格拉斯哥領袖森林與土地利用宣言」是「不恰當、不公平」(inappropriate and unfair)。他在推特上說,「在2030年強迫達成零毀林,對印尼完全不恰當且不公平。」「在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執政下,國內所有發展計畫都不能被『減少碳排』、『終結森林濫伐』等原因阻礙。」


印尼環境部部長(左)。圖片來源:Klima- og miljødepartementet(CC BY-NC-ND 2.0)

同日,印尼前外交部長馬亨德拉(Mahendra Siregar)向《路透》補充,協議中的「2030年停止並減緩森林損失和土地退化」目標,印尼將其理解為「永續的森林管理」,而非「結束森林濫伐」。

西蒂拋出的驚人之語,也導致包括印尼綠色和平等環團在內,共數百名抗議人士在5日聚集在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街頭表達不滿。

Karwai Tang/ UK Government(CC BY-NC-ND 2.0)
印尼總統佐科威在大會頭兩天參加領袖峰會,簽署格拉斯哥領袖森林與土地利用宣言。圖片來源:Karwai Tang/ UK Government(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