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絕鳥鳴專輯竄升澳洲排行前五 《消失之歌》擠下怪奇比莉等歌壇巨星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瀕絕鳥鳴專輯竄升澳洲排行前五 《消失之歌》擠下怪奇比莉等歌壇巨星

2021年12月24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黃思敏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由澳洲保育組織、學界組成的「園丁鳥樂團」(The Bowerbird Collective),與野生動物錄音師史都華(David Stewart)合作,花費超過40年的錄製時間,推出名為《消失之歌》(Songs of Disappearance)的專輯,收錄53種瀕臨滅絕的鳥類叫聲。

該專輯推出後立刻成為澳洲唱片業協會榜(Australia’s Aria chart)上前五名熱門專輯,更一度擊敗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麥可布雷(Michael Buble)、阿巴合唱團(ABBA)等歌壇巨星。

瀕危鳥類馬里鶓鷯鶯(Mallee emu-wren)的聲音也被收錄在《消失之歌》中。照片來源:Ron Knight(CC BY 2.0)

該專輯主要歸功於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的博士生阿爾布雷希特(Anthony Albrecht),及他的指導教授加內特(Stephen Garnett)。加內特為《澳洲鳥類行動計畫》(Action Plan for Australian Birds,以下簡稱行動計畫)的作者,並發現1/6的澳洲鳥類正面臨滅絕的威脅。「他(加內特)問我園丁鳥樂團能如何協助推廣行動計畫,我立刻知道應該做什麼,而我也很想知道這樣的環境藝術,是否能對大眾的態度與行為產生影響。」阿爾布雷希特受訪時指出。

園丁鳥樂團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小提琴家史拉特利(Simone Slattery),他為史都華所錄製的53種鳥類叫聲進行編曲,「我被這些鳥叫聲所深深打動,經過一遍又一遍地聆聽,我組織出了歌曲的架構,就像是古怪的黎明合唱。有些高強度、不悅耳的聲音可能會嚇到聽眾。」史拉特利指出,該專輯以夜鸚鵡(Night Parrot,學名:Pezoporus occidentalis)如同摩斯密碼般的叫聲收尾,該鳥種於2013年才由科學界發現,是相當神秘的鳥種。

「令人悲傷的是我們正在失去這些餘音繞樑、無價的鳥鳴。保育鳥類不只是生物學的範疇,更關乎人類與環境更深層的依附,這些行動遠比計畫書寫的還要實際。」加內特表示,行動計畫記錄了野火與全球暖化對於澳洲鳥類的影響。

史都華點出了另一個議題——昆蟲數量也正遭逢毀滅性的減少,「所有的蟲食性動物都在減少,這是一大問題。除了氣候變遷外,昆蟲滅絕的現象已經無處不在。」

加內特回應,由於現階段仍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目前的行動計畫仍針對氣候變遷、昆蟲銳減等議題多作著墨,然而行動計畫每十年會更新,這將會是下個階段的重點。

「我們仍不知道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氣候變遷對鳥類有什麼影響,可能是直接的影響、食物來源減少,或者使原先身處較低地的物種播遷到高山與之競爭,也可能是以上複合性因素的加總。」加內特指出,在乾旱的區域也是同樣道理,有可能是因為昆蟲在熱浪襲擊後消失,鳥類才被餓死,然而一切都還是未知。

作者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黃思敏

用容量小小的腦袋練習傾聽與放空,希望所有的溫柔與善良都能被好好地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