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
沙蠶科家族的分類研究歷史悠久,且種類上擁有高度的多樣性,其複雜程度不輸《玩命關頭》系列中,男主角唐老大不斷擴張的「Family」。沙蠶科家族至今至少分成40個屬、770種。相較之下,台灣對這類多毛類的研究歷史又是如何呢?
根據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薛攀文文獻回顧的爬梳,台灣的沙蠶科分類研究從20世紀開始,在日本時代有Izuka(1912)、Takahasi(1933a, b)的研究,間隔了30年,經過戰後的Wu(1967)整理,台灣有6屬19種;又間隔了30年,到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才又有Glasby(1999)、Glasby&Hsieh(2006)與Hong等人(2012)的研究。
從2006年起,薛攀文著手整理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與其研究團隊從台灣各地採集的多毛類標本,經過長時間持之以恆的整理、比對標本及文獻下,發表了鰓沙蠶(Dendronereis)屬新種1種,刺沙蠶屬(Neanthes)新種8種、新紀錄種2種,沙蠶屬(Nereis)新種8種、未定名種2種。
在本篇,繼續介紹薛攀文發現的新種與新紀錄種,這些種類在沙蠶科家族中,比起種類數量龐大的沙蠶屬以及刺沙蠶屬,是屬於成員很少的屬,分別為合沙蠶屬(Composetia)、真沙蠶屬(Eunereis)、全刺沙蠶屬(Nectoneanthes)與擬沙蠶屬(Pseudonereis),以下為各屬與新發表種類的簡介:
一、合沙蠶屬(Composetia Hartmann-Schröder, 1985)
合沙蠶屬原本僅3種,薛攀文於2018年發現新種1種,使該屬新增為4種,在2020年日本學者Sato在琉球群島發現新種2種,至2021年底總共6種。與本篇其他屬顯著不同的特徵是在口環(oral ring)沒有小齒(paragnath)的分布,發表的新種介紹如下:
1. 布袋合沙蠶Composetia budaiensis Hsueh, 2018
檢視的標本有6件,描述的標本蟲體不完整,布袋合沙蠶達3.4公分長,有47剛節,最大的體寬在第6剛節,達0.16公分寬。僅在嘉義的布袋(Budai)發現,採集的環境為潮間帶泥質底。
二、真沙蠶屬(Eunereis Malmgren, 1865)
真沙蠶屬至2021年底有10種,薛攀文在2018年發表新種1種為最新加入的成員。有趣的是,該屬的小齒分布與前述的合沙蠶屬相反,在顎環(maxillary ring)沒有小齒的分布,發表的新種介紹如下:
1. 石城真沙蠶Eunereis shichengensis Hsueh, 2018
檢視的標本僅1件,為完整的標本,石城真沙蠶可達5.5公分長,有78剛節,最大的體寬在第6剛節,達0.33公分寬,為抱卵的雌性個體。僅在宜蘭的石城漁港(Shicheng harbour)發現,採集環境為附著在水泥壁上的牡蠣群。
三、全刺沙蠶屬(Nectoneanthes)
全刺沙蠶屬至2021年底只有2種,薛攀文在2018年發表新紀錄種1種。該屬的小齒分布與前述的合沙蠶屬與真沙蠶屬又不同,在顎環與口環皆有小齒分布,發表的新紀錄種介紹如下:
1. 團扇全刺沙蠶Nectoneanthes uchiwa Sato, 2013
在新紀錄種團扇全刺沙蠶的描述中,並未說明體型大小,該種可以在彰化的魚寮溪口(Yuliao Creek)與新街(Shinjei)的沙泥底潮間帶環境,台中的梧棲港(Wuchi port)的浮動碼頭壁上的附著生物群(fouling community)環境。而根據Sato的研究,該種在世界上的分布為中國的東岸(渤海灣到海南島)、日本西南岸的海灣(瀨戶內海、九州有明海)與韓國西南角的海灣,棲息在潮間帶與淺海20公尺深的泥質環境,可以說是分布在東亞的物種。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種的口環上的小齒數量特別多,Sato計算的數量超過200個,甚至到300個,薛攀文記錄的數量是159至277個,筆者在檢視該種口器照片的時候,密密麻麻的小齒模樣,覺得像是臉上充滿鬍渣的大叔!
此外,Sato命名該種學名的由來蠻有意思的,「Uchiwa」是日本夏天常見到的紙扇,日本漢字寫作「団扇」,因為Sato觀察到該種有很大片的疣足背葉(notopodial lobe),因此用紙扇這個形容這個很大片的構造(不是日本動畫作品「火影忍者」裡的宇智波一族喔!)。這個命名的例子,可以看到生物分類研究人員在命名上,用一個物品代表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以外,也能藉此介紹自己國家的事物與文化,為新物種命名是需要充滿巧思的事情。
四、擬沙蠶屬(Pseudonereis)
擬沙蠶屬現有21種,薛攀文在2021年命名的新種2種為最新的成員,亦發現新紀錄種1種。該屬的小齒在顎環與口環皆有小齒分布,特別的是,口環的小齒會成密集的梳狀排(pectinate-like row)。目前已命名的成員都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水域,其中有4種分布在東亞:Pseudonereis anomala Gravier, 1899、P. formosa Kinberg, 1865、P. gallapagensis Kinberg, 1865與P. variegata(Grube, 1857),前3種早在Wu(1967)的研究中有紀錄,並且分別給予中文名稱:異型擬沙蠶、美麗擬沙蠶(這裡formosa不是指台灣的意思喔)與加拉班擬沙蠶。發表的新種與新紀錄種分述如下:
1. 基翬擬沙蠶Pseudonereis jihueiensis Hsueh, 2021
檢視的標本有24件,描述的標本蟲體完整,基翬擬沙蠶可達5.8公分長,有88剛節,最大的體寬在第10剛節,達0.3公分寬;活體的顏色是深綠色,帶有黃綠色的輪廓線,疣足與觸鬚等附肢構造為淺褐色、黃色。目前僅在台東的基翬(Jihuei)發現,採集的環境為岩岸潮間帶環境。
2. 基澳擬沙蠶Pseudonereis kihawensis Hsueh, 2021
檢視與描述的標本有1件,為完整的標本,基澳擬沙蠶可達4.95公分長,有95剛節,最大的體寬在第10剛節,達0.15公分寬。僅在台東的基翬(Jihuei)發現,採集的環境為岩岸潮間帶環境。
薛攀文以阿美族語「Kihaw」來命名新種擬沙蠶,即為漢語地名的「基翬」;筆者嘗試從網路搜尋Kihaw的意思,根據網路資料的說法,是指「海灣處、或有灣的地方」,而筆者也搜尋到在基隆的八尺門有個阿美族的奇浩(Kihaw)部落,是從台東成功鎮移居到基隆的阿美族人建立起來的村落,筆者採用「基澳」這個音譯作為該種的中文名稱。
3. 三斑擬沙蠶Pseudonereis trimaculata(Horst, 1924)
檢視的標本25件,描述的標本蟲體完整,三斑擬沙蠶可達3.55公分長,有83剛節,最大的體寬在第10剛節,0.15公分寬。在台東蘭嶼的老人岩(Oldman Rock)與基翬、屏東的墾丁(Kenting)發現,採集的環境為岩岸潮間帶環境。該種在世界的分布,為印尼的Geser與澳洲西岸,台灣增添了這種擬沙蠶的分布紀錄。
筆者從網路搜尋「trimaculata」的意思,在拉丁文裡「tri-」指的是「三」,「maculata」指的是「斑點、斑駁」,二者合在一起是指「三個斑點的意思」,不少昆蟲與蜘蛛的命名使用「三斑」這個詞彙作為特徵,說明在某部位有3個斑點可以做辨識。
那麼,該種擬沙蠶的「三斑」指的是什麼呢?最初,筆者想找最早命名作者Horst(1924)的說明,以理解是指哪個部位有「三個斑點」,但是網路上找不到原始描述的檔案。所幸,Bakken(2007)有為Horst的研究留下一些註解,說Horst對這個種類只有簡短的描述,而且只有2張疣足的繪圖,Horst特別注意到疣足上有黑斑,因此做為獨特的特徵,用來分辨其他已描述的擬沙蠶;不過,以現今的理解,那些黑斑是沙蠶類疣足中的腺體,而且在該種的新模標本(lectotype)已模糊而難以辨別。在薛攀文的研究討論裡提到,在鑑定台灣採集的新鮮的標本中,該種的疣足不具備黑斑。從這個例子中,斑點不是一個良好的分辨特徵,所幸有新模標本可以重新的檢視與補充描述說明,也凸顯出保存模式標本的重要性。
從薛攀文的文獻回顧中,我們可以知道台灣的沙蠶科分類研究,是經過多位前人的努力,雖然描繪台灣沙蠶科家族的面貌,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經過一步一腳印、持之以恆的努力,台灣的沙蠶科家族大幅度增添新成員,也向國際展現台灣的多毛類多樣性研究成績。
※本文感謝國立中興大學教授薛攀文的修飾與建議。
參考資料
- Bakken, Torkild. (2007). Revision of Pseudonereis (Polychaeta, Nereididae).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50 (1), 145–176. https://doi.org/10.1111/j.1096-3642.2007.00289.x
- Hsueh, Pan-Wen. (2018). First records of Composetia, Eunereis and Nectoneanthes (Annelida: Nereid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Zootaxa. 4531. 211. 10.11646/zootaxa.4531.2.3.
- Hsueh, Pan-Wen. (2021). New species and record of Pseudonereis (Annelida, Polychaeta, Nereididae) from Taiwan. Zootaxa. 4996. 492-512. 10.11646/zootaxa.4996.3.4.
- Sato, Masanori. (2013). Resurrection of the genus Nectoneanthes Imajima, 1972 (Nereididae: Polychaeta), with redescription of Nectoneanthes oxypoda (Marenzeller, 1879)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comparing them to Neanthes succinea (Leuckart, 1847).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47. 10.1080/00222933.2012.743609.
- Wu, Shi-Kuei. (1967). The nereid worms of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 6, 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