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期間是國人出遊的高峰,尤其南台灣恆春半島的墾丁,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湧入享受悠閒的熱帶海洋風情。不過,墾丁不只有海洋,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有台灣唯一保存完整的高位珊瑚礁森林生態系,區內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地形和植物生態特殊,是過去政府大力推動國內觀光旅遊的景點。但是,如今民眾到墾丁旅遊卻不一定會往森林裡走。
離墾丁大街不遠,轉彎進入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道路上,巨大的牌樓是國人對森林遊樂區的最初印象。許多人的記憶停留在中小學時的校外教學參訪活動。隨著近年遊客減少,區內的相關設施老舊,原本在停車場周邊的攤商也早已散去,相較於熱鬧擁擠的海洋,墾丁森林遊樂區猶如一座亟待重新擦亮招牌的熱帶森林寶地。
結合遊憩與保育研究 林管處和林試所策劃「方舟中方舟」展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表示,為了重塑墾丁森林遊樂區的旅遊意象,提升遊憩品質和來訪遊客數,從2018年開始陸續整建園區,也重新規劃經營管理策略。去(2021)年即積極重塑「墾森」品牌形象,跨領域結合地方業者進行活動規劃、社群行銷及舉辦墾森森友會等。老牌的墾丁森林遊樂區也開始發展出現代人喜歡的創新活動。屏東林管處處長楊瑞芬說,希望打造讓遊客「來墾森開森眼」的新感受。
屏東林管處表示,由於墾丁森林遊樂區土地涉及多個機關共管,有林業試驗所恆春工作站、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也有畜試所恆春分所。為了推動新的墾森遊憩形象和目標,屏東林管處去年開始積極與各機關處所召開平台會議,定期進行業務溝通,也共同辦理推廣活動。
墾丁森林遊樂區就位在恆春熱帶植物園,長期以來由屏東林管處與林試所共同經營,各自負責不同業務。林管處負責森林遊憩,而林試所主要負責研究保育等。去年底兩個單位合作,在森林遊樂區的花榭規劃了「方舟中方舟」展,傳遞瀕危稀有原生植物保種及作為珍稀植物避難所的重要意涵。
在花榭展示50種原生珍稀植物 推廣保育知識
根據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台灣有將近1000種植物受到威脅。林試所自2019年啟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積極進行植物種原的移植保種,恆春熱帶植物園即扮演南台灣地區珍稀植物保種的重要基地。
林試所恆春研究中心在近二年的時間,蒐集超過200種南台灣地區的珍稀植物,在熱帶植物園裡進行保種。透過「方舟中方舟」展,林試所將其中50種原生珍稀植物規劃在墾森的花榭中就地保種、展示,讓民眾來到森林遊樂區時,可實地觀察和了解台灣稀有物種保育現況。
花榭原是森林遊樂區中展示南部地區漂亮花卉以供遊客欣賞之處。負責策展的屏科大森林系指出,「方舟中方舟」以模擬恆春半島高位珊瑚礁的特色,依六大主題展出南部原生珍稀植物。這些植物或許並非特別漂亮好看,卻是在地珍貴物種,例如台南灣黃芩、小葉魚藤、恆春山茶、貓鼻頭木蘭等。遊客入園除了可觀賞到原生植物,也可掃描解說牌上的QRcode,認識更多植物保育的相關資訊。
楊瑞芬表示,花榭將作為在地珍稀植物的保種和展示中心,希望透過在地復育,讓這些受脅植物族群數量增加,未來可提供社區和學校認養,幫助瀕危植物的保種復育及推廣教育。
年假旅遊新去處 林管處邀民眾為400歲銀葉板根祈福
除了在花榭中展出的在地珍稀植物之外,整個森林遊樂區就是熱帶植物園,區內由高位珊瑚礁地質和熱帶季風林交織形成獨特的森林生態系,且就地保存了許多具有歷史與人文故事的老樹及代代相傳的植物種原。
區內的園區之寶是,樹齡超過400年的銀葉板根。園區導覽解說員說,板根是植物因應珊瑚礁地質和熱帶季風吹拂所生成的現象,目前銀葉板根仍持續生長,且樹形良好,高達180公分,這棵銀葉板根在東南亞地區極具代表性。
2014年時銀葉板根被診斷出罹患褐根病,經林試所與專家、學者歷經八年共同救治後康復,去年正式移除支架。屏東林管處也趁新年期間,邀請民眾來到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到樹下寫祈福卡,為「銀葉板根爺爺」的下一個百年祈福。
屏東林管處表示,未來將持續進行墾森旅遊意象的重塑,目前園區相關設施如觀海樓、步道節點、遊客中心等正進行整建修繕,今年將持續辦理年度活動,邀請民眾利用假期走入墾丁森林遊樂區,進一步認識墾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