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林業刻板印象 走入新竹永泰林場 思考永續實踐的可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打破林業刻板印象 走入新竹永泰林場 思考永續實踐的可能

2022年02月0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 新竹報導

我國森林面積占60%,木材自給率卻僅1%,每年從國外進口約440萬立方公尺木材,不僅增加碳足跡,也可能淪為他國非法伐木的幫兇。林務局近年來積極振興本土林業、推動「國產材」,要在2027年將木材自給率提高到5%,但即便有了國產材溯源系統,不少消費者仍擔心,林業真的不會破壞水土保持、影響生態環境嗎?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實地走訪新竹永泰林場,看見走過大半世紀、國內少數的民營林場,如何反覆在植樹與砍樹之間,讓林場生態不斷循環再生,實踐減碳的永續林業。

走入林場親自了解台灣林業的運作,或許可以改變民眾對林業伐木的負面觀感。攝影:孫文臨

走入林場親自了解台灣林業的運作,或許可以改變民眾對林業伐木的負面觀感。攝影:孫文臨

身處在新竹五峰鄉海拔1200公尺的高山中,走進蓊鬱的森林,眼前的柳杉林拔地而起,每一棵都筆直的高聳入雲。陽光透過枝葉的間隙竄出,斑斕樹影隨風靈動,可以聞到樹幹上潮濕、寒冷的苔蘚氣息,張耳細聽,不遠處傳來「繩嗯~繩嗯~」鋸木聲響,樹木一棵接著一棵倒下······。

等等!先別急著報警,這可不是什麼山老鼠在盜採林木,而是永泰林業正在「皆伐」。在這片生長超過20年人工經濟林,砍倒的都是30年多年前種下的樹。

見證林業興衰 永泰林業理事長梁兆清志力為下一代種樹

1991年政府宣告「全面禁伐天然林」政策,總量管制每年林業生產量,許多林業公司紛紛關閉或外移,國內林業陷入停滯衰退,市場所需的木材產品開始改為進口替代,也加深了許多民眾以為本土木材都與盜伐有關,台灣無林業等印象。

禁伐天然林實施後,仍有幾個人工林場咬牙經營,留下本土林業的一線生計。


「新竹永泰林業生產合作社」是國內少數維持下來的民營林場。攝影:孫文臨

「新竹永泰林業生產合作社」就是國內少數維持下來的民營林場,早年種植中國福杉及日本柳杉,近年響應林務局政策,改為種植台灣杉。

合作社理事長是今年77歲的梁兆清,他自1970年代開始投身林業工作,29歲創立正昌製材廠,有感於林業資源珍貴,擔心上游原料斷貨而買下永泰,從木材加工到植樹造林,走過大半世紀,用一生事業見證了台灣林業的興衰。

永泰林業合作社理事長梁兆清今年已經77歲,仍持續為後代造林。攝影:孫文臨
永泰林業合作社理事長梁兆清今年已經77歲,仍持續為後代造林。攝影:孫文臨

種得比砍得多 125公頃每年砍4公頃 種樹30年方可成林

造林可不容易,首先要每公頃種植約3000棵樹,前五年要年年「刈草[1]」,確保樹苗能順利長大,第六年開始「修枝」,確保樹型筆直優美,第十年後會進行「疏伐」,將部分樹木砍掉,留下空間讓較好的樹木繼續成長,疏伐程度約三至五成,1公頃只會留下1000~1500棵等待收成。

種滿30年後才進行「皆伐」,伐倒的木頭需先放置原地「抽水」一段時間,經過裁切、集材,再運送到山下的正昌製材廠,加工成各式各樣的木材原料,變成家家戶戶中的建材、桌椅、家具等木製產品。

永泰林場承租的第七林班地共125公頃,每年只有4公頃會進行「皆伐」,皆伐後的林地會再種下新的樹苗,撫育長達30年,反覆在植樹與砍樹之間循環。

伐木工班正在進行「皆伐」後的集材工作,這些樹木已種植超過30年。攝影:孫文臨

伐木工班正在進行「皆伐」後的集材工作,這些樹木已種植超過30年。攝影:孫文臨

皆伐後的林地看起來光禿禿,其實已經有新植的樹苗開始新生。攝影:孫文臨

皆伐後的林地看起來光禿禿,其實已經有新植的樹苗開始新生。攝影:孫文臨

「要砍樹也要種樹,土地才能生生不息、永續經營。」梁兆清30多歲種下的樹苗,經過長達40年的撫育、照顧,終於在他70多歲的時候「成材」,在皆伐過後的土地上種下新的樹苗,「雖然我可能看不到,但現在就要種,下一代才能有木材可以用。」

人工林從種植到砍伐要歷經30年的撫育經營,非常不容易。攝影:孫文臨
人工林從種植到砍伐要歷經30年的撫育經營,非常不容易。攝影:孫文臨

林地可以永續經營,才能妥善維護私有林地,不會開闢成民宿、露營區或其他違規使用;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林來滿足木材市場的消費需求,更可以避免天然林被違法砍伐。

「青壯年」樹木固碳更佳 經營人工林 減碳效益較原始林高

林業生產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也具有減碳效果。樹木在生長過程會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固定在樹木中,稱為「固碳」。

樹木與人類一樣,在特定的年紀會快速長高,青壯年的樹木的吸碳效益也較高,到達一定樹齡後,吸碳效果就會減緩,因此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認為,管理良好的人工林會比天然林更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

根據林務局估算,每立方公尺的柳杉樹幹,約可固定640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同樣重量的塑膠、水泥或鋼鐵,碳排放比木材高出20~120倍;此外,同樣1立方公尺的木材,中南美洲進口材較台灣國產材的碳排放高出105公斤,因此更常使用本地的木材,才有助於邁向淨零碳排。

使用本國的木材代替鋼鐵、水泥等材料,可降低碳排放。圖片來源:林務局摺頁

使用本國的木材代替鋼鐵、水泥等材料,可降低碳排放。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人工林中的自然 透過科學監測 林場也有森林生態

至於伐木後會不會失去豐富的生態?為了瞭解人工林的生態狀況,羽林生態公司在永泰林場規劃六個樣區,分別針對砍伐與維持現狀的林地執行兩年的生態調查,監測包含哺乳動物、鳥類、兩棲爬蟲及蝴蝶,目前已記錄到林鵰、熊鷹、鳳頭蒼鷹、藍腹鷴,也有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拍到山羌、鼬獾等。

「若能透過長期定期調查,可以理解在林場運作的過程中,森林的生態系統也跟著一起循環變化。」羽林生態公司負責人王力平說,伐木後不代表就沒有生態,只是會跟伐木前的林地有所差異,「透過實際監測資料,才能用科學數據,跟大眾溝通林場的生態狀況。」

「以前的我也反對砍樹。」森林系出身的王力平,不僅是荒野保護協會的講師也是紀錄片的導演,他說,深入林業後才理解林業對環境的效益,林業其實就像是農業,大眾熟知種稻、割稻等農事,種樹與砍樹也是經營人工林的過程。

林場在種植與砍伐的輪替當中,生態也跟著改變及循環。攝影:孫文臨

林場在種植與砍伐的輪替當中,生態也跟著改變及循環。攝影:孫文臨

林務局邀民眾走入林場 盼打破林業刻板印象

「林場不是樹木的墳場,樹木也在林場中重獲新生。」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伐木只是林業的工作之一,而非唯一。他說明,林務局希望能推動多元林業,如觀光林場、林業體驗等,「不只增加林主收入,也能讓林場成為社會溝通的場域,讓大眾有機會了解林業的全貌,消彌對林業的誤解。」

「改善民眾對於林業刻板印象,讓大眾有機會對台灣本土林業有更多更正面的想像,是邀請民眾走入林場的重要意義。」新竹林管處處長夏榮生也說,讓民眾走入林場親身感受,會比文字宣導更具效果。

新竹林管處與永泰林業、斯創教育團隊合作,經過多次調整,分別針對親子家庭、中學生及社會大眾,設計出不同的環境教育課程,讓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林業體驗行程,預期在今年會開放更多梯次,詳情可聯繫斯創教育工作群永泰林業臉書粉絲專頁

註釋

[1] 刈草,即割草。刈,音同「意」。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