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將進駐高雄 市民期待台積電「不只是蓋工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護國神山」將進駐高雄 市民期待台積電「不只是蓋工廠」

2022年02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台積電將進駐高雄設廠,高雄市政府將已關廠的中油高雄煉油廠區內29.8公頃規劃為「楠梓產業園區」,迎接台積電進駐,並主動介入中油污染場址整治工程,加速土壤清污,預計達成二年內解除污染場址列管,趕上台積電第一期晶圓廠2022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的設廠期程。

去(2021)年底高市府完成都市計畫變更,楠梓產業園區開發計畫下個月即將進入環評。然而,在地居民和民間團體卻發現,長期以來地方針對高雄煉油廠關廠後的產業發展想像和期待,卻未納入市府的討論和規劃中。


原高雄煉油廠自日治時期開始規劃,2015年結束營運,2021年市府規劃為楠梓產業園區迎接台積電進駐。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從成立生態公園到台積電進駐 高煉廠轉型規劃成焦點

高雄煉油廠(以下簡稱高煉廠)自1944年日治時期開始規劃,國民政府接收後作為中油高雄煉油廠,發展南台灣的煉油和石化產業,歷經半個世紀的高污染營運和大小工安事故不斷,在當地後勁社區長達28年的反五輕運動後,2015年底中油高煉廠終於結束營運。當時民眾期待,長期污染的高煉廠關廠後,得以仿效德國魯爾工業區,轉型為工業遺址保存與環境教育的生態公園。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關廠前,時任高雄市長陳菊曾與後勁居民站在一起,宣示中油高煉廠廠區將成立生態公園。他說,民眾對於台積電來高雄設廠表示歡迎,但是產業轉型中如何與在地環境、社會共好,廠區規劃如何納入生態公園等想法,以及污染整治成效的監督等,需要更多公民參與討論。

「台積電要來了,高雄會發生什麼事?」地球公民基金會23日晚間舉辦「後勁生態公園與污染整治」論壇,邀集關心的市民、議員、相關團體和市府代表一起討論,在迎接台積電到高雄設廠的同時,市民對產業發展有何期待,在地的聲音是否被聽見?


地球公民基金會針對台積電進駐高雄設廠舉辦論壇,邀請市民、民代及市府代表與會討論。圖片來源:擷取自論壇直播影片

在台積電設廠的規劃中 消失的市民之聲

「好不容易辦了一場離婚,要開始享受下一個人生,但是市府馬上就把你嫁給了豪門,讓你好好思考的時間都沒有。」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描述這段市民對高雄產業轉型的期待,瞬間轉變的過程。他說,學者、公民團體與在地後勁社區談了20多年對中油高煉廠退役後的想像,如今因為台積電要來,市民卻自我制約,不敢去談。「台積電來不是壞事,但是這場規劃中失去了市民的主體性。」

根據市府公布的楠梓產業園區計畫,台積電預計開發高煉廠廠區29.83公頃,興建第一及第二晶圓廠,而在開發基地中僅有兩側綠地及滯洪池作為綠帶。後續高煉廠剩餘土地整治完成,也將再興建第三至第六晶圓廠。

「一定要建到六座晶圓廠嗎?」台灣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張豐藤不認同將晶圓廠蓋好蓋滿。張豐藤說,過去這片土地受到嚴重污染,在地民眾對於後勁產業轉型、實踐環境正義有多元的想法。張豐藤說,除了長期以來討論的生態公園,也要兼顧工業遺址和在地歷史的保存,台積電來高雄設廠應作為污染場址轉型綠色產業與生活基地的典範。

地方期待轉型綠色生活基地 不能「只是蓋個工廠」

去年台灣環境教育協會曾就後勁地區的轉型願景,舉辦公民文化論壇。透過公民審議,市民提出對後勁未來發展藍圖的想像及規劃,包括要有健全的生活機能、綠色大地藝術季和油廠博物館等。「不能抹去社區紋理,只是蓋個工廠。」張豐藤說,這是在地的聲音,期待轉型後能夠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希望台積電來不只是蓋工廠、談回饋,而是能與地方共榮。


張豐藤說,在後勁百年願景工作坊中,市民討論出許多對後勁地區未來的想像。圖片來源:台灣環境教育協會

高雄市綠色協會總幹事黃景南表示,高煉廠和周邊的社區有深厚的歷史發展脈絡,尤其後勁有源自清代的歷史聚落和特色廟宇文化,在台積電進駐廠區的開發過程中,周邊的社區聚落是最好的緩衝綠帶,可串聯起高雄的生態廊道。他建議,台積電應找到與在地市民共榮之道,並且以零碳產業、永續發展作為目標。

黃景南說,台灣要做到棕地再生不是不可能,且已有前例。這些發展期待應由市府、市民共同討論後,去和台積電談。目前公民討論的聲音未被聽見和重視。


黃景南說,台積電園區應串聯周邊聚落,保留油廠歷史建築,規劃生態廊道。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經發局

議員盼提前部署 帶動零廢棄循環產業技術提升

「台積電可以讓國際看見高雄如何從石化業轉型高科技做到技術提升。」高雄市議員林于凱表示,市民期待高雄產業轉型,因此既然台積電要來高雄設廠,就應該在這裡展現其高科技技術帶來的產業提升。

台積電已承諾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且100%使用再生能源,林于凱指出,零廢棄循環經濟是目前國際趨勢,台積電在園區規劃中若能提前部署,帶動產業鏈的循環經濟發展,包括氫能研發利用、廢矽晶圓回收再利用等,能讓國際社會看到,高雄如何真正從石化轉型成高科技的半導體產業。

民團:市府大型開發 應納入公共討論

雖然過去民間有許多對於高煉廠產業轉型的討論,然而在這次高市府為台積電量身打造的楠梓產業園區,卻未納入民眾想法和意見,且很快就要進入環評審查。高雄市政府都發局總工程司郭進宗回應,力邀台積電進駐是中央政府對高雄產業推展帶來的重大投資,希望藉此帶領產業轉型和城市轉變。

不過台積電還沒來,卻已經帶來房價上升等外部效應。郭進宗說,市府進行都市計畫,仍會秉持兼顧生產、生態與生活均衡。市民的想法意見可透過法定程序,在各場次的說明會和公聽會、環評會議中提出。他進一步說,下一階段高煉廠土地整治完成後的規劃,將可望納入更多公共討論。

由於目前台積電一、二廠的建廠規劃已定,且環評在即。在場與會者認為,要求台積電變更設計似乎不太可能,然而後續四至六廠區的開發,牽涉到既有高煉廠的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期待市府規劃時有更多的公民討論,將市民的聲音納入規劃。

地球公民基金會針對台積電高雄設廠計畫舉辦論壇,吸引許多民眾到現場及線上參與,現場民眾指出,這是第一場能夠聽到市民聲音和不同規劃方向的討論。不過這場論壇的舉辦卻引來網路批評,認為環保團體要阻礙台積電到高雄。

李根政說,台積電是個好企業,高雄歡迎台積電,但面對如此大型的產業開發,公民團體仍需透過了解開發案內容,邀請社會共同參與討論,提出對政府和企業的合理要求。期待台積電到高雄設廠,能與在地城市、環境和社會共好。


2015年,後勁社區堅持28年的反五輕抗爭,終於等到關廠,期待新生。資料照。攝影:李育琴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