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嘉醫百年文化 留下現代醫學進入台灣的歷史見證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守護嘉醫百年文化 留下現代醫學進入台灣的歷史見證

2022年05月04日
公視記者 郭志榮 張光宗

現代醫學進入台灣約有100多年歷史,許多老醫院保留歷史記憶。在嘉義朴子,目前有三處醫療空間,已經保存或是等待搶救,台灣獨特的醫療歷史文化建築群,見證仁心救人的醫學故事。


嘉義朴子,目前有三處醫療空間,已經保存或是等待搶救。

走進嘉義朴子一棟百年老屋,施女士介紹母親施周靜江的產房,保存超過半世紀的醫療設備。助產士施周靜江出生於1922年,日治時代修習生產醫術,考取助產士資格,進入衛生所與醫院服務,因為長期跪姿接生,造成腿傷,難以騎自行車外出接生,後來決定在家中開設產房。


施女士介紹母親施周靜江的產房,保存超過半世紀的醫療設備。

因為技術的口碑和新穎的設備,吸引許多產婦前來,曾經平均一個月接生超過30人。施周靜江的女婿張鎰三表示,過去生產風險極高,施周靜江總是盡心接生,幫助產婦化險為夷。從事助產士超過一甲子,接生人數超過萬人,對地方的幫助,獲得許多表揚。

2017年施周靜江過世後,老屋因為產權分配,轉賣給建商,計畫拆除改建大樓,百年老屋難以保存。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蘇明修副教授得知後,前來勘察,發現建築超過百年,具有強烈的時代風格。

施周靜江信奉天主教,修習當時西方傳入的現代接生技術,在台灣醫療史上,有重要歷史意義。施周靜江故居旁,就是過去朴子鎮長的老屋,如果能一起保存修復,更能形成文化區域。

嘉義朴子牛挑灣社區,吳杯初的濟生醫院正在施工,修復團隊運用傳統技術,製作竹編泥牆。


修復團隊運用傳統技術,製作竹編泥牆。

建於1920年代的濟生醫院,原本保存面臨危機,但是在蘇明修奔走下,家族願意保留,建物獲得文資指定,準備修復。卻沒想到2015年一場颱風,吹倒大樹,破壞立面,必須重新設計。建築後方完全復舊,前方成為開放空間,新舊融合,成為修復團隊的考驗。


2014年濟生醫院。


修復中的濟生醫院。

老醫院修復後,吳杯初家族希望提供學校、社區作為醫療文化與社區空間。松梅國小學生參與製作花磚,加入社區意象,未來作品將在院區呈現。


松梅國小學生參與製作花磚,加入社區意象,未來作品將在院區呈現。

社區發展團隊長期經營地方,修復一棟老屋作為工作基地。牛挑灣社區在清代建有大埤塘,成為地方重要的文化與生態資源,希望未來結合老醫院,介紹牛挑灣生態特色。

除了修復中的濟生醫院,朴子還有一棟建於1936年的日新醫院,原本轉賣計畫拆除,後來經過搶救,已經指定為縣定古蹟,目前等待修復中。蘇明修希望濟生醫院、日新醫院,還有能夠保存下來的施周靜江產房,形成老醫院文化群,作為朴子的地方特色,彰顯台灣醫療文化史。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守護嘉醫百年文化】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