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非人類住民——城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記錄15年「生態好厝邊」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台北市的非人類住民——城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記錄15年「生態好厝邊」

2022年08月09日
文:吳姿宜(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助理)、李培芬(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台北市位於台灣本島北部之台北盆地,周圍有山系和河川圍繞,轄內有山岳、平原、濕地、河川等多樣化的生態系。

雖為高度發展的城市,但部份地區仍保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包含陽明山國家公園、關渡自然公園、野雁保護區和地方級重要濕地,以及已於2021年廢止的關渡自然保留區(現為關渡重要濕地),都市綠地內則有許多都會公園。

台北地形變化豐富,有著多樣化的生態系,棲息著不同種類的生物。但身處於台北市的你,知道生活周遭棲息著哪些物種嗎?隨著都市的發展與時間的推移,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變化又是如何呢?

台北市之景。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CC BY-NC-ND 2.0)

台北市生物指標調查的緣起

近年來,世界各國掀起永續發展風潮,台灣也不例外。最早在國科會(現為新國科會)和經建會(現為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主導下,發展出國家層級的「海島台灣」和「都市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群,當時的經建會也鼓勵各縣市,發展地方層級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2006年,台北市政府開始規劃三年一期的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針對鳥類、蝴蝶、魚類、蜻蜓、植物、蝦蟹螺貝類、兩棲爬蟲類、綠地、不透水面積等指標類群,分年執行野外調查、影像判釋及後續分析工作,擬逐步建置、擴充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以提供市府作為後續都市環境保育管理的參考。

2007年秋季開始執行調查計畫,截至2021年,台北市已連續進行15年的調查工作。當然,今(2022)年度的調查也持續進行中。2021年調查的結束也代表著第五次三年一輪動之調查的結束。經標準化的調查方法、長時間蒐集而得的生態資料,全台目前僅台北市才有。長期累積的資料不僅難能可貴,15年的計畫成果也有助於瞭解台北市生物資源。

台北市政府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資料照。圖片來源:李培芬、吳姿宜

*「都市發展用地面積」採用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公告之「台北市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面積」為基準繪製。

北市劃34陸域、12水域樣點 兩季一次執行監測

調查執行上,台北市範圍內含有都市、農地、濕地,以及周邊山區等地景類型,水域則均為淡水溪流地景。陸域調查分作五大類型區域,共劃設34個固定的陸域樣點,選擇著重於植物生長的區域執行,水域調查則依轄內五大流域,選擇適合的樣區執行,共劃設12個水域樣點。

在34個陸域及12個水域樣點,以固定的調查方法和相同的努力量[1],兩季一次進行陸域(鳥類、蝴蝶、兩棲爬蟲、植物)及水域(魚類、蜻蜓、蝦蟹螺貝類)的生物指標調查。

台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以全台北市為範圍,設置固定34處陸域樣區。圖片來源:台大空間生態研究室提供

台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以全台北市為範圍,設置固定12處水域樣區。圖片來源:台大空間生態研究室提供

台北市周圍淺山、公園綠地為生物提供棲息環境

自2007年開始至2021年秋冬季,每年累計的調查生物類群記錄,包含鳥類197種、蝴蝶182種、魚類118種及蜻蜓72種。三年一期的生物類群,累積調查共計兩棲類23種、爬蟲類42種、植物2,229種(許多為栽培種[2]或外來種),以及蝦蟹螺貝類60種。

從生物資源的角度而言,台北市雖然高度都市化,但仍保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多樣性。若以所發現的保育類而論,至少包括30種鳥類、一種蝴蝶(黃裳鳳蝶)、一種蜻蜓(無霸勾蜓)、一種魚類(蓋斑鬥魚)、三種兩棲類及六種爬蟲類。都市周圍也保有一定程度的淺山環境,提供生物棲息,而在公園綠地也因為綠樹資源的成長,提供生物利用。

每年皆有調查之生物類群歷年累計調查物種。圖片來源:110年台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

2021年台北市候鳥創新低 推測受遷徙水鳥下降、濕地陸域化影響

分析各生物類群歷年指標趨勢變化,有幾項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像是15年間顯著下降的度冬過境候鳥族群量和物種數,2021年更來到最低點,推測可能原因與全球遷徙性水鳥族群下降趨勢及濕地陸域化有關。

台灣屬於東亞澳洲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EAAF)上重要的度冬地與中繼站。近年,國際報告指出,此遷徙線上的水鳥族群因棲地破壞使鳥類數量銳減。

此外,濕地逐漸陸域化也使得度冬候鳥可使用的棲地面積減少,而這幾年,台北市府透過濕地復育工程恢復濕地,為候鳥提供更多棲息環境,以期提升候鳥數量。

歷年度冬過境候鳥族群量及物種數。圖片來源:110年台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

重要的河川生態議題 市府民間藉環教活動 推外來魚種入侵防治

另外,魚類外來種數在近15年間有顯著上升的趨勢,顯示魚類外來種是台北市河川值得關注的重要生態議題。在台北市常見的魚類外來入侵種有尼羅口孵魚、大肚魚、豹紋翼甲鯰等。而尼羅口孵魚常常是台北市基隆河流域和新店溪流域調查的優勢物種。這些魚類適應力強、繁殖速度快,威脅原生魚種的生存空間,甚至還會捕食原生種魚類。

歷年於水域樣區內調查到的外來種魚類物種數。圖片來源:110年台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

入侵魚種的入侵途徑可分為有意引入、放生、棄養與無意的逃脫、天災、棲地改變等。為改善魚類外來種問題,治理上可採取多項策略進行改善,例如:人為捕撈移除、原生魚種復育、源頭管制、持續監測、環境教育等。

北市府與民間團體常舉辦移除外來魚種的相關活動,與志工、民眾一同維護水域生態。藉由舉辦環境教育活動,除了讓民眾了解外來種的來源和危害,加強宣導民眾不放生、不餵食、不干擾的原則,也有利於未來外來種移除防治的進行。

善用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助釐清環境現況與變遷方向

長年持續的生態監測可以知道目前的環境現況、可能變遷的方向,以及變遷是因人為因素(如開發行為)或自然演替所致。透過監測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除了可以釐清環境變遷的原因、分析長期趨勢,也可探討外來種是否對原生種造成危害,或對經濟、公共衛生等造成損失。若沒有持續監測,則沒有資料進行評估、研究與建議。主管單位也可以據此考量變化趨勢,作合理適當的處置或改善。

透過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網站,民眾可搜尋台北市境內存在的物種,只要輸入關鍵字,即可查詢到該物種的相關資料,包含基本資料、照片、物種簡介、物種分類及物種分布地圖。其中,物種分布地圖可顯示該物種在台北市境內的分布資訊,資料來源包括指標調查計畫的結果及台北市生物資源調查的相關文獻彙整。

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圖片來源: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民眾也可於網站上觀看生態調查訓練課程影片,生物多樣性相關介紹。15年的調查成果、指標趨勢變化,以及依照指標調查成果所建置的資料庫,都能在網站上搜尋得到。

以台灣藍鵲為例的物種分布地圖。圖片來源: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透過網站的生態地圖,市民朋友還能了解特定區域周圍有什麼生物。滾動滑鼠將地圖放大到最細尺度,點擊網格中心圓圈圖標,即可知道此網格內可能存在哪些生物調查記錄。

生態地圖讓民眾可探索生物分布在台北市的何處。圖片來源: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若想知道台北市境內、你的生活周遭有著哪些物種,或對台北市政府歷年來的指標調查結果與生物多樣性相關資訊有興趣,那就上「台北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看看吧!

註釋

[1]  漁獲努力量(Fishing Effort):在一段時間內,以相同漁業作業方式所投入的工作量。

[2]  栽培種(Cultivar):栽培種是指經由人工選育,導致變異範圍與野生種不同,產生特殊性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