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二峰圳 開啟台灣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溫柔工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百年二峰圳 開啟台灣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溫柔工程

2022年07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 屏東報導

屏東林邊溪上游建於日治時期的二峰圳,是以河道地下堰堤截取伏流水,再透過地勢利用重力輸水的水利設施,自1923年興建完成至今,每日供應豐沛不絕的水源,灌溉屏東平原。今年為二峰圳啟用100週年,屏東縣政府特別舉辦系列活動,推出特展、國際研討會、文化景觀導覽、環境劇場和繪本說故事等,帶民眾體驗結合水利、文化與歷史人文的二峰圳之旅。

昨(24)日,屏東縣府在大潮州地下補注湖監控中心舉辦「二峰圳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到二峰圳水利工程規劃者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日本作家平野久美子、荷蘭水利專家Arjen de Vries等人,就二峰圳的回顧與前瞻、伏流水開發及地下水人工補注的發展進行交流討論。


屏東縣政府舉辦二峰圳百年紀念系列活動,帶民眾走讀認識二峰圳水利工程。攝影:李育琴

百年二峰圳 揭開地下堰體 認識伏流水

近年屏東縣政府師法二峰圳汲取伏流水和補注地下水的概念,相繼推動了大潮州地下水人工補注湖、林邊溪下游伏流水取水站等設施,為台灣水資源開發及永續利用,打造新的參考典範。

二峰圳是由日本工程師鳥居信平打造。鳥居信平在1914年來台任職於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要為當時種植甘蔗的屏東萬隆農場興建灌溉水利設施。從研究探勘地理水文到二峰圳興建完成,鳥居信平共費時了七年,期間亦在台灣生子,總共在台生活24年。

二峰圳興建完成後,不僅能長年穩定供水,灌溉屏東平原,對於台灣水資源的開發至今仍影響深遠。關於二峰圳的工程方法、施工期間的故事,在屏科大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丁澈士長年投入研究和挖掘下,讓歷史得以被眾人看見,二峰圳於2008年登錄為文化景觀獲得文資保護。

屏東縣政府並藉由在地面打造實體堰體模型堰堤修復工程全紀錄等,讓一般民眾也能認識二峰圳的獨特生態工法,以及伏流水取水的重要性。


屏東縣政府24日舉辦二峰圳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攝影:李育琴

將農田視為生態系統 從灌溉理論設計出二峰圳

屏東縣府在24日於大潮州地下補注湖監控中心舉辦二峰圳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邀請到鳥居信平的孫子鳥居徹、著有《台日水的牽絆》的作者日本作家平野久美子、荷蘭水利專家Arjen de Vries及國內專家學者,從二峰圳的回顧與前瞻進一步探討伏流水開發和地下水人工補注的發展。

鳥居徹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他在研討會上分享當初祖父移居台灣的緣由。鳥居信平在德島縣擔任農業工程師時,曾經試圖進行大規模建設,但是卻遭到反對。後來他決定來台灣到糖業公司任職,為了在來義興建二峰圳,他記取教訓,以更為柔軟的態度與在地原住民協商,而能順利完成工程。

此外,鳥居信平從生理學的角度,將農田視為生態系統,透過化學與微生物分析,提出經濟性灌溉的理論,讓農田可以用較少的灌溉水而達到相同的產量。鳥居徹認為,此論點及二峰圳的工程模式,正符合現今的永續發展目標。

大潮州人工湖 引汛期洪水補助地下水

鳥居信平在林邊溪上游設計了二峰圳汲取伏流水,得以常年灌溉屏東平原。屏東縣政府也借鏡二峰圳,催生國內第一座以「補充地下水」為概念的大潮州人工湖。

前屏東縣長曹啟鴻表示,伏流水和地下水對於台灣在氣候變遷下的水資源應用非常重要。大武山因山林砍伐,造成屏東平原無水,而養殖漁業長期抽取地下水,造成農地灌溉水豐枯期更加嚴重。

他提到,當時縣府從國土復育與水資源保育的方向發想,在水的源頭禁伐補償以保護水源,同時思索地下水補注的方法。透過丁澈士的研究,從二峰圳溫柔取水的方式獲得啟發,並且積極地從歷史研究中找出適合補助地下水的位置,就是舊稱畚箕湖的大潮州人工湖現址。


大潮州人工湖(照片上方)汛期時引洪水補注地下水,平時則大多呈現乾涸狀。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水利處處長江國豐指出,大潮州人工湖的原理是利用豐水期將上游林邊溪流往海邊的水攔截,經過調節池調節沉沙,再滲透至地下水層儲存,必要時可抽取使用,也就是地下水庫的概念。

站在大潮州地下補注湖監控中心樓頂,可見前方兩座人工湖,下方第二座湖是呈現乾涸狀。縣府表示,多數時候沉澱池看起來是乾涸的,一旦夏季汛期就會呈現豐沛湖水,經由沉澱池數日沉澱再滲入地底。而透過監控中心的數據可清楚知道有多少河水引入地下。最明顯的儲水成效,即是鄰近鄉鎮經過多年又再度出現了自然湧泉。

借鏡二峰圳做法 建置全台第一座伏流取水站

除了大潮州人工補注湖,屏東縣政府也師法二峰圳,在林邊溪下游設置建功伏流取水站,於今年6月正式通水。

水利處指出,伏流水資源開發方式相較於水庫等傳統水利構造物,對環境生態衝擊較小,且水質透過地層介質過濾潔淨,豐枯水期皆能穩定取得水源量。另外,也有施工期間短、建造經費較低、具永續性等特點,也沒有一般水庫泥沙淤積的問題,目前是國內多元水資源開發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表示,屏東是全台第一個建置伏流水設施的縣市,為了推升屏東自來水普及率,以及因應開發產業園區及觀光等用水需求,目前這項伏流水集水站每天可供應一萬噸乾淨的原水,必要時可擴充至10萬噸。


進入堰堤內可見清澈的伏流水源源不斷,丁澈士說,在最乾旱的時候,伏流水是重要的救命水。資料照。攝影:李育琴。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