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不缺水 二峰圳體現永續水利工程智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90年不缺水 二峰圳體現永續水利工程智慧

2014年12月08日
本報2014年12月8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今年冬季台灣面臨10年來最嚴重的大旱,全國18個供水區,有8個已開始第一階段限水,除了省水、再利用,集水設施的設計也值得關注。日治時期由日人工程師鳥居信平設計的生態工法取水工程「二峰圳」,歷經90年持續發揮集水引水功能,灌溉大武山下屏東平原,至今每天仍有約10萬噸的水給下游使用,這座歷史悠久的水圳工程為何能夠終年供水?

在今年6月甫開園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內,林務局復刻了這項先人的智慧,把二峰圳的工程模型,以1:1的比例搬到園區內,讓遊客一窺二峰圳的原理。昨(7日)林務局在二峰圳模型旁,設立鳥居信平銅像並舉辦揭幕儀式,邀請鳥居信平的孫子東京大學教授鳥居徹來台參與。

鳥居徹致詞時表示,現今全球皆重視自然調和的觀念,更顯得二峰圳的意義深遠。日本目前也在推行不再建造大型水壩,希望這樣的觀念能夠推廣到各地,也讓二峰圳的貢獻造福更多人。

鳥居信平雕像揭幕

傳統工法收集伏流水  灌溉下游千頃農田

1923年興建完成的二峰圳,是鳥居信平為解決屏東平原四季降雨不均,冬季無水灌溉所設計的工程。當初鳥居信平與原住民達成協議,以人力用傳統工法開鑿3436公尺的渠道,自林邊溪上游收集河床下的伏流水,再透過渠道送往下游田地,興建完成後得以灌溉超過3000公頃的台糖農地。

屏東縣長曹啟鴻指出,二峰圳利用地勢與重力排水設計,不用一度電就可以灌溉良田,在全球氣候變遷的現在,是水資源永續利用的典範。如今世人逐漸看見這項傳統工程還地於河、還地於林及還地於水的價值。目前二峰圳已登錄為文化景觀資產。

二峰圳獨特設計  不用1度電也能取水灌溉

鳥居信平設計建造的二峰圳主要結構包括集水堰堤、進水塔、導水路和分水工。民眾若到屏東來義鄉探尋二峰圳的結構原理,在社區解說員的帶領下,可看到位於林邊溪上游河床旁的進水塔(人孔),和位於來義部落內的側向溢流堰,以及台糖萬隆機庫旁的分水工。

最主要的集水堰堤,就在來義大橋旁,瓦魯斯溪及來社溪合流點的河床下2~9公尺處,堰體長達328公尺橫跨河床。不過要看堰體的結構和作用,就得到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這裡有設於地面上的模型,可清楚了解集水堰堤的設計概念。

梯形集水堰體模型

梯形的集水堰體,由傾斜的混凝土根柱間隙排列成滲水面,上面鋪設埔姜編織的枝條,協助過濾、阻擋異物。當河床的伏流水經過石礫層快速下滲後,從堰體的縫隙進入到三角空間內,再以坡度1%的集水暗渠導進水路渠道中,經由分水閘門控制水量,流向灌溉區。

側向溢流堰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說明,屏東的地質主要為砂礫地,水下滲速度快,便於集水,而經過砂礫過濾後的水非常清澈,可以飲用。

進入引水渠道中的水若過多時,則透過側向溢流堰流回林邊溪,不至浪費。從歷史照片中可見,二峰圳興建完成後,來義部落因此受惠,居民沿著水道兩旁興建住屋,在此定居形成聚落。

昔日農場變身環教場域  推廣自然人文體驗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二峰圳不僅灌溉了台糖農地,也造福在地民眾的生活用水,是現代工程工法比不上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在今年整建完成,二峰圳是園區重要的地標和景觀,民眾可到園區認識二峰圳的歷史文化,及周邊地方特色。

林務局指出,位於屏東縣潮州鎮的林後四林是國內3處平地森林園區之一,佔地1005公頃。園區原是台糖農場,最早種植甘蔗,2002年起配合平地造林計畫開始造林,並出租農地供民眾耕作,2009年規劃整建為平地森林園區,透過生態造林,逐漸環地於自然,並且成為環境教育生態園區,提供民眾親水、享受自然與人文體驗。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