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二峰圳 修復工程一窺伏流水取水奧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打開二峰圳 修復工程一窺伏流水取水奧祕

2017年04月11日
本報2017年4月11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建於1923年的屏東來義鄉二峰圳伏流水取水工程,過去曾經日供20萬噸水給下游社區和台糖農地使用,即使在枯水期也有7萬噸,近年卻因為河道下的取水堰堤受損,輸水廊道淤積造成水流阻塞,長年免費取用二峰圳供水的來義鄉民也無水可用。

屏東縣政府今年啟動二峰圳修復和清淤工程,預計在5月汛期前完成,恢復其供水功能。二峰圳在2008年登錄文化資產的「文化景觀」保存維護,因此修復工程也需兼顧文資法要求。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丁澈士表示,利用這次修復機會打開掩埋在河床下的堰體,可以一窺過去先人取用水資源的智慧。

屏東縣政府今年進行二峰圳修復工程,打開河床下的集水堰體,一窺日治時期伏流水取水技術。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政府今年進行二峰圳修復工程,打開河床下的集水堰體,一窺日治時期伏流水取水技術。攝影:李育琴。

工程進行期間,除了有文資專家進行修復工程的工作記錄,也讓水利相關的屏科大學生進行二峰圳詳細調查,包括堰堤和取水廊道的實際尺寸,各取水口和輸水工程的位置距離等,最重要的是了解當初工程設計出的水流速。

1%的坡度  減少砂石滲入淤積  重力輸水不用電 

丁澈士說,二峰圳能夠永續供水,水的流速控制很重要。日治時期,日本水利工程師鳥居信平費時四年調查林邊溪伏流水的水線和地形,設計出灌溉工程,不需使用一度電就能把水送往下游超過3000公頃農地。

二峰圳集水堰堤和輸水工程以1%的坡度導進水路渠道,僅靠重力輸水,這個坡度產生的流速,也能減少砂石入滲水路造成淤積,影響供水功能。「這是文化景觀的科學價值」,丁澈士說明,透過文獻資料的整理回顧,也進行現場實際調查,修復工程將以歷史建築的規格來進行,未來將提報為「歷史建築」保護這項珍貴的水利資產。

修復工程也納入民眾參與,讓這項傳統又進步的伏流水取水技術更廣為民眾了解,經過初步解說,民眾可進入堰體,體會伏流水的取水原理,以及水質清澈、水源保護的重要性。

進入堰堤內可見清澈的伏流水源源不斷,丁澈士說,在最乾旱的時候,伏流水是重要的救命水。攝影:李育琴。

進入堰堤內可見清澈的伏流水源源不斷,丁澈士說,在最乾旱的時候,伏流水是重要的救命水。攝影:李育琴。

枯水期抗旱  伏流水是重要救命水

二峰圳的伏流水取水方式,提供了現代水資源管理新的啟發。今年枯水期長,政府已發布第一階段限水,未來恐將進入二階限水,但丁澈士指出,實際了解和掌握河道的水資源,就會明白即便在現在枯水期,河道下仍有豐沛的水在流動,若不加以取用,這些水資源將流入大海,非常可惜。在最乾旱的時候,伏流水是非常重要的救命水。

不過,發掘伏流水需要透過詳細和即時的監測資料,丁澈士表示,像二峰圳這種利用河道下層的伏流水取用工程設施有非常多種,如能知道伏流水每小時的流動情形,就能據以研究是否能夠開發水資源,因為取水工程仍須顧慮是否造成地層下陷,或影響鄰近民生用水的取用。

目前水利署的河道水文觀測資料三個月公布一次,既非即時資訊,資料也不夠公開,三個月的時間差,河道下實際伏流水的水量已經不同,對於水資源的開發造成阻礙。

從文獻資料中,找出二峰圳的工程記錄,據以修復,並在現場向民眾說明這項傳統工程智慧。攝影:李育琴。

從文獻資料中,找出二峰圳的工程記錄,據以修復,並在現場向民眾說明傳統工程智慧。攝影:李育琴。

「二峰圳是我們的公共財,」丁澈士在修復工程現場為民眾解說時表示,二峰圳取水方式是水利單位開發及利用水資源應該學習的典範。

它的工程技術很簡單,施工及維護容易,取水堰體設在河床底下,不礙水流,不影響生態基流量,且靠重力輸水到需要用水的地方;不用一度電,水質經過河床砂礫層過濾,不需要沈澱及加藥淨化處理。二峰圳,是有效運用伏流水的典範案例。

參考資料

  •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