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熟悉的涼茶配方:梅葉冬青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熟悉的涼茶配方:梅葉冬青

2022年07月29日
文、圖:郭茱力

4月初漫步在自然谷棲地,一路過關斬將(像是移開蜘蛛網、撥開蕨類、跨過倒木…等等),腳邊突然探出細莖枝極多的鋸齒嫩綠葉,更迷人的是彷彿像是梅花的五瓣小花,氣質非常清新脫俗,她名叫梅葉冬青。或許對一般人來說有點陌生,但如果說她是歐洲聖誕紅的親戚、新冠疫情的抗疫聖品、王老吉涼茶配方其中一味,可就立刻拉近距離了吧?


左下為雄花(花蕊與花瓣同數);右邊兩朵為雌花。攝影:郭茱力

梅葉冬青又叫做:燈秤花、崗梅、烏雞骨或萬點金。這幾個別名都跟她的特色有關,像是「燈秤花」的名稱源於枝條細小光滑、呈褐色似秤桿,皮孔像秤點而得名;「萬點金」則是因花為白色,數量很多,陽光透過白花反射出來的光芒閃閃發光;烏骨雞就更直觀了,莖枝像是烏黑色的雞爪,以後在森林中看到應該很容易辨認了吧?至於「冬青」,顧名思義就是「冬天也常綠青翠」。

觀察一般冬青科的兄弟姊妹,像是歐洲冬青、鐵冬青、全緣冬青等,葉片的表皮通常非常厚,就像一個密封套把葉子包裹地嚴嚴實實,所以冬天依舊能夠保存水分,整株植物看起來有種「穩重」的感覺;但梅葉冬青可沒有偶像包袱,看看葉片,「臉皮」非常的薄,整體感覺輕盈,在寒冬依舊落葉。雖說是冬青科植物裡的異類,但有時候跟別人不一樣,才叫做特色,無須大驚小怪。


莖像是秤桿,點綴著小朵白花花的秤點。攝影:郭茉力


烏骨雞爪般的莖條和薄嫩呈鋸齒狀的葉子。攝影:郭茉力

再來就是重頭戲了!梅葉冬青可不只外型可愛,全身上下都非常有價值。從根、葉皆有用,具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消腫散瘀之功效,不管是在臺灣、香港,中國等地都是著名民間草藥,為青草涼茶主要原料之一。

目前查到有運用梅葉冬青作為藥用的大規模研究,非「冬青之母」——已故香港中文大學胡秀英教授莫屬,全球四百多種冬青中,有三百多種是由胡秀英命名,而被稱為「Holly Hu」(意即冬青胡)。且在70年代促成「香港中藥研究中心」的建立,其中「三冬茶」研究計劃內含有的三種冬青科植物(即崗梅根、鐵冬青和大葉冬青)以中醫成藥的療效對抗傳染病感染,也因此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際,成為一劑良方。其實大家常喝的青草茶搞不好已經加了這味良藥,所以「啊~天然尚好啦!」

正牌聖誕紅? 一品紅 V.S. 歐洲冬青傻傻分不清楚
我們一般在台灣常看到的聖誕紅(Euphorbia pulcherrima)源產於墨西哥,之後傳到北美,屬於大戟科的植物。最早於60年代引進臺灣時是作為庭園圍籬和苗木之用,之後陸續引進些室內栽培的品種,才真正成為一般民眾喜愛的節慶裝飾植物。紅色喜氣的部分是葉子,中心部位呈黃綠色的果狀物才是真正的花朵。
但更經典的聖誕節小物,是紅綠支葉紮成的花圈;以及在聖誕卡片一定會出現的邊緣刺狀的深綠色葉子,簇擁著一串紅色球形果實的聖誕紅,它就叫做「歐洲冬青」(Ilex aquifolium),同屬於梅葉冬青的冬青科家族。歐洲冬青非常耐寒,在冬季也能保持青翠的葉色,所以在歐美聖誕節下雪的季節襯著紅果綠葉,著實就是聖誕節特有的絕美風景。並且在歐洲,人們認為冬青那帶刺的葉片,象徵了耶穌受難時頭頂所帶的「荊棘冠」,而紅色的果實,代表了耶穌所流出的鮮血。因此,歐洲冬青也有「基督的荊棘」(Christ's thorn)的俗稱,被當作基督耶穌的象徵。

圖片來源:Henna K.(CC BY-NC 2.0)



攝影:郭茉力

梅葉冬青 檔案

中文名:梅葉冬青
別名:燈秤花、崗梅、烏雞骨、萬點金
科名:冬青科
學名:Ilex asprella
分佈: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樹林中,中國南部、琉球等。
生態:落葉性大灌木,細莖枝極多,老株高可達3公尺以上,性耐陰,全台低海拔地區常見。
特徵:

  1.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2. 植株高1~3m。
  3. 嫩枝被短毛;小枝綠色,具白色皮孔。
  4. 單葉,互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cm,寬1.5~2cm;基部楔形或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細鋸齒緣。
  5. 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數朵簇生,花梗纖細;花瓣4~6片,白色。核果球形,徑0.5~0.6cm,熟時黑紫色。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