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燕是城市中與人最親近的鳥類,牠們與人類共同生活,也受到人類活動影響,對這些熟悉又陌生的鳥鄰居,如何與牠們好好相處?
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處的五股濕地,不只肩負蓄洪功能,也是許多生物的家園,荒野保護協會經常在這裡舉辦生態觀察活動,每年夏末秋初的賞燕季,更是重頭戲之一。
解說員帶領賞燕民眾,來到濕地中最密集的一處蘆葦叢,隨著暮色降臨,天空中出現密密麻麻的黑點,成千上萬隻家燕,陸續返回這個可能是北台灣最大的夜棲地點。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羅經國對賞燕民眾解說:「俗話說『倦鳥歸巢』,其實家燕只有在育雛時,才會在巢裡過夜。」
騎樓下的鄰居們
家燕是夏候鳥,每年春天會從印尼、菲律賓等地來台灣繁衍下一代,在舊式騎樓建築較多的區域,很容易就能看到燕巢。台北市北投區可能是最愛燕子的地方,北投捷運站外的廣場地磚,就是不同燕子的馬賽克拼貼,許多店家牆上掛著北投區公所製作的「愛燕之家」標示牌。
還有一家雜貨店,燕子甚至直接住到店裡。老闆表示每天晚上打烊後拉下鐵門,燕子就跟他們一起待在屋內,多年來相安無事。觀察入微的老闆,還注意到親鳥會將雛鳥的「糞囊」啣到巢外丟棄。
會在騎樓下築巢的燕子除了家燕,還有體型略大、腹部帶有縱紋的赤腰燕。家燕的巢是開放式的碗型,赤腰燕似乎比較重視隱私,喜歡把巢築到天花板,透過隧道進出。仔細觀察,有些赤腰燕巢的上半部與下半部,泥土顏色略有不同,這是因為部分赤腰燕會利用家燕的舊巢「加工」成自己想要的住家型態。
赤腰燕是留鳥,而家燕到了7月底,就要開始準備南遷度冬,五股濕地有豐富的食物來源,以及開闊的場域,讓今年出生的小燕子練習飛行,因此成為牠們遷徙前聚集的地點。
家燕的過境旅館-恆春半島
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是另一個家燕遷徙時的過境旅館,在當地觀察鳥類生態長達30年的蔡乙榮,每到家燕過境期,就會帶著望遠鏡上街數鳥。2015年,這裡曾紀錄到高達80萬隻家燕夜棲。
為何恆春半島會有這種壯觀景象?蔡乙榮解釋,台灣的地理位置,恰好是候鳥南來北往的中繼站,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等地的家燕,南遷過程中也會在台灣歇腳,等待好天氣飛越巴士海峽。「也就是說先前來的沒辦法往南飛,後面的又陸續進來,有點像高速公路交流道塞車一樣,有機會在一天內看到數萬隻家燕夜棲。」蔡乙榮比喻。
在這些準備遷徙的家燕中,包括當年才出生、剛剛長成的幼鳥,蔡乙榮說:「一般認為幼鳥在遷徙過程中,死亡率可能高達九成,特別是要跨海遷徙,能不能獲得充足食物和充分休息,是牠們能夠順利抵達度冬地的重要因素。」
在恆春休息的家燕,通常選擇停棲在電線上,因為離住家很近,居民停在路旁的車,一不小心就會遭到大量鳥糞「彈襲」,因此夏末恆春街道上,偶爾會聽見有人放沖天炮趕鳥。蔡乙榮表示,家燕主要的排泄時間,會集中在黃昏剛覓食完、降落到停棲位置不久後,如果避開這段時間,排泄物就會少很多。
探尋人工光源對家燕的影響
家燕因為生活環境跟人類非常接近,除了排泄物有時會帶來困擾,家燕本身可能也受到其他隱而未顯的影響。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洪志銘,從小在北投長大,對燕子一直都很有興趣,「後來到中研院工作,晚上出來散步時,注意到有些燕子好像晚上不睡覺,就想會不會跟燈光有關係。」
家燕對燈光的耐受程度,似乎比一般野生動物高,有的家燕還會直接在發亮的招牌上築巢,為了瞭解城市裡無所不在的人工光源,會不會改變家燕這種日行性鳥類的行為,洪志銘的研究團隊,在中研院附近約2.5公里的街道上,調查了上百個家燕巢。
研究團隊成員、師範大學生物科學系碩士生王治宣,以測光儀測量不同騎樓空間的燈光照度,並記錄每個巢位的鳥蛋孵化率、幼鳥成功離巢率,初步發現在燈光越強的情況下,幼鳥夜間乞食、親鳥餵食的頻率都增加了,繁殖成功率也較高,洪志銘補充:「但是這個現象主要出現在4到6月繁殖季前期,到了7、8月的繁殖季後期,這個現象好像就消失了。」
洪志銘推測,這樣的差異可能原因有二,一是6月之後,夜間會被燈光吸引的昆蟲如白蟻數量較少,二是夜間餵食使親鳥長期睡眠不足,降低了繁殖季後期的捕食效率。
洪志銘建議,可以關閉不必要的室外光源:「對我而言,讓野生動物維持原有的生活習性、晝夜節律,會是對牠們比較友善的做法。」
家燕已經跟人類生活了很長時間,我們對牠們,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從遷徙前群聚的奇觀,到家門前溫馨的親子互動,這些季節限定的情景提醒著我們,在高度都市化的今天,仍有許多野生動物和我們共享家園。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騎樓下的鄰居們|最熟悉的陌生鳥─家燕】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