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遍地都是 消失超過一甲子的甘蔗害蟲
大學三年級踏入研究蛾類的領域,包含分類、生活史與多樣性等,至今光陰荏苒已17載。過程中曾專注於不同的主題與物種,罕見物種的發現是其中一個令人深深著迷的主題,除了希望增進對台灣蛾類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外,也希望牠們不要成為下一個珀豹蛺蝶——被命名時已不再有人發現其蹤跡。
有些物種甚至在過往文獻裡是遍地可見的蛾類,然而時過境遷,現在卻連見上一面都成為奢侈的夢想。這些從常見變為罕見的物種,背後常常有著不同的故事,例如三化螟就是隨著防治方法進步而幾乎消失在稻田裡。這些故事不僅僅關乎物種,更透漏人類與環境從過去到現在種種變化的歷史痕跡。
黃條天蛾
天蛾科裡的黃條天蛾又稱作甘蔗天蛾,其外型在台灣天蛾裡獨樹一格。不同於其他天蛾以褐色或灰黑色為主的基調,黃條天蛾的前翅是粉紅色至桃紅色,再搭配上鮮豔的黃色,後翅則完全是鮮黃色,屬於外觀非常醒目的中大型蛾類。
甘蔗天蛾的稱呼來自過去牠曾是嚴重危害甘蔗葉子的害蟲。早在日治時代,日本人探索台灣生物資源時便發現牠的存在。1939年,高野秀三與柳原政之撰寫《臺灣甘蔗害益蟲編》,彙整與蔗作相關的昆蟲共計十目246種,黃條天蛾名列其中。依據梁崇仁發表在台糖通訊上的描述,在1968-1970年間,牠就是大量危害甘蔗的元凶之一。
一直到20世紀末期~21世紀初期的這段時間,由於網路逐漸普及,有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貼出在台灣各地發現的蛾類照片,而我亦在此時加入探索蛾類的行列。黃條天蛾在當時已成為難得一見的稀有物種,偶然見到大肚山區附近的觀察紀錄,總能讓人驚呼連連。即使利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架設的飛蛾資訊分享站,查詢公民科學家所蒐集到的資料,發現黃條天蛾在2012-2022年間,只有其中的五年被人發現,且僅記錄到13次。
劍紋掌舟蛾
無獨有偶,甘蔗田裡的另一種中大型蛾類害蟲——劍紋掌舟蛾,也跟著黃條天蛾一起消失在台灣人的眼中。劍紋掌舟蛾大小與黃條天蛾相當,成蟲前翅有著掌舟蛾屬裡獨特的黃色底搭配褐色與黑色斑紋,這種翅紋在舟蛾科裡獨樹一格,沒有近似種。
在前述書籍中,劍紋掌舟蛾和黃條天蛾皆被提及對蔗作危害的嚴重性。與黃條天蛾不同的是,自梁崇仁的文獻以後,僅剩下傅建明等人於八仙山區的調查報告中,提及15份野外紀錄標本。而全台博物館能找到的標本,也只有日治時代留下的少數幾份而已。更遑論進入網路時代後,劍紋掌舟蛾就像消失了一樣,不再有人看過牠的蹤跡。
因兩種蛾類獨特的外型以及從常見害蟲變稀有種的特性,我一直關注著牠們的消息與相關議題。每每翻過牠們在圖鑑上的那幾頁,總會希望牠們仍然生活在台灣的某個角落,並且相信總有遇上牠們的一天。
公民科學家循線追查 引起墓地與甘蔗害蟲的聯想
前述兩種蛾類的全新線索,要從特生中心創立的蛾類公民科學臉書社團——慕光之城開始說起。2017年李志穎先生的一張照片,引起蛾類愛好者的熱烈討論。李先生在苗栗通霄墓地發現一隻取食禾本科植物的天蛾幼蟲,經過討論與文獻比對後,推測牠就是黃條天蛾。
為了加以求證,特生中心的蛾調志工謝振邦先生和我,先後尋著線索前往苗栗其他墓地尋找,很幸運地找到幼蟲,並在經過飼養後確認就是黃條天蛾!墓地與甘蔗田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環境,透過黃條天蛾而有了一點關聯。然而此時,微弱的證據還沒讓我聯想到,墓地裡還能發現其他的甘蔗害蟲。
直到2020年4月的某一天,我的同事——陳奕銘先生突然傳來訊息,詢問墓地中發現的大型天牛。聽到這特殊的環境,我驚覺,該不會也是危害甘蔗地下部,目前也十分罕見的大牙土天牛吧!
懷揣著滿心期待,當接過同事帶回的樣本時,驚喜之情溢於言表。沒錯!這就是大牙土天牛!體長達4公分,全身黝黑,前胸邊緣有著尖刺,頭部向下生長的發達大顎,讓我一眼就認出牠來。在《臺灣甘蔗害益蟲編》一書中,大牙土天牛[1]也是蔗作害蟲之一,近年已鮮少發現牠的蹤跡。
有了這兩個線索,我驚覺找到劍紋掌舟蛾的線索,該不會就在墓地吧?於是同年5月初,我與三位蛾類愛好者再次前往墓地尋找蛛絲馬跡。當我們抵達目的地,一打開車門,便在眼前的甜根子草上發現一隻小幼蟲,經過飼養,證實也就是消失許久的劍紋掌舟蛾!
為甚麼牠們從甘蔗田消失了?
從飼養過程中的觀察結果,結合文獻上對這三種昆蟲生活史的描述[2],可以發現三者共同的特點:牠們的前蛹期、蛹期或蟄伏期皆在長滿禾草的土下度過一段不短的時間。梁崇仁曾經分析導致黃條天蛾與劍紋掌舟蛾大發生的原因,包含:一、幼蟲期降雨量少,降低幼蟲被打落的機會;二、宿根型蔗園[3]種植面積增加。
甘蔗的經營方式又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宿根型蔗園,其特色為不行休閒、不經整地、不營深耕;第二類是新植蔗園,行深耕,每年或數年便會把心土翻至表土。相對前者來說,後者變動較為劇烈。第一類蔗園中地底下的蛾蛹不受干擾,能夠順利大量羽化;相對地,後者的耕作方式則會嚴重影響土中的蛾蛹。
雖然大牙土天牛沒有相關報導說明耕作與大發生的相關性,然而根據前蛹期、蛹期或蟄伏期都在甘蔗的地下部,因此可以推斷大牙土天牛亦深受深耕影響。依據李松伍的描述,現今蔗園每數年就會深耕一次,且蔗作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可以說這三種昆蟲已失去在蔗園的生存空間。
墓仔埔生人勿近、不深耕 甘蔗害蟲意外逃過一劫
雖然黃條天蛾、劍紋掌舟蛾與大牙土天牛都是甘蔗田的害蟲,但卻非專吃甘蔗的專食性物種。黃條天蛾的幼蟲還能以白茅、甜根子草和大黍等植物的葉子為食,劍紋掌舟蛾的幼蟲則會吃玉米、中國芒和白茅等。雖然在文獻上僅記錄到大牙土天牛以甘蔗作為其寄主植物,然而發現牠的墓地卻都沒有甘蔗,從這點推測其食性還能包含其他植物,同為甘蔗屬的甜根子草是最有可能的潛在寄主植物之一。
由前述食性可以得知,甘蔗減少並非限制族群量的主要因素,牠們都具備遷往其他禾本科草地生活的潛力。但為何牠們仍然變得如此稀有呢?
草生地是演替初期的植被相,擾動劇烈,例如河灘地上雖然長滿甜根子草,但卻頻繁地被河水影響下方土壤;農耕地或荒地則面臨頻繁整地與翻土等,對三種昆蟲生存不利的耕作方式。因此,雖然草生地看似遍地都是,但能讓牠們安身立命的卻寥寥無幾。墓地「生人勿近」的特性便成了這些昆蟲的避難所,因為這裡不會遇上深耕,藏在土下的昆蟲得以安享一片樂土。
客家掃墓時節洽值蛹期 地下蟲蛹不受影響
雖然墓地四處有,但三種昆蟲卻非所有墓地皆可見,苗栗的墓地具備什麼條件讓牠們得以在此棲息呢?
三種昆蟲現蹤的公墓就坐落於苗栗客家文化區域,依客家習俗,元宵節過後便會開始掃墓,換算為國曆大約在2-3月。這段時間,三種昆蟲皆以蛹的型態躲藏於土下,不再進食,掃墓時的除草行為不會影響牠們。閩南文化則在政府訂下清明節後,以四月初做為掃墓祭祖的時節。依據黃條天蛾或劍紋掌舟蛾的習性推測,此時可能已有第一世代的成蟲出現並準備產卵,掃墓活動將對牠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此外,同時發現三種昆蟲的墓地鮮少有燒草的痕跡,降低大火高溫致死的機會。因為墓地少人干擾的特性與客家文化掃墓習俗,錯開生活史中會被嚴重影響的階段,造就了這三種昆蟲倖存於苗栗墓地的條件。
生機盎然的墓地 也成稀有植物的重要棲地
除了前述三種昆蟲,許多稀有植物也都偏安於這些墓地,例如我在尋找昆蟲的過程中,遇到了華薊、台灣破傘菊。曾上過新聞的槲櫟與細葉卷丹,亦出自相同的棲息環境。近似的例子也發生在歐洲,像是庫爾干(Kurgan)這種歐洲的墳塚,也成為許多草原稀有植物的棲息地。
即使如此,隨著台灣逐漸鼓勵遷葬,這些生物又面臨了新的危機。未來如何在土地活化利用與生物多樣性之間取得平衡,有賴於決策者的智慧,也希望此文成為未來評估時的重要參考。
註釋
[1] 大牙土天牛:高野和柳原在台灣甘蔗害益蟲編中描述的甘蔗姬鋸天牛(Dorysthenes hydropicus),依據周文一(2006)的觀點,應為大牙土天牛(D. paradoxus)的誤鑑定。
[2] 黃條天蛾、劍紋掌舟蛾與大牙土天牛的物種描述、觀察紀錄與詳細生活史文獻考證等已由施禮正等人(2021)發表專文於自然保育季刊上。
[3] 宿根:係指多年生落葉草本植物,冬天時地上部分枯萎,但隔年春季可藉仍存活的地下根系重新生長。
參考資料
- 高野秀三和柳原政之,1939。臺灣甘蔗害益蟲編:甘蔗の害益蟲竝に有害動物に關すゐ調查研究。臺灣蔗作研究會,台北。311頁+18圖板。
- 梁崇仁,1971。天社蛾與天蛾猖獗發生原因之分析。台糖通訊 48(5): 15-18。
- 李松伍,2006。百年糖業:先苦後甘的蔗作。科學發展月刊 397: 14-19.
- 周文一,2006。台灣天牛圖鑑。貓頭鷹出版社,台北。408頁。
- 施禮正、謝振邦、程志中、余雅倩和林旭宏,2021。墓仔埔也敢去─尋找神秘的甘蔗田害蟲。自然保育季刊 116: 56-65。
- Deák, B., Tóéthmérész, B., Valkó, O., Sudnik-Wójcikowska, B., Moysiyenko, I.I., Bragina, T.M., Apostolova, I., Dembicz, I., Bykov, N.I., Török, P., 2016. Cultural monuments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the role of kurgans in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steppe veget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25(3): 1e18.
- Moysiyenko, I.I., Zachwatowicz, M., Sudnik-Wójcikowska, B., Jabłońska, E., 2014. Kurgans help to protect endangered steppe species in the Pontic grass steppe zone, Ukraine. Wulfenia 21: 83e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