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公民科學家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在西元2010年後開始呈現爆炸性的增長,且出現在各類領域中,單在2015年就至少有400篇相關科學文獻發表。「公民科學」在台灣出現更僅10餘年光景,但現在隨手google,已是滿滿的相關訊息。公民科學通常是由專業科學家規劃,讓一般大眾有系統地參與科學研究案中的全部或部分,透過公民的參與,不僅可以取得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大量資料,更能補足科學家難以進入之地區的資料空缺。本專欄將介紹公民科學的發展,以及台灣目前推行中的公民科學計畫。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在西元2010年後開始呈現爆炸性的增長,且出現在各類領域中,單在2015年就至少有400篇相關科學文獻發表。「公民科學」在台灣出現更僅10餘年光景,但現在隨手google,已是滿滿的相關訊息。公民科學通常是由專業科學家規劃,讓一般大眾有系統地參與科學研究案中的全部或部分,透過公民的參與,不僅可以取得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大量資料,更能補足科學家難以進入之地區的資料空缺。本專欄將介紹公民科學的發展,以及台灣目前推行中的公民科學計畫。

2024-05-07 15:51
公民科學是近年熱門且廣泛應用的科學調查方法。由科學家召集對科學有興趣的民眾,經過基礎培訓後,參與者在生活中進行觀察和記錄,只要用一支手機即可為科學研究作出貢獻。在歐美,利用公民科學家進行調查已非常普遍,尤其在保育、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遷的研究...
2024-03-19 15:03
透過望遠鏡和錄音機,不僅能認識台灣鳥類生態,現在更讓你成為描繪台灣鳥類地圖的一員。集合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與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學研究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等單位,正推動台灣首...
2022-10-25 10:48
遠離都市塵囂的雲林縣水林鄉,傍晚時間出現手持手機、四處走動的人群——難道是稀有寶可夢出沒嗎?他們抓的寶物,其實是看不見、聽不到的蝙蝠「聲音」,宛如抓寶遊戲,等待著突然在手機上「現蹤」。這群人是追尋蝙蝠聲音的人。場景則是位於黃金蝙蝠館,工作坊...
2022-10-25 10:47
雲林縣水林鄉過去有很多金黃鼠耳蝠,其中一個重要棲所「許宅」,曾經寫下上千隻金黃鼠耳蝠聚集的輝煌紀錄,但是族群量逐年下降,2020年,許宅的金黃鼠耳蝠已經全數消失。 在蝙蝠消失之前,曾有一群「追蝙蝠的人」造訪許宅,留下保育的軌跡。他們手...
2022-10-20 10:01
編按:遍地都是的草生地,可不見得就是昆蟲安身立命的家。隨著甘蔗園地逐年萎縮,三種自日治時期開始猖獗的甘蔗害蟲逐漸轉為稀有種。過了40餘年,這些昆蟲於苗栗西湖的墓仔埔再次被人發現。這些年間,牠們如何捱過台灣糖業的轉變?又如何因閩客掃墓習俗不同...
2022-09-22 09:28
編按:「台灣獼猴數量是增加還是減少?」在獼猴保育議題上,這應該是最常被提及的問題之一。1997-2000年間,台灣有了首次以全島為範圍的獼猴族群調查,不過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大範圍的調查。「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aiwan)團隊有...
2022-06-09 10:30
編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今(2022)年3月發布《2022年前沿:噪音、火災和物候不匹配》報告警告:因氣候暖化導致的物候紊亂,已成為日益緊迫的環境問題。氣候變遷不僅衝擊生物的關鍵生命週期,過快的暖化速度,更讓許多動植物來不及演化適應,影響其...
2022-05-13 12:30
編按: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是每年12月中旬到隔年1月初,在全台灣(包括離島)各地舉辦的鳥類計數活動。由資深的「鳥老大」做為領隊,讓沒有經驗的參與者也有機會與大自然直接互動,透過公民參與,取得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大量資料。而每位參與者...
2020-11-30 17:00
台灣各海洋公民科學團體28日首次聚集,在台灣博物館南門館舉辦「海洋狗仔隊大集合」嘉年華,邀請對海洋有興趣的一般民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加入目擊回報海洋生物的行列。 主辦單位表示,無論是潛水員,或是單純喜愛到海邊的人,都可以成為協助紀錄...
2020-06-15 10:39
台灣號稱230萬名釣友,然而一年釣了多少種類、重量多少的魚,長期來缺乏統計。為了在魚類族群及休閒漁業之間達到平衡,海委會海保署廣招釣友,垂釣之際隨手做紀錄,填補長期來的空白,並首度公告垂釣回報資料,225名釣友回報680筆資料,共釣獲104...

頁面

訂閱 RSS - 公民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