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五穀雜聊

種子的故事

2007年06月22日
作者:鍾秀梅(成大台文系)

 這幾天幫我74歲的媽媽整理家務,意外發現在不同的角落塞著長豆、短豆、A菜、絲瓜、玉米、白蘿蔔等時菜的種子。媽媽私藏這些種子,比她的私房錢還要隱密。對於這個秘密,以往都是很簡單的認為這只是媽媽的習慣,為自家幾米地的菜園提供食物來源。現在我覺得媽媽幾十年的保留種子的習慣與智慧,其實點出了很多思考。

種子就是保命符

攝影:Arkun。在雪梨生活過一段時間,意外發現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在他們的後院裡,生長著他們母國的各種果蔬。例如,我一個遠親的菜園裡,有竹子、台灣蒜、蕃薯葉、空心菜、瓜類等。在越南朋友的院子裡,有越南九層塔、韭菜、青瓜等。而義大利移民社區,各式各樣的蕃茄,則是靠他們長期種子交換的心得。只要院子有木瓜、甘蔗、香蕉等作物,很容易判別他們是來自大洋洲島的移民。不同種子從他們的故土飄洋過海,固然滿足了鄉愁。但是,這些在澳洲當地社會邊緣的移民群,種子對他們而言,較大的程度是安全感,一種生命的保命符。

幾千年來,傳統農業選擇性的保留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提供多樣的食物來源。隨著近半世紀以來的土地集中、農業的商品化、單一作物高度依賴機械與化肥農藥的趨勢,其結果是:全世界有75%農作物品種絕跡;大約有4,000種家禽家畜中,有1,000種面臨絕種。現在,美國有1/3的田只種一種麥。未來,可預見在全世界3/4的稻田只栽種十種稻穀。

2002年7月3日,台灣衛生署「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委員會」通過「耐嘉磷賽基因改造黃豆(RRS)」與「耐嘉磷賽基因改造玉米(GA21)」案,可在台上市。約在2003年同樣時間,一個據說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的基因米,即將上市。磷賽基因改造黃豆(RRS)於1994年獲美國農業部許可,1996年開始商業種植。磷賽基因改造黃豆(RRS)曾在印度銷售,遭印度農民杯葛,現已不能在印度生產與銷售。基因食物對於許多國家的人民而言,是怪物、是人造的,高度依賴生化有毒性藥物,對人類與生態的危害性不可預期。

種子資料庫VS種子銀行

農企業跨國公司有計劃的在全世界蒐集種子,做為發展基因農業的資料庫,並佔用專利權。面對他們鋪天蓋地的農業發展模式,許多社群開始思考多種永續的農業組織與經營模式。我覺得像我媽媽這種私人的種子銀行,或者移民社區的種子交換關係,已經漸漸地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冒出芽,且發揚光大。

以孟加拉為例,「綠色基金會」在12個村落成立「種子銀行網絡」,其它基本的想法是建立自給自足的、公共分享、永續的與多樣的食物計劃。我們每天其實是需要超過21種食物來源,才能供應體內各種養分的需要。但是,算一算,一般人一天能吃到10種左右食物就已經不容易了。「種子銀行網絡」抗拒新加坡、台灣或泰國式經濟發展所造成的不平衡發展模式。他們覺得均衡營養、提高識字率、健康、生生不息的生存環境才是追求的方向。

「種子銀行網絡」,大體上發展出7個方向:

一、種子地圖:與農業研究人員合作,找出不同種子在不同村落的分布圖。
二、收集種子:由當地農民收集罕見的與多樣的食物種子,存放在種子銀行,為保存、分配與多種用途,防止農企業壟斷。
三、拜訪活動:交換種子、培育永續農業耕種知識,提高農民主體意識。
四、種子市場:提供農民交流的場所。在收成後舉行。
五、宣傳活動:用走街方式,利用街頭劇、木偶戲等方式,到不同村落宣傳,擴大其他農民的參與。
六、訓練與工作坊:有效率的組織農民,關於永續農事的各種訓練課程。
七、建立社區種子銀行:建立農民種子基因庫。

傳遞種子

參與「種子銀行網絡」的農民也發現:在參加這個計劃後,生產力提高2倍,環境變好了,也不再得與農藥相關的併發症。「種子銀行網絡」的故事,背後意涵著一種生存的哲學。這種尊重自然、社區自力更生、合作互信的農業生產方式,對應主流的掠奪式、依賴的農業經營模式提供一種反思。

回到我媽媽的故事本身,我想她的種子,該有人繼續傳遞下去,但可能不再是私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