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環保雙挑戰 傳統製造業恐懼轉型 業者盼「大帶小」汰舊節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數位、環保雙挑戰 傳統製造業恐懼轉型 業者盼「大帶小」汰舊節能

2022年10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全球面臨「E化(數位化)」、「Environment(環境)」的「雙E轉型」時代,國內高達98%、乘載近80%就業市場的中小企業,緊緊牽動著我國淨零目標。然而,傳統製造業者恐懼轉型的心理不容忽視,光是「數位化」就讓不少業者卻步,老舊耗能設備也捨不得更換。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1日舉辦「全球數位商機共創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企業代表,分享數位轉型如何協助綠色轉型。

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Business Sweden)台灣總經理暨商務處處長隼珮特受邀出席指出,瑞典產業結構與台灣相似,而瑞典祭出諸多中小企業支持政策,提供獎勵補助、輔導諮詢管道,讓政府陪伴他們走完轉型之路。


國內有15萬家中小製造業,要達成淨零轉型,需要政府與業者相互合作。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David English(CC BY-SA 4.0)

傳統製造業恐懼轉型 業者盼「大帶小」協助汰舊節能

我國碳排放51%來自製造部門,10%來自服務業,而據經濟部資料,國內150多萬家中小企業當中,約有15萬中小製造業、70萬家中小零售業。除了「排碳大戶」積極減碳,中小企業的綠色轉型也牽動著我國淨零目標。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1日舉辦「全球數位商機共創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企業代表,分享數位轉型如何協助綠色轉型。中小企業處主秘謝戎峰指出,國內有98%是中小企業,乘載了我國近80%的就業市場。目前面臨「E化(數位化)」與「Environment(環境)」的「雙E轉型」時代,中小企業也必須掌握這些國際轉型趨勢。

台灣是製造業大國,難以擺脫高耗水、高耗能以及高廢棄物的產業結構,面對轉型的需求,業界喜憂參半。生產工具機為主的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表示,台灣工具機產業發達,2021年產值高達1.3兆,其中約有70%產品都是出口國外,出口值約331億美元,面對無法避免的國際減碳趨勢,業界卻因組成多元複雜,且都是中小企業,缺乏中心廠領導,難以產生共識。

陳伯佳認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有助於減少碳排放,但是轉型攸關產業文化,光是將既有流程加速的「數位化」步驟,很多業者就已經卻步,深怕轉變影響成本、效率與表現,最終導致失敗下場。


「全球數位商機共創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代表,探討全球數位轉型及綠色轉型趨勢。攝影:李蘇竣


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表示,很多同業擔憂影響成本、效率而不敢轉型。圖片來源:擷取自論壇直播畫面

同樣是工業設備的外商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售後服務產品線經理田玉龍補充,可透過科技協助突破台灣中小企業的困境,如運用大數據計算,掌握能耗與產出的當量,從中進行優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用數字找出老舊的耗能設備來更新,呼籲台灣產業「不要念舊」,汰換耗能設備才是省錢之道。

雙E轉型勢在必行 國際經驗:政府應給予中小企業支持

歐洲經貿辦事處經貿組組長楊藹羚分析當前歐洲政策,因歐盟目標2050年讓歐洲成為淨零大陸,至少2030要減排55%。未來十年歐洲的產業政策與架構都將迎來大翻新,將針對數位轉型與氣候目標雙管齊下,用數位科技減少碳足跡,如居家用電監控、智慧農業等,擴大轉型規模。

隼珮特則指出,台灣與瑞典的產業結構相似,瑞典經歷很長一段轉型歷程,才成為名列聯合國永續發展排名前三名的國家。

隼珮特建議,單靠政府政策難以達成減碳目標,必須與企業端配合,但是相較於大企業,中小企業可能沒有足夠資源投入轉型,應該由政府給予協助。瑞典政府給予中小企業很多支持政策,如投資綠色解決方案、投資數位轉型,政府都會提供獎勵補助、輔導諮詢等,陪伴他們走完轉型之路。


Business Sweden台灣總經理暨商務處處長隼珮特建議,政府應給予轉型的中小企業協助。攝影:李蘇竣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