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潭、潭、潭」 從不同視角觀察潭的生態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探探「潭、潭、潭」 從不同視角觀察潭的生態

2022年12月02日
文、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這幾日在東北角與宜蘭的我們,瞬間感覺到了氣溫驟降,連日不間斷大小微雨,就像公告欄上的跑馬燈,跑不停的宣布「東北季風駕到!」。而多日的雨讓溪水面積擴大,連帶也擴張溪中生物的活動地盤,前些日子因旱象而限縮的活動空間鬆綁了許多,溪中的生物更自在地悠游其中。

入秋後,我們的溪流調查員得把握今年溪流調查的尾聲,再過兩週,就算身上多加了防寒衣,也可能無法在溪裡久待觀察,而在溪「趴」久了的調查員,決定累積歸納出觀察河溪的不同視角,上游下游、水上水下,讓對河溪仍有些陌生的你我,藉由這些視角介紹能有初步的了解,相信之後有機會到溪畔時,更能感受與河溪的親近!

首先,這回合就讓我們先好好地探探「潭」,考驗自己的想像。原來依生成原因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 跌水潭:又稱階潭(step-pool),屬於最常見的類型,位於瀑布、瀨或流的下方,因水跌落的力量,而淘深產生的潭。水流與地形變化較多,因而,是生物種類眾多的區域。

  • 岩壁潭:當水流遇到堅硬的岩壁,只能向下方及較軟的另一側淘刷,而生成靠岩壁側比較深的潭區。或許岩壁在此的歷史夠久,這類區域總有一種特別平靜深不可測的感受。

  • 巨石潭:當堅硬的大石出現在水流的路徑中,會產生類似岩壁潭的淘掘現象,在石頭邊緣形成比周遭深的水域。

而依據潭區不同位置的特徵,又可以將其分為潭頭、潭身、潭緣及潭尾三種環境類型。以跌水潭為例,和大家分享潭的棲地特性與生物組成的觀察。

  • 潭頭:勇者的冒險之旅

落差大、加上大石與孔隙多,使得洄游上溯的魚群不易快速通過,常成為掠食者的狙擊現場;跌水簾順流沖下的中上水層有水中的掠食者來回巡邏;迴水區則常有過山蝦等著從天而降的殘渣。

  • 潭身:龍蛇雜處之地

底質差異很大,淘刷側與推積側明顯不同,也可能因為一次大水就改變了底質。由於通常平靜又寬闊,又有夠深的水域。能夠容納體型較大的個體群聚,也有各種不同需求的動物匯集利用。如中上水層有掠食者巡遊;塊石處是藻食者的熱區,潭身陽光充足處,常可見苦花刮食塊石上的矽藻;小石礫下有許多水生昆蟲,也常可見台灣光唇魚在翻找。

  • 潭緣及潭尾:嬌小物種的天堂

水流緩和、石頭粒徑較小,有需多小型底棲偏好的小空隙,再加上細砂粒間的碎屑,也吸引濾食與檢食者,幼魚也常集中在此。

溪流調查員發現,鱸鰻老是愛躲在潭頭的石縫中,可愛鰕虎多待在潭的邊緣,而潭中間常有流線型的魚兒衝來衝去,生物們各有偏好,而這偏好與棲地環境息息相關。水流經過了不同高低與大小的石頭,流速配合著底質的不同,形成了潭不同位置的棲地特性,也為溪裡不同生物量身打造出所需的空間環境。

特別一提是在枯水期間,潭區更發揮「生態庇護」的功能,包括:潭提供罕有的深水緩流區,因而水溫可以維持相對的涼爽,而潭頭的跌水、巨石的水流衝擊處也有助於提高溶氧。這種種因「潭」而有的服務功能成為生物於枯水期間能安心生活的暫時庇護所。

※ 本文原載於2022年10月24日人禾基金會「從河說起」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