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溯源】第五走:承載山居生活回憶的大崎嶺古道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深坑溯源】第五走:承載山居生活回憶的大崎嶺古道

2022年12月23日
文、圖:陳維霖​

深坑自然環境優美,古道眾多,這些古道可以讓我們了解,先民來此開墾時對外的聯絡脈絡。只不過,如今有些古道已被產業道路或更便捷的方式取代,或是未受山友青睬而消失於荒草之中。​

大崎嶺步道在深坑眾多的古道中獨樹一格,雖經區公所多次的整修,都能保留它本身質樸的味道,尤其多年前,因土石流的關係,拆除了不必要的木欄杆扶手,古道恢復了往昔的樣貌,如今走在青苔斑斑的石階上,跟台北郊山眾多已被換上制式規格的花崗岩步道相比,在這裡更能體會古道的風華。​


大崎嶺步道原始自然。攝影:陳維霖

居民下山必經 同輩人回憶中的「通學步道」

大崎嶺步道可以聯絡深坑的「大崙腳」及「炮子崙」和「大崙尾」等地,在阿柔洋產業道路未開通之前,是昔日山上居民往返深坑市區所仰賴的主要道路,也是山上學童上下學必經之路,所以又稱為「通學步道」。​

深坑行政區雖小,但一樣存在著城鄉差距的現實,在1980年之前「大崙尾」一帶是沒有供應電力的,所以一入夜,山上的居民都靠煤油燈照明。當時大崙尾一帶尚有接近百戶的居民,除了靠幾分茶園維生之外,還會採集植物販售、製取靛青,或是到草湳的龍崗煤礦打零工,身兼數職已是當時大崙尾居民的日常,在山上討生活不易,所以大崙尾的居民逐漸搬離這一片荒瘠之地,如今大崙尾的居民所剩無幾,舊時製取藍靛的「礐池」已在蠻煙中無處可尋,聚落也只剩一些倒塌的石柱散落在一片密林裡。​

山上生活雖然清苦,但屬於孩童的笑聲未曾減少過。山上孩童上學都需起個大早,才能在上課前抵達學校,每年霜降時節一過,逐漸晝短夜長,冬夜裡摸黑出門更是常態,當時上學的孩童六、七個一群,領頭的大孩子提著電土燈(早期的一種照明器具,它是利用電土加水之後,產生可燃氣體再加以點燃)照路,第二個孩子則需用竹筒把碎布浸染煤油後塞在裡頭點燃當成火把照明。由於燃燒煤油常造成濃煙所以走在後頭的孩子都苦不堪言,有些被濃煙嗆得咳嗽不停,或是怕被濃煙燻黑了臉而四處閃躲,這樣的情況要等到天色稍亮才得以結束。

天色一亮,孩子則需關掉電土燈,火把也須弄熄藏在山徑的草叢裡,以備回程照明所用,如遇到雨天則更需用油布蓋好。​


從炮子崙遠眺深坑。攝影:陳維霖

舊時山徑視野良好,有些大孩子在石碇就讀,通學靠的就是往皇帝殿的公車接駁,有時走緩了,一看公車已來到草地尾,便開始拔腿狂奔,一路直衝深坑街尾的公車站,與公車比賽速度是上學途中的小插曲。​

這些孩子放學後回家的路程,不見得比上學時輕鬆,山上物資短缺,所以生活必需物品往往要靠孩子回程時在老街採購。書包裡的紙條記載需買的物品,每日皆不同,有時是鹽巴、米或是麵粉之類的東西,但一旦需買的是沙士、汽水,回程一路陡上的山徑,就變成了畏途。

這些飲料並非犒賞孩子用的,假日攀登二格山、筆架連峰的遊客眾多,二格山的綠豆湯鞍部,是假日期間這些孩子販賣飲料的絕佳場所。孩子平常購買零食所需的金錢,則是靠著從山徑兩旁,拖著鋸好的相思木至煤礦場換取零用錢而來。​

當時景美溪畔的煤礦場,會在炮子崙及大崎嶺山徑沿途砍下相思樹,並鋸成一段一段當成礦坑的支架,這些鋸好的相思木並不僱請工人搬運,而是利用當地學童上學途中拖運至煤礦場,這是當時住在炮子崙及大崙尾兩地人童年的回憶。​

山上野百香果結實累累的季節,是孩子放學後最快樂的時光,有時候沿途採摘,一回到大崙尾,這些野果已盛滿整個布袋,酸甜的滋味留存在整個童年的記憶裡。​

坐擁豐富自然、生態景觀 被時代隱藏的大崎嶺風光 

如今走在大崎嶺步道雖已無孩童的嘻笑聲,但舊時的景觀依舊無太多改變,初次來此的山友,望文生義恐會被這「崎」字所惑,而裹足不前。大崎嶺步道雖一路陡上,全程大約1600公尺,但行走期間有如倒吃甘蔗一般,因為一過半途,就是一片平坦的緩坡泥土路,所以很適合喜愛郊山的朋友前來踏青。​

整條步道綠蔭蔥鬱,即使是盛夏時節,來此完全感覺不到炙熱的暑氣,區公所在步道沿途設置了幾處木椅,以供山友休息,而且步道的指示牌方向、里程數清楚,不至於讓初次來訪的山友無所適從。步道一過雲登山寺,往天南宮的路段已被產業道路截成數段,以前甚少有山友走訪,但最近藍天登山社的志工已清掃完畢,所以後段的步道路跡清晰,已不再發生須鑽過倒木匍匐前進的困境。​

步道終點的天南宮,是南來北往山徑的樞紐,往深坑方向有尾寮古道南段及南邦寮古道,往石碇方向則是聞名的二格山及筆架連峰,天南宮前方,青山香草園所復育的艷紅鹿子百合,花況並不輸給平溪。

只是深坑人行事低調,所以知道此地有艷紅鹿子百合的人並不多,除了艷紅鹿子百合之外,香草園也種植了多樣的香草,假日期間來此小歇一下,一壺香草茶或是土肉桂茶,遠觀山色,近聽流雲浮動,這樣的環境足以消除工作上的疲憊感。​

大崙尾在十年前是深坑集客力最強的地方,因阿柔洋產業道路大巴可以直上天南宮停車場,當時每逢假日,多輛遊覽車停在這裡是常態。青山香草園、飲食站這兩家店,假日常有人手不足之嘆,團客及散客擠滿在這狹小的餐飲店裡,當時亦規劃了好幾條生態步道來吸引這些如潮水般的遊客。例如往猴山岳的稜線步道,往南邦寮古道的蝴蝶步道,還有天南宮後方的蕨類步道。


天南宮後方的翡翠樹蛙。攝影:陳維霖

入夜後,這裡的樣貌又變得完全不一樣,天南宮後方的竹園裡,眾多的翡翠樹蛙吸引了無數遠從南部而來的賞蛙客,黃嘴角鴞、大赤鼯鼠等,豐富的生態都是吸引遊客的資產。但好景不長,遊客亦如潮水退卻般消失了,這樣的過程真的耐人尋味。​

一過天南宮,遠方二格山、筆架連峰已在眼前,四周景物已換成稜線的植物樣貌,一進入猴山岳稜線。早春期間,雙扇蕨的幼芽初展開,金黃色的幼芽像極了展翅的蝴蝶一般,無數的金色蝴蝶包圍著您,這是屬於此地獨有的夢幻時刻。​

春天的猴山岳多雲雨,林蔭上,守城滿山紅淡紅色的花朵滿佈枝頭,跟樹梢旁薯豆翠綠的嫩葉形成強烈對比,春色如此多嬌,春色如此多變化。​

拜東北季風所賜,稜線上可以感受「北降現象」在此形成的樣貌,台灣馬醉木、墨點櫻桃等原本屬於高海拔的植物,在海拔高度五百多公尺的猴山岳稜線,重現了它們在高山上的風華。​

有故事、有美景 深坑的「脊樑山脈」 

讚嘆之餘,山徑已到了猴山岳鞍部,這鞍部連接著木柵的草湳、猴山岳前峰及林家草屋,右轉切入往林家草屋的小山徑,這狹小的山徑只需十來分的腳程即可抵達林家草屋,山徑兩旁處處可見前人在此開墾過的足跡。

一過竹林,林家草屋已在眼前,林家的茶園旁,有座三粒石土地公廟,年代已難考據,但看外觀已知超過百年,這種最原始的土地公廟承載著無數先民的心靈寄託,這座土地公廟並不起眼,常被從猴山岳下來的山友誤以為是石板凳,而想坐下來歇腳一番。等坐定後,才驚覺冒犯土地公,慌張起身,隨即九十度的低頭膜拜。我想土地公應該不以為意,土地公總是疼愛眾生,除了守護林家這片茶園外,也守護著往來的眾多山友。​

山徑至此連接炮子崙的茶山古道,林家草屋成了從深坑及木柵或是石碇三方面山友聚集歇腳休息的地方,也是彼此交換山上訊息的中繼站。山友在此互相道別後,各自繼續自己的行程。林家草屋主人待客熱情早已在山友間流傳,即使是初次拜訪亦能深刻感受,這些長輩對山友的熱情。​

從林家草屋下炮子崙這熟悉的山徑,走起來輕鬆無比,不同於以往從炮子崙上林家草屋的視野,林家菜園旁的小山徑可通往王軍寮及珍妮佛路(Jennifer Road) ,這小山徑不常有山友拜訪,所以常被野草覆蓋。但走在這潮濕的山徑上,一些舊時留下來的石階路還是一樣完好如初,只是聚落只剩傾頹的石牆留在原處。​


遠眺筆架連峰。攝影:陳維霖

從「大崙腳」開始直上大崎嶺步道到「大崙尾」,再上猴山岳稜線至鞍部,接著下切至林家草屋、炮子崙形成一個大O型的路線,這山徑我習慣以深坑的「脊樑山脈」稱呼。這裡有幾處視野良好的地方可以俯瞰山腳下的萬順寮、深坑等地,以深坑的背脊稱之一點也不為過。

沿線保存了許多深坑舊有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節奏,大崎嶺旁有數條支線往炮子崙,支線旁這一大片的竹林,是有深坑綠竹筍王稱謂的黃金城的筍園。黃金城行事積極低調,賣的竹筍好似規格化工廠的產品一般,外觀弧度、色澤、大小幾乎一致,這樣的職人風範是深坑有形的資產。

當然步道沿線許多聚落、故事也煙沒在這一大片山林之中,期待有一天,行走期間除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之外,這些人文、歷史也能重新刻印在每位山友的記憶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坑溯源」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