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山區農民抗議國土計畫法影響生計、歐洲8國破1月最高溫紀錄、亞馬遜基金重啟保護雨林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新北山區農民抗議國土計畫法影響生計、歐洲8國破1月最高溫紀錄、亞馬遜基金重啟保護雨林

2023年01月04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月4日

國土計畫法影響新北山區農民生計 眾人拉布條嗆聲

國土計畫制度將新北市石碇多區被劃為最為嚴格及次為嚴格的「國土保育地區第一類(國保一)」和「國土保育地區第二類」,新北地政局今赴石碇舉辦新法公聽會,在場民眾批評新法嚴重影響地方發展。地政局則強調新法不會影響農民權益、土地產權等;民代則聲援農民,地方權益受影響,中央應解決問題;市府也應加強跨局處合作協助地區發展。(聯合報報導

台南加強移除綠鬣蜥 增老鷹棲架試行生物防治

外來種綠鬣蜥被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為危害物種,台南市2015年首次在南區發現綠鬣蜥族群分布,至2022年已由南向北,擴散至八掌溪鹽水段和學甲區岸內大排流域。

台南市政府去(2022)年委託專業廠商及義消,移除綠鬣蜥6056隻,為2015~2021年捕捉總數量的3倍。今年將與嘉義大學合作,應用生物發報器追蹤綠鬣蜥生物軌跡,了解繁殖特性,盼藉此減少幼蜥大量繁殖,另外還將應用老鷹棲架,進行野生動物危害防治,提高移除能量。民眾若發現綠鬣蜥族群可向農業局通報,將派員進行捕捉。(中央社報導

高鐵南延路線異動避石化廠區 藍營議員黃紹庭批政治操作

高鐵南延路線2019年定案,將延伸到屏東六塊厝,不過路線爭議不斷,高雄市長陳其邁前(3)晚率先宣布,行政院已核定將原行經仁武工業區的路線,改為跟高屏第2快速道路平行共構,消弭仁武居民對高鐵經過石化區的公安疑慮。但民代也質疑,陳其邁代行政院宣布路線變更是政治操作,部分地方人士則質疑路線制定過程沒公開,有黑箱之嫌,呼籲暫緩定案、重新擴大檢討。(公視新聞報導

氣象局與中興大學簽合作協議 短期注重綠能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與國立中興大學今日簽署合作協議,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氣象資訊對民生所需、災害防治、能源開發、農漁業與水資源管理等皆不可或缺,短期內的合作上會較注重綠能方面,像是由氣象局提供風力、陽光的模式與資料,而興大則有長期的研究基礎提供技術協助,幫助綠能發電即時因應天氣改變做應對。(自由時報報導

守護民眾健康 新北首創E化平台管制施工機具 排煙檢測優級標章核發率100%

為提升空氣品質、守護民眾的健康,新北市環保局首創建置「固定逸散源管理資料庫E化平台」,管制砂石場、瀝青廠、預拌場、營建工地及港區等施工機具,減少施工作業機具空氣污染物排放,經排煙檢測合格者即核發標章,並同步於平台建檔以供後續查核。自2016年開始辦理迄今完成1877輛施工機具調查及輔導改善,全數符合行政院環保署規定之排放標準,優級標章核發率達100%,估計每年懸浮微粒削減量可達4.7公噸。(Newtalk新聞報導


歐洲暖冬緩解能源危機 8國破1月氣溫最高紀錄

《CNN》報導,研究全球極端氣溫現象的氣候學家埃雷拉(Maximiliano Herrera)表示,在今年元旦這一天,至少有8個歐洲國家打破往年的1月份氣溫紀錄,包括列支敦士登、捷克、波蘭、荷蘭、白俄羅斯、立陶宛、丹麥以及拉脫維亞,都記錄到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天。埃雷拉指出,考慮到這些城市的高溫比往年的正常氣溫要高上「非常多」,目前的極端氣溫其實比去年夏季席捲歐洲的熱浪還要驚人。不過,也拜暖冬之賜,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下降,有助於緩解因俄烏戰爭爆發的能源危機。(上報報導

魯拉回鍋擔任巴西總統 亞馬遜基金重啟保護雨林

巴西設立亞馬遜基金,目的在防止亞馬遜的植被消失。巴西總統魯拉在元旦就職新總統後,宣布數項首批決策,其中包括簽署政令恢復亞馬遜基金的理事會,同時也簽署政令重新擬定巴西減少亞馬遜森林砍伐的策略。此外,魯拉還撤銷削弱環境保護的政策,包括鼓勵在受保護原住民土地採礦的措施。

《路透社》報導,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昨(3日)在宣布亞馬遜基金重啟的聲明中說:「巴西的新總統已清楚表明在2030年前停止森林砍伐的雄心。」挪威一開始捐贈12億美元,德國也挹注資金,英國目前也正考慮加入。(中央社報導

疫情加動保意識 泰國大象觀光受創

根據國際組織資料顯示,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大象為泰國帶來了7.7億元的產值,但隨著新冠疫情重創國際觀光,許多養象農陷入經濟困境。於此同時,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大象表演等活動也飽受非議。動保人士建議,可以採用半野生的養殖方式,成本高昂,但至少可從更人道的飼養方式開始。(台灣醒報報導

美環保署通過水保護新法規 廢除川普時代規定

拜登政府於12月30日最終確定了環境保護署《清潔水法》(Clean Water Act)的規則,擴大了對河流、湖泊、溪流、「相對永久性」濕地和水道的保護,保護水體類型基於2015年之前製定的定義,亦即廢除了川普時代將此範圍縮小的規定。

環保組織認為放鬆聯邦水資源保護措施將顯著影響全國的安全飲用水源,不過,農業集團、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及房地產開發商擔心此類規定可能會阻礙企業發展。(大紀元報導

泰國5年旅遊發展計畫 目標2027年觀光占GDP25%

泰國內閣會議通過5年旅遊發展計畫,重點在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後的觀光復甦,讓旅遊業進入下一個常態。該計畫以永續和包容為主軸,目標包括觀光業要占到GDP的25%,每年至少3000家的旅遊業者和觀光景點要通過國家認證,觀光收入每年要增加5%,並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下成為排名前35名的國家。支持永續旅遊部分,實際作法如加強保護自然環境以及泰國傳統和文化,要達成這些目標同樣要使用科技加強管理。(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