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暖濕化下,一個生態農莊面臨的挑戰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西北暖濕化下,一個生態農莊面臨的挑戰

2023年03月20日
轉載自中外對話;文: 姜夢楠(中外對話策略通訊長,曾在多家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從事永續金融諮詢和ESG溝通工作。)
在中國西北阿拉善盟,參加生態農莊「致良田」活動的成員們正在田間水渠裡洗菜。圖片來源:馬彥偉/致良田
在中國西北阿拉善盟,參加生態農莊「致良田」活動的成員們正在田間水渠裡洗菜。圖片來源:馬彥偉/致良田

近幾年,一種「西北暖濕化將使中國重回盛唐」的敘事在網路上流傳起來。 這種說法認為,氣候變暖可能帶來益處——中國歷史上氣候溫暖的時期都對應著經濟繁榮的時期,當前出現暖濕化現象的西北地區,就是受益於氣候變暖、環境變好的證明。

中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沙漠和戈壁廣泛分佈。 由於長年氣候乾旱,西北平均年降水量在300釐米左右。 不過,隨著全球平均氣溫逐漸上升,人們發現這些地區似乎降水量變多了,甚至出現了暴雨和洪澇事件。 氣象數據顯示,20世紀後半葉,西北地區氣溫上升1.0°C,上升速率達0.2°C/10年。 1961~2018年間,西北地區夏季降水也呈現出明顯的增加趨勢,並在20世紀90年代發生了由少到多的轉變。

這是否意味著西北地區是氣候變遷的「受益者」? 網路上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暖濕化將帶來重大益處,增加西北地區的逕流量,並提高西北地區的糧食產量。 但科學家指出,雖然西北地區存在暖濕化趨勢,但不足以改變現有的氣候格局,最多只是對乾燥氣候有所緩解。 而對當地農業來說,已經種植的耐旱作物產量和品質有可能會下降,暖濕化帶來的病蟲害也可能會增多。

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聲音印證了這一擔憂。 在地處中國西北的阿拉善盟,有一家名為「致良田」的生態農莊。 農莊的主理人馬彥偉告訴中外對話,在過去的幾年中,直觀上感受到的氣候變暖和降雨增多,其實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影響。

暖濕化下的農業挑戰

發展生態農業,意味著杜絕農藥和化肥。 阿拉善乾旱的氣候條件在這一點上有部分優勢,比如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以及人們通常認為其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可以讓農作物更加營養美味。 馬彥偉介紹道,致良田的作物品種選擇和種植方式都考慮到了乾旱因素。 農場選擇了耐旱小米和洋香瓜等作物的種植,其中香甜的洋香瓜是最受市場歡迎的作物之一。 此外,農場也使用滴灌方式來降低種植對水量的需求。

但恰恰是因為品種選擇和澆灌方式都基於乾旱背景,暖濕化帶來的大量降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馬彥偉介紹道:「去年夏天,阿拉善連續下了很多天的雨,對我們洋香瓜這款產品影響特別大。 一方面,一直下雨我們就沒有辦法採收。 另一方面,這時一些洋香瓜已經成熟,甜度很高了,連續降雨會增加蜜瓜內外乾濕度差和溫差,洋香瓜就會出現裂口,造成很大損失。」據他統計,2022年致良田種下的80畝洋香瓜中,有1/4左右無法採收,對產量和收益影響很大。

受連續降雨影響而裂開的洋香瓜。 圖片來源:馬彥偉/致良田

甘肅張掖的農民正在人工播種玉米種子。 相比於洋香瓜,種植玉米的耗水量更大。 圖片來源:Alamy

這不是一次偶然現象,馬彥偉回憶到,2018年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氣候模式,春天連續乾旱,夏天持續陰天和降雨,導致洋香瓜甜度下降。「突然有客戶說新的一批瓜沒有之前的甜了,我們才意識到是光照不足的後果。」最終,致良田選擇下架了最後十餘畝地產出的洋香瓜,並在第二年春天為前一年受到影響的客戶重發了一批洋香瓜,承擔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暖濕化背景下的病蟲害加劇也是當地農戶遇到的挑戰。 馬彥偉提到持續下雨時洋香瓜可能會感染白粉病。 白粉病的傳染性較強,一陣風就可能讓一整片地里裡的洋香瓜全部感染,導致產量下降。

暖濕化:降雨不均衡,春季依然乾旱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阿拉善的雨沒能做到這一點。 不少針對西北暖濕化的討論都強調,「暖」和「濕」要分開來看。 在阿拉善,氣溫的升高帶來了更加乾旱的春天,這對農戶和牧民的生計提出了挑戰。

直觀上降雨量似乎有所增多,但雨天全部集中在了夏季。「2022年和2018年這兩年都很典型:降雨存在明顯的季節上的不均衡性,春天很旱,幾乎沒怎麼下雨,夏天又連續下雨沒有晴天。」 馬彥偉說。

這種體驗與西北地區的數據統計相吻合。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亞寧曾經在接受《知識份子》採訪時表示,西北地區的降水日數實際上並未顯著增加,整體降水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單場降水強度增大或暴雨所致」,且這種極端降水可能會「加大西北地區乾旱和局地暴雨洪水災害的風險」。

比起「致良田」這種已經針對乾旱氣候做出了適應策略的生態農場,當地普通農戶受到暖濕化的影響可能會更大——他們種植了一些耗水量相對較高的作物(如玉米),而且沒有滴灌設備。「春季的乾旱對這些農戶的影響更大,他們的作物產量會有一定的減少。」 馬彥偉談到。

甘肅張掖的農民正在人工播種玉米種子。 相比於洋香瓜,種植玉米的耗水量更大。 圖片來源:Alamy

甘肅張掖的農民正在人工播種玉米種子。 相比於洋香瓜,種植玉米的耗水量更大。 圖片來源:Alamy

乾旱讓牧民也面臨困境。 阿拉善牧民的傳統收入方式是春天養羊,每年秋天 11 月左右賣掉。「但是今年春天太旱了,草場幾乎沒什麼草。 考慮到成本,牧民也沒法從外面購買草料來飼養幾百隻羊。 」馬彥偉說,「所以7月左右當地的牧民就開始賣羊了,實在等不到秋天了。 那些羊都還很瘦弱,但不得不賣掉。 這一年他們可能就賺不到什麼錢了。 」

極端天氣與氣候適應

對致良田來說,運營農場的過程也是採取氣候適應行動的過程。

一種經典的適應方式是調整種植週期。 例如,針對降雨集中的問題,致良田拉開了蜜瓜的種植時間,選擇從春天開始分批種植,從而降低夏季大量降雨的影響。

有一年,阿拉善經歷了一場10月初的大雪,田裡的穀子被大雪壓倒,無法用機器收割。 再加上雪化後穀子很濕,需要晾乾才能脫粒,導致那一次我們的收割延期了20多天,而且不得不採用人工方式收割,最終的收割成本增加了3到4倍。」 馬彥偉說。 這次極端天氣後,致良田選擇提前每年的種植時間,確保穀子在10月1日之前基本成熟,方便儘早收割。

不過,調整週期也會讓農場遇到新的氣候挑戰,可能會需要藉助設施的力量來進一步適應。 馬彥偉回憶道:「有一年5月,我們種的兩批洋香瓜都已經發苗了,結果遇到了霜凍,大概1/3的苗被凍死了。 那天夜裡我們都沒睡覺,一晚上都在用柴火和煙燻之類的辦法搶救這些苗。」為了防止再出現類似的問題,致良田又為春季種植的前兩批洋香瓜打造了小拱棚——一種大概半米高的小型溫室,用來培育早期的洋香瓜苗,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

「吃一次虧想一次辦法——大多數種植者都是這樣。」馬彥偉總結說,「大家可能對氣候變遷這個概念本身並不敏感,但一定都在想辦法去適應、讓自己受到的影響小一點,這個是很有必要的。 」

農戶自發的適應手段可以看作西北地區宏觀氣候適應的一個縮影。 2022年發佈的《國家氣候變化適應戰略2035》指出,西北地區要「利用熱量增加調整作物品種與播種期,發展特色林果」,同時也要加強融雪性洪水和冰川災害等極端天氣風險的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

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世界氣象組織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宇如聰也曾經建議過,要評估西北地區暖濕化對經濟社會的綜合影響,加強氣候資源調查、評估和作物氣候適應性研究,開展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

科學預估認為,未來50年左右西北地區西部降水仍會繼續增加,西北地區的暖濕化趨勢可能仍然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 一些好消息是,在降水增多的影響下,西北地區的植被覆蓋率在過去20年中有所增加。 「生活在城市地區的人會明顯感覺到,沙塵暴變少了。」 馬彥偉說,「但是,具體到農業和牧業上,氣候變化帶來的很多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思考。 」

無論氣候變遷在局部地區造成怎樣的趨勢,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極端天氣的強度和頻率幾乎在所有地區都在增加。 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委員會(IPCC)關於自然科學基礎(第一工作組)的報告顯示,人類引起的氣候變遷已經影響了全球每個地區的許多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且極端事件的發生在觀測記錄中是前所未有的,並將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而增加。 這些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巨大,也將一次又一次考驗種植者們的氣候適應能力。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西北暖濕化下,一個生態農莊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