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
海洋保育區驚見硨磲貝殘骸 屠殺現場令志工心寒
馬糞海膽即將在七月開放採捕,澎湖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巡守志工下水,調查保育物種,避免馬糞海膽遭盜捕,卻赫然發現保育區海域有數顆被民眾盜採僅剩空殼殘屍的硨磲貝。硨磲貝族群數量稀少,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 ES)中列為附錄二物種,澎湖縣府2016年已公告禁採。保育志工守護硨磲貝多年,最高紀錄到35顆,對此非常不捨,表示不齒殘殺保育動物、滿足人類口腹之欲的行為。(自由時報報導)
瑪娃颱風巨浪重創東海岸基翬漁港 學者憂海底珊瑚受損
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引來的巨浪,傳出東海岸的漁港都被衝擊受損,其中有47年歷史、東海岸最大定置漁場作業的基翬漁港碼頭,被大浪掏空而塌陷,過去颱風不曾被如此破壞過。然而,讓珊瑚生態學者更擔心的是,基翬港澳同時也是東海岸珊瑚研究基地,周邊有超過150種珊瑚,若連馬頭都被巨浪打壞,水面下的珊瑚恐怕也難逃一劫。(公視報導)
台灣第一座「香菇強固型水簾溫室」揭牌! 克服氣候變遷提升產量
台灣香菇產值逾50億元,但受到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導致產量與品質下降。台中市青農聯誼會會長、也是農委會百大青農劉啓葦在農業試驗所技術協助下,成立全台甚至是全世界第一座「香菇強固型水簾溫室」,單位面積栽培量較傳統增加約10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太空包若能循環再利用,以及強固型的水簾扇面再搭配太陽能板,香菇產業未來還可往淨零的方向發展。(自由時報報導)
貝富新能源角逐浮式離岸風場計畫 籲釋3名額加速發展
西班牙開發商貝富新能源將以「九降風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爭取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選商,執行長馬丁(Carlos Martins)認為,台灣儘速啟動前商業型(Pre-commercial)示範計畫,且招標規則應納入躉購費率,以奠定台灣在亞太地區作為浮動式風電領域先驅地位;他也建議,相關規則及早於年底前公布,並應釋出三個名額供業者測試不同技術,進而加速產業發展。(中央社報導)
核能列淨零科技?國科會:已投入核融合前瞻研究
台灣力拚淨零碳排,各界關切核能是否為淨零科技可行選項之一。國科會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長羅夢凡31日表示,所謂核能新技術是核融合,核廢料很少,但此技術仍不成熟,最快2040年才可能進行發電測試,至於到有核融合電廠,保守估計要到2050年。國科會表示,台灣已投入研究核融合等較前瞻技術,亦會密切關注全球進展,檢視在核廢料安全性等面向,有無突破空間。(中央社報導)
日本鬆綁2011年核災後規定 核電機組服役可逾60年
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31日通過核電機組可實質延役等的包裹修法,包括電氣事業法、原子爐等規制法、原子力基本法等五法。其中包含鬆綁核電機組從2011年福島核子事故後的規定,原本服役年限為20年,現最長可延役20年,總計最長服役60年。不過,反對修法的市民團體聚集國會議事堂外抗議,認為修法是以「國家責任義務」協助核能產業,高喊「勿忘福島核子事故」表達反對。(中央社報導)
花粉症太惱人 日本將砍掉20%杉樹應對
每年2月下旬至5月是杉樹散佈花粉的時節,這也是花粉症的誘發源頭,日本民眾每年都不堪其擾。為此,日本政府今決定擴大砍伐杉樹人工林,目前人工林規模為431萬公頃,該政策將每年砍伐面積由5萬擴大至7萬公頃,藉此10年後將減少20%,並改種植花粉更少的杉樹品種。希望藉此讓30年後的花粉生量減半,使花粉症的狀況變得不再那麼嚴重。(自由時報報導)
日本2022年漁業捕撈量創歷史新低
日本農林水產省30日公佈2022年漁業及養殖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包括養殖在內的捕撈量較前一年減少7.5%,為385.86萬噸;捕撈量已連續2年減少,創下自1956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新低。近年,由於全球變暖、海洋環境變化和濫捕等因素,多種魚類廣泛遭遇漁荒,其中秋刀魚、槍烏賊、章魚類皆創歷史新低,而日本水產廳正加強要將魚類資源評估對象魚類由50種擴大至200種左右。(共同網報導)
全球首例!食品公司3D列印「養殖石斑魚排」 烹調口味鮮美
隨著3D列印技術不斷發展,人類已經可以用全新的方式創造食物。《CNN》報導,以色列與新加坡兩家食品公司研究團隊,在提取養殖石斑魚的幹細胞進行培養後,將其轉化成特殊的「生物墨水」,並放入3D列印機的墨水匣裡,製造出世界上第一片用3D生物列印技術產生的「石斑魚排」。團隊表示「該產品烹飪後就如同原本的養殖石斑魚,美味且入口即化」。這類新興的無屠宰行業通常希望產品能呈現與傳統肉類相同的口感,但不會和以前一樣,對動物和環境造成各種影響。(自由時報報導)
中國打造海上核電廠 考量安全等因素懸而未決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於南海的首項海上核電廠計畫在準備動工前,當局下令撤銷許可。該海上漂浮核電廠原構想是在完工後,可供電給中國的離島及至關重要的海洋基礎設施,而在普遍認知上,海上漂浮核電廠也比陸地核電廠安全。
研究人員指出,俄羅斯北溪天然氣輸送網絡被炸毀,讓北京當局視為警訊,設在遼闊海域的海上漂浮核電廠目前難以防範陸、空和水面下的襲擊,可能因此會深化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緊張,並升高發生事故的風險,甚至導致嚴重的生態環境或地緣政治後果。(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