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議員挺氣候法治 世界環境日能轉盟成立「淨零轉型地方連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六都議員挺氣候法治 世界環境日能轉盟成立「淨零轉型地方連線」

2023年06月0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近兩年來各縣市紛紛宣示2050淨零,而六都雖提出淨零目標與路徑,多數卻沒有淨零自治條例等法規機制,也尚未編列氣候預算,僅台北市進度領先。能源轉型推動聯盟於今(5日)世界環境日宣布成立「淨零轉型地方連線」,同時邀請六都議員響應,共同監督六都淨零政策,包含加速推出淨零自治條例及提出氣候預算,第一輪共有89位跨黨派議員加入。

能轉盟宣布成立「淨零轉型地方連線」,第一輪共有89位跨黨派議員加入。攝影:廖禹婷

六都皆已宣示淨零 相關自治條例卻未跟上

今年初我國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全台共12個縣市紛紛在近兩年宣示淨零,六都也在其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詩婷指出,六都雖已宣布淨零目標與路徑,但都尚未推出相關法規機制,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的淨零自治條例仍在草案階段,桃園甚至尚未啟動制定。

六都中僅《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經議會三讀通過,不過因條文明定將成立氣候基金卻未能說明資金來源,牴觸《財政紀律法》第8條,需重新檢討再審。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則說,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現階段最重要的是2030年的中期目標。目前六都2030年的減量目標,除了台北市、桃園市有較積極的40%,其他城市仍停留在30%的消極目標。他認為,落實淨零承諾的關鍵在於健全的自治條例,若連目標訂定都不夠積極,更沒有相應的刺激及動機。

地方推動淨零需要充足預算支持,不過張皪心指出,目前除台北市由主計處編列氣候預算別冊,明確呈現預算來源、用途與對應的權責分工,其他地方政府尚無相關規劃。他認為,地方政府應考量所在地的氣候風險,評估未來調適及減碳工作的氣候預算;同時將淨零減碳目標作為預算規劃標準,藉由資訊公開讓政策受到議會、民眾監督。

六都氣候政策比較表。圖片來源:能轉盟提供

六都氣候政策比較表。圖片來源:能轉盟提供

呼籲訂定綠生活指引 綠運輸政策先推大眾運輸

目前六都在「淨零生活轉型」上也被指出著墨不足。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林君蘭舉例,在廢棄物源頭減量及推動循環容器等作法,桃園市仍停留在政策宣導,高雄市僅提供補助而無強力法條規範,台中市則交白卷,各地落差極大。他認為應訂定綠生活指引,引導⺠眾改變生活中的消費使用行為。

林君蘭也指出,國際上的綠運輸政策是以減少移動需求為主、大眾運輸為輔,最後手段才是電動化取代燃油車。不過六都施政重點卻集中在鼓勵使用電動車等低碳運具,雖有大眾運輸優惠方案卻缺乏具體利用目標,導致大眾運輸的旅運人次沒有明顯提升,更無法吸引機車族及自用車駕駛改變習慣。

「沒有任何人應該在淨零的道路上被遺漏。」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強調,淨零12項戰略中也包含公正轉型,然而部分綠能開發案僅考量商業利益,而衝擊在地社區與產業。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表示,推動環境友善能源的關鍵在於讓民眾有感,地方政府應提升投資公民電廠的誘因、設置單一窗口、簡化申設流程,增加市民參與綠能的意願,並釋出公有房舍供在地民眾投資、確保民眾享有再生能源發展的經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