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測站」是全台的最高空品測站。學者指出,該測站具高海拔、與世隔絕的地理優勢,能收集來自歐亞大陸上空的污染,反映東亞及太平洋交界的大氣成分變化,具有「守望亞洲空品」的國際重要性地位,今年更有望成為協助NASA校準東南亞氣膠監測設備的國際合作站。
海拔高與世隔絕、接軌太平洋 鹿林山守望亞洲空品
成立於2006年的「鹿林山空氣品質背景測站」,位於嘉義及南投交界、玉山國家公園內,海拔高度2862公尺,是全台最高的測站,也是世界指標性的「背景測站」之一。監測項目包括溫室氣體、輻射通量、大氣汞、氣膠特性及一般空品物種。
環保署昨(3日)邀請媒體參訪鹿林山測站。中央大學大氣系教授王聖翔解釋,背景測站通常設在沒有人為污染的地方,透過監測「自由大氣」(free atmosphere)[1]了解周邊境外移入的污染物,藉此建立區域範圍的空品背景資料。鹿林山與世隔絕,高海拔也很適合作為背景測站。
當年一手催生測站的中央大學大氣系特聘教授林能暉指出,空污容易在自由大氣中隨地球自轉方向往東流動。離開歐亞大陸的高空污染物最先遇到的鹿林山測站,可說是扮演著「守望亞洲空氣品質」的角色。
鹿林山的空品背景可與夏威夷的冒納羅亞觀測站(MLO, Mauna Loa)相呼應。林能暉說明,MLO空品資料通常代表太平洋的乾淨空氣,而鹿林山測站則反映東亞及太平洋交接處的大氣成分變化。
有望成為NASA國際合作站 校準東南亞氣膠監測設備
爬上鹿林山測站平台,面山的欄杆處近日放上兩部裝有鏡頭的機械手臂,每隔幾分鐘會自動「找太陽」對準,這是NASA送來的標準儀器,正在校準台灣儀器,為讓鹿林山測站的氣膠監測設備與世界同步。
環保署透露,台灣儀器同步完成後,鹿林山有望在今年10月成為NASA「全球氣膠輻射監測網」的國際合作站,協助東南亞國家校準設備。
累積16年溫室氣體資料 增長趨勢與全球同步
環保署表示,鹿林山作為亞太重要背景測站,已受邀加入許多空品及溫室氣體監測計畫,如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OAA)的「碳循環溫室氣體採樣網」(CCGG, Carbon Cycle Greenhouse Gases),鹿林山是亞洲八站中唯一的高山測站。
研究人員會每周透過NOAA的「自動化可攜式採樣器」(PSU, Automated Portable Sampling Unit)採樣溫室氣體,每次15分鐘,並每兩周寄到美國總部分析。
目前全球共有三個溫室氣體「標準測站」,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科長游智淵透露,台灣有望成為NOAA認可的第四個標準測站。
鹿林山測站啟動監測16年,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濃度變化都與全球資料一致,些許差異來自每年春季東南亞火耕的3.4ppm二氧化碳、29.5ppb甲烷濃度。林能暉表示,當淨零碳排成為各國目標,「再過10年、20年,我們的資料就更加寶貴」,鹿林山測站將成為東亞氣候變遷研究不可或缺的拼圖。
註解
[1] 自由大氣位於對流層的最頂層,不受地面磨擦力影響,而是隨著地球自轉的科氏力自由流通,境外空污通常藉此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