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空氣品質監測初步出爐 環署:靠老天爺幫忙 空品歷年最佳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22年空氣品質監測初步出爐 環署:靠老天爺幫忙 空品歷年最佳

2022年12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2022年即將結束,環保署今天(27)舉行記者會公布初步統計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2022年空氣品質指標(AQI)良好與普通等級合計占比93.9%,為歷史最佳。環保署說明,今年因為境外污染下降,加上降雨日數較往年增加,氣象條件有利洗除污染物,各污染物濃度近五年均呈現下降趨勢,預估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有望首次低於13微克。

近五年污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圖片來源:環保署提供

近五年污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圖片來源:環保署提供

空氣品質靠「老天爺幫忙」 今年空品歷年最佳

環保署今天公布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11月全國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為12.5微克(μg/m3),將是第三年達成「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的總目標15微克,環保署更預估年平均將首次低於13微克。

此外,臭氧年平均濃度持續下降,空氣品質不良的橘色提醒(AQI>100)發生站日數也持續降低,各污染物濃度近五年均呈現下降趨勢。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蔡孟裕解釋,今年條件特殊「老天爺有幫忙」,境外污染下降,加上混合層高度較高,垂直擴散條件佳,降雨日數增加等氣象條件,皆有利於洗除污染物,貢獻2/3的空氣品質改善。

氣象預報中心課長陳維良補充,12月雖然降雨日數不多,但因空污防制成效好,空污排放減少,預估將不會對空氣品質造成太大影響。

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謝炳輝表示,臭氧達紅色警示站日數集中在9月,主要是受境外臭氧移入影響。攝影:劉庭莉

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謝炳輝表示,臭氧達紅色警示站日數集中在9月,主要是受境外臭氧移入影響。攝影:劉庭莉

PM2.5紅色警示站日數呈下降 境外臭氧移入所致

今年臭氧達空氣品質不良站日集中發生在9月,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謝炳輝表示,主要受境外臭氧移入影響,其中大多是颱風環流,將中國西南部工業區的臭氧帶進導致。

PM2.5紅色警示站的日數較去年低,觀察受東北季風影響的1到3月「空污季」,2021年共170日、今年減為45日,2020年更少僅有15日。

對此謝炳輝指出,2020年天數少是受到疫情影響,經濟活動下降導致,而2021年則因碰上乾旱,揚塵等污染嚴重。所以就長期趨勢來看,整體日數仍是下降的。

蔡孟裕也說,去年有乾旱,混合層高度較低「就像蓋子」,污染物只能在蓋子底下擴散,空間有限,垂直擴散條件自然就不好。

我國國家空氣品質標準為PM2.5年平均濃度15微克,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建議值則在2021年從10微克調整為5微克。

今年PM2.5紅色警示站日數較去年下降。圖片來源:環保署提供

今年PM2.5紅色警示站日數較去年下降。圖片來源:環保署提供

空污防制方案將到期 未來將因地制宜目標分級

空氣污染防制方案(2020年至2023年)將在明年到期。蔡孟裕表示,目前正在研議未來的方案,除了會針對全國及中南部訂定不同目標,也會針對臭氧等近年主要污染物訂定目標。

蔡孟裕表示,我國積極推動空氣污染防制方案,跟空品改善有很大關係。2016年至今,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約三成,其中,國營事業空污減量達46%,列管鍋爐已改善95%以上,且燃氣鍋爐增加三倍,由24%增加至73%。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實際減量已超越原訂目標60%,達到82%。

淘汰老舊車輛部分,截至今年11月減少老舊機車約35.5%,已淘汰168.5萬輛,大型柴油車也已報廢9399台,相當於全國大型柴油車46%總排放量。

蔡孟裕還提到,2021年度空污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即時啟動應變,電廠降載117億度電,減少6000多噸污染物排放。露天燃燒等各縣市聯合稽查六次,洗掃5.6萬公里。逸散污染源方面,濁水溪揚塵事件日已大幅改善90%以上。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蔡孟裕指出,2021年空污季空氣品質不良(AQI>100)比例相較2020年空污季已明顯下降,又以中南部地區改善最明顯。攝影:劉庭莉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蔡孟裕指出,2021年空污季空氣品質不良(AQI>100)比例相較2020年空污季已明顯下降,又以中南部地區改善最明顯。攝影:劉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