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蛋問題引發社會紛擾之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昨(25)日攜手友善飼養蛋農召開記者會,由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解析台灣蛋雞產業四大困境。其中最大關鍵,動社直指為占產業八成的傳統格子籠飼養,養不好,產能差,帶來雞糞污染與疾病抵抗力薄弱,成為無限循環的蛋荒問題。
動社批評,我國農業部對於民間蛋雞產業轉型的倡議,完全沒有負起政策責任,回應千篇一律都是「請民間團體引導商業先行」。動社接著向執政黨及總統參選人喊話,呼籲正視台灣蛋雞產業長年落後、產能差、產銷失衡的問題,提出具有高度及遠景的產業轉型革新政策。
困境一:產能差,雞越養越多,蛋依然不足!
世界各國人、雞比,台灣遙遙領先,台灣人口約2300萬,2022年底的母雞在養量卻高達4500萬。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產蛋率遠低於全球平均的殘酷現實。
動社指出,台灣長期陷入「雞越養越多,蛋卻依舊不足」,甚至還要依賴進口的惡性循環。根據202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以同一隻人為育種的蛋雞來說,在台灣的飼養條件下,一年只會產190顆雞蛋,遠低於全球平均的202顆。台灣蛋雞產蛋率僅約52%,人口同樣大於2000萬、GDP與我國相近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產蛋率都在80%上下,遠高於台灣。
另依據農業部農業統計年報,以2022年蛋雞在養量4522萬5000隻,對比2016年在養量3927萬隻來看,台灣人口並沒有增長,蛋雞卻越養越多,造成更多糞肥污染,卻還是缺蛋。
困境二:傳統格子籠飼養占八成,無法因應各種疾病與氣候變遷威脅
台灣近八成蛋雞場是傳統格子籠飼養,平均養3萬隻母雞。
動社指出,台灣夏季炎熱難耐,A4大小的鐵籠每籠飼養2-4隻母雞,上下至少3層,每棟雞舍至少二排,又多棟雞舍相鄰,蛋農通常只在禽舍上方或前後架設風扇,散熱效果有限,再加上雞隻本身的體熱,蛋雞常處於熱緊迫中,寒冬來臨時則同樣曝露在冷緊迫的威脅中。
惡劣的飼養環境不只增加各種用藥風險,更讓體弱的動物成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的載體。蛋雞長期處於各種緊迫狀態,疫病抵抗力差,加上禽舍老舊殘破、知識技術無法提升、蛋農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導致產業落後、產能低落,無法因應禽流感、極端氣候等威脅,一旦染疫母雞死亡率變高,便雪上加霜爆發蛋荒危機。
困境三:「混蛋」、食安疑慮、疫情傳佈風險難解
動社指出,現行包銷制度下,蛋商車穿梭在各牧場間,不分牧場管理良莠,不管雞蛋大小、品質好壞,均一價全收,這讓牧場根本不用在意飼養管理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只要將母雞關進格子籠後,餵食給水、撿蛋、巡死雞即可。這導致多數蛋農對母雞天性、行為、生理需求、疾病管理一知半解,一旦發現產蛋率下降、母雞看起來不正常、不進食,就幾乎都自行投藥。而穿梭各牧場間的收蛋車、人員及未充分消毒、四處流通的集蛋籃,更加劇禽流感疫情的快速散播。
此外,蛋商在收集各農場各種狀況的蛋後,會自行分級篩選、包裝,很難避免「混蛋」。一旦雞蛋被驗出藥物殘留,也難以確切追查到真正違法用藥的牧場。
困境四:雞糞污染、食安、疫病等社會成本外部化
仍然是格子籠的問題。全台一年籠養雞糞約達91萬8758公噸,以載重10噸卡車估算,至少需要9萬多趟來回清運,對人畜共通疾病的散播是極大風險。
動社指出,格子籠雞蛋生產系統將許多成本外部化由整體社會負擔,包含:雞糞、臭味的環境污染、預防性抗生素添加造成病菌抗藥性、藥物殘留的食安風險、人畜共通疾病(如禽流感)等,是政府長期失職所致。農業部2023年提出的禽舍升級計畫中,就編列4.3億專門補助雞糞處理設備,但如果採用非籠飼系統生產雞蛋,以乾燥粗糠、稻稈、木屑等做為墊料,在溫控且通風的畜舍裡,只需在淘汰雞群時全場清運一次即可,不僅減少污染,還節省了大筆公帑。